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付帮安 《职业圈》2008,(10):38-43
对于蒙牛品牌营销策略,许多媒体做过报道,很多人都熟知了关于蒙牛、关于牛根生的许多故事。本文全面研究蒙牛品牌的定位发展,从品牌导入期、品牌发展期、品牌提升期、品牌成熟期等不同时期采取的品牌定位与推广策略探讨蒙牛的成功与发展,颇具整体性,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旅游纪念品转化为受到广大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创意产品。然而,文创品牌较其他的品牌来说有其独特性,但也有其共性。要想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并借助文创品牌的传播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当地的文化,就需要对文创品牌的传播路径加以研究。烟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海”一色、“岛、林”相融,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及淳朴的民俗。该文通过确立烟台文创品牌的创立原则,并通过对目前消费定位和价格定位的讨论确定了文创品牌线上线下的传播路径。文创品牌的建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期望该文对文创品牌的传播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培训品牌是指培训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办学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打造一所品牌培校呢,关键要把握好四个要素--理念、定位、制度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迟庆宝  严宏 《职业圈》2012,(10):86-87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品牌文化意识的增强,品牌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品牌文化意识的增强,品牌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品牌形象,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旅游品牌是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沧州旅游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但旅游品牌形象建设并不完善,针对沧州旅游品牌目前发展的现状,该文通过沧州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形象的融合路径来探讨沧州文旅品牌构建思路。以沧州地域文化结合旅游品牌形象的构建策略为重点,从理论层面来完善沧州文旅品牌形象建设,进行品牌定位与理念设定,梳理设计思路,明确设计内容,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传播沧州地域文化,增强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与品牌吸引力,促进沧州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形象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陕西中烟目前品牌现状,提出了要从品牌定位、梳理经营牌号、品牌合作、研究目标市场、技术创新五个方面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品牌发展上水平,提升陕西烟草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言论集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赵晓航在《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发表的《数据时代的国家品牌传播》一文中认为:在国家品牌传播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国家品牌构建的特殊性,凸显国家品牌传播的认同属性、数据的知识属性和传播主体的国家利益属性。综合考虑品牌传播互联网平台的特殊性,考虑品牌构建与形象建设的特殊性,避免走入商业流量陷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航天企业肩负着展示国家综合国力、传播航天文化的历史使命。航天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势必会在社会大众心中形成国家层面的符号意义。然而,长久以来航天企业色彩的神秘,使公众缺乏对航天文化的了解,航天知识素养缺失。如何通过品牌传播,在展示国家形象、传播航天文化的同时,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累企业品牌无形资产是航天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品牌建设与传播中,航天企业一方面要注意技术实力的积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我国航天事业积累和沉淀的独特航天文化,积极发挥“中国航天”的品牌优势,通过宣传航天精神、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方式,将航天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活,在有形的展示中通过无形的传播履行国家所赋予其的特殊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的观光农业与观光农业品牌 一、观光农业的定义。观光农业: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具体形式之一,具有“农旅合一”的特性。观光农业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都市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休闲旅游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1.
李杰  金玮 《职业圈》2014,(29):51-51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对传播企业价值、塑造良好形象、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电力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品牌建设对电力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电力企业品牌建设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韩茹 《职业圈》2008,(4):56-57
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认为:一种品牌在市场上最初的定位是适宜的,但当“消费者爱好偏移”或“竞争品牌逼近”时,它可能不得不面对重新定位的问题。因此,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是企业对原有品牌战略的一次扬弃。品牌重新定位的时机选择和具体实施策略,不只关系到品牌的发展,甚至关乎到企业的生存。“现代”汽车改换品牌之路走得同样艰辛——  相似文献   

13.
陈士信 《职业圈》2009,(34):34-35
<正>纷繁的品牌定位、近似疯狂的广告投入、随处可见的明星代言、空洞的品牌理念与文化、品牌竞争策略满天飞……品牌大战在后品牌时代可谓是空前激烈且无奈地进行着。随着各行各业对于品牌塑造与传播的重视,品牌对于企业实现销售与企业形象的树立也呈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客观地说,  相似文献   

14.
王华军 《职业圈》2014,(19):68-69
作为一个企业,经济发展是格莱特的中心工作。格莱特要建设成为具有优秀品质和百年声誉的中国休闲用品制造商,经济和文化建设必须同时兼顾,二者缺一不可。为此。我们提出了应长期贯彻的“四种经营思想”,即打造高端品牌的典范:做中国顶级品牌代言者,传承经典;做卓越管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高校要取得竞争优势打造一流品牌,必须找准定位寻找品牌差异;提倡创新精神,保持品牌的活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炼稳健的教学模式;实行品牌识别策略,加强市场行销.  相似文献   

16.
周晓虹 《职业圈》2008,(6):164-166
文章认为高校要取得竞争优势打造一流品牌,必须找准定位寻找品牌差异;提倡创新精神,保持品牌的活力;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炼稳健的教学模式;实行品牌识别策略,加强市场行销。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战略日益同质化,随着竞争的激烈,雇主品牌建设尤为重要.文章首先界定雇主品牌的涵义,并从雇主品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作用说明企业要树立雇主品牌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雇主品牌和如何建设雇主品牌,从而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崔思遥 《职业圈》2013,(15):13-13
一、中小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品牌文化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聚,是社会物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者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品牌文化作为品牌差异化的一种策略。能凸现品牌个性。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美好联想。我们需要集合品牌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诸多资源优势,依据品牌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概念,注入与品牌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价值理念,并进行合理的整合、延伸和扩展,使之成为与品牌密不可分的整体。品牌文化由消费需求决定,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品牌文化是有价值的,中小企业只有将文化融入企业治理中,在企业治理中不断追随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才能立足于大企业之林。目前中小企业的品牌文化治理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企业没有熟悉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的、没有专门的品牌文化治理部门、没有品牌文化战略、没有品牌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形成城市自身独特的品牌和传播力是城市化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城市形象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全球竞争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优势,并通过艺术传播的加持,形成可感知和可认知的城市品牌价值内涵,提升城市形象的独特性与吸引力,已成为城市国际传播、构建城市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城市品牌及其传播力建设,既要有艺术的想象,也要有科学的路径和方法,特别是艺术思维、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在城市品牌塑造和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杜冰冰 《职业圈》2011,(30):134-134
品牌个性的定义 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品牌个性概念的提出是在品牌形象基础上的深化,品牌形象是对品牌的表面认识与认同,而个性是内心的归属与崇拜。品牌个性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品牌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塑造品牌个性是企业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