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大学生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辛建中 《职业圈》2008,(14):131-13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大学生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高校反腐倡廉新机制,即在高校进行廉政教育机制、内部管理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等.文章就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的逐步建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长期积累的思想问题集中凸显出来,给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要搞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高校党组织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针,更好地培养造就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紧抓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实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所接触的现实世界丰富多彩,且还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中,大学生思想也在随着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变化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挑战,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努力构建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在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玲 《职业圈》2007,(10):136
大学语文作为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共和国的长子,是见证了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复兴的地方。本文通过全面深刻地挖掘辽宁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追溯红色历史,诠释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根脉;揭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发展动力;展现新时代辽河儿女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教育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学生的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贫困生他们不仅在经济上比较困难,而且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社会应该转变资助观念,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社会、学校要为贫困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创造氛围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乡村全面振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优秀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对高校思政教育还是对乡村振兴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此背景下,深挖和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构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立足国家和时代发展大势,勇担时代之责,反哺社会,为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从贫困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论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依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帮助贫困生开展心理自助三方面结合的资助体系,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何淑明 《职业圈》2007,(4):125-126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文章从高校、家长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论述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治.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虚拟性、互动性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其给大学生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促使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表现在:一是国家层面,要建立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指导;二是社会层面,要建设网络生态环境良心工程,加强社会主流思潮的舆论引导;三是高校层面,要摸清网络媒介的使用规律,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四是学生层面,要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职业圈》2007,(9):7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社团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但由于诸多原因,高校社团发展出现一些制约性因素.文章从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来找出制约社团发展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形势下育人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立足长效机制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论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特征,阐明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对培育大学生政治情感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两课"教学为基础、以网络传媒为手段、以体验教育为方式、以校园文化为阵地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培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08,(10):63-63
中国人权基金会将向11国赠地震救援致谢碑2008年12月,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向援助我国地震灾区的11国赠"汶川地震国际救援致谢碑",并向来华参与救援的每位队员赠送致谢碑缩微复制品,以感谢国际社会支持中国"5·12"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作为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出师表》字里行间无不饱含诸葛亮在“危急存亡之秋”“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的忠贞思想和“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定决心。该文以诸葛亮的《出师表》为切入点,多角度分析了《出师表》与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性,并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探索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