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宇光 《今日科苑》2013,(12):78-82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历程,太空时代的到来,就是从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研制与试验开始的。在太空竞赛时期,前苏联和美国分别研制了三个系列的载人飞船,即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和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联盟号飞船经过不断改进,直到今天仍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在使用。美国研制并使用了航天飞机,未来各航天大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2.
江燕 《百科知识》2002,(6):9-11
2002年3月25日,我国“神舟”3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在轨道上运行7昼夜,环绕地球108圈,顺利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4月1日成功返回,准确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向着“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现有三种载人航天器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  相似文献   

3.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09,(24):26-27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时至今日,载人航天器在历经近50年的发展以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下是八个具有代表意义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4.
袁家军 《学会》2002,(10):33-34
回顾世界载人航天技术,以载人航天器为主线分析,由载人飞船起步,发展到今天的永久性空间站,技术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经过“863”的论证,于1992年由中央批准正式立项。立项时中央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突破载人航天基本技术,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试验;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建立空间实验室,解决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神舟六号”是载人航天第二步的揭幕之战。目前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关键技术攻关已经接近尾声,正全面进入工程研制阶段。在未来若干年,我们将陆续发射具备出舱活动能力的载人飞船,进行出舱活动飞行试验;发射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目标,并进行空间站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9,(10):45-46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安然飞回祖国怀抱.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7日,这一天使国人倍感骄傲——载人飞船“神六”号在太空翱翔115小时后,成功着陆。从“神六”的成功发射中,我们再一次领会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精进。其实,载人航天工程也需  相似文献   

8.
9月25日至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我国航天员成功完成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安全返回地面,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一壮举竖立了中国载人航天新的里程碑,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5,(11):21-22
10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这引起了人们对建设中国太空家园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渝生 《今日科苑》2012,(22):46-47
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间我国科技创新成就辉煌。 2003年,中国白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王渝生 《金秋科苑》2012,(22):46-47
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间我国科技创新成就辉煌。 2003年,中国白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邀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13,(15):26-27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2013年6月10日,搭载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又起航了,它将执行为期113天左右的航海任务。自2009年8月开始,"蛟龙号"已先后进行了1000米、3000米、5000米级的海试,并获得圆满成功。2012年6月,"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62米深度,打破了日本深潜器6527米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  相似文献   

15.
《金秋科苑》2013,(14):7-7
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新使命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亲临现场观看发射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中国载人飞船技术从无到有,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七号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23-324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任务,并于2005年10月17日凯旋.这是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卓越创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左敬华  罗欣  郝莹  鲁长国 《科学中国人》2009,(8):F0002-F0002
热爱航天事业的人们都不会忘记: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9.
《科协论坛》2013,(7):23-23
6月20日上午,以王亚平为主讲的3位中国航天员在距离地球300多公里外的太空,向"地球观众"讲授了一堂奇幻的物理课。鲜为人知的是,45分钟的课,背后是一个团队足足半年多的准备。科技日报记者从"太空授课"组织单位之一的中国科协了解到,这堂课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协共同主办。授课被列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纲后,主办方成立了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11,(10):2+69-F0002,F0003
联合国大会不久前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以纪念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飞入太空。载人航天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些时刻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