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直板反胶的运动员为了提高反手的进攻能力,纷纷模仿王浩的直板反胶横打技术,但由于训练不系统,训练方法缺少针对性,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直板反胶横打技术的效果不明显,影响了运动员技术的升级。笔者认为,有效提高直板横打技术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的多球训练,多球训练的重点在反手位,结合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以平挡球、拉下旋球、反面快撕、贴球、弹压球、以及综合性的多球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2,(8):98-99
反手连续拉球是直板横打基本功中比较高级的一项,本篇选取的套路是王皓第一板拉下旋之后衔接第二板拉上旋球(也就是平常所说的“高低手”练习)。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不同高度以及拍形调整的不同角度,都反映了对待不同旋转来球的击球技巧。在衔接两板球的过程中,腰腿的支撑力量非常重要。只要腰腿绷住劲儿,身体力量才不会散掉,并且从第一板顺势转到第二板进攻,保证出球质量。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2,(9):104-105
站在正手位发钩子球是王皓经常采用的发球套路,它主要是为了将对手的回球引到自己的反手位,继而利用直板横拉在左半台实施抢攻。这项发球技术更注重食指和中指在触球瞬间,将力道充分传到球体上的感觉,而且手腕抬拱的幅度要比站在侧身位发球时更大。在实战中,通过左右侧旋与转不转发球的配合,可以加大对方调整拍形和控制旋转的难度。一旦对方回球质量不高,就会陷入两条线路被抢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4.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4,(10):96-97
直板横打是一条出路,也是当下直板进攻型选手的必练科目,这不单单体现在体校和专业队。有相当数量的业余爱好者也在积极练习。本期我们选登了朱雪毅小队员的两项基本衔接套路的图片,与广大爱好者共同探讨。朱雪毅是两面反胶。正宗的弧圈结合快攻路数。她练的第一个计划是:反手位搓摆后接反手贴挡弧圈球,如果用多球训练的话,第一个球要给下旋。第二个球要模拟弧圈球。  相似文献   

5.
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套以“快”制敌的二四板衔接套路——生胶快搓后直板横拉弧圈球。之所以突出以“快”见长,主要是因为这两板球都需要快预判,在击球时都需要快出手,两板之间还需要快还原,尽可能打出生胶击球的灵动性与反胶横拉的主动性。本组示范套路是两板在左半台的击球组合,生胶快搓是由反手完成的,在实战中,这板球完全可以在右半台使用正手完成,毕竟用生胶接发球是具有一些“不吃转”的先天优势的。  相似文献   

6.
本篇为大家展示的正胶选手拉球后,长胶选手切上旋球的技战术图解。这个套路多用于接发球的二四板衔接,或者当对方搓球后的上手抢攻选择。正胶拉下旋球是中国运动员所创,虽然有些国外选手试图模仿过这种打法,但真正学到精髓的很少;长胶切上旋球是发挥胶皮特性的一项基本功,在双打中多起到改变球性和节奏的作用,令对方难于连续。  相似文献   

7.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2):112-115
搓球和挑打作为两项台内球技术,对手腕及手指的运用要求颇高,在实战中往往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横板打法而言,这两项技术用正反手均能旎展,其动作形态也都被球友所熟知;对于直板打法而言,处理台内球的“传统路数”大都是使用球板正面来完成。而本篇。我们将为您呈现两项利用直板背面在正手位进行搓球和挑打的“新奇招式”。  相似文献   

8.
与“王皓VS施拉格”球理相通,本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一)”中第2套“定式”的另一种升级版。马林站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侧上旋球到波尔的正手近网处,虽然他发的是普通侧旋而非逆旋转球,出球带正常的左侧旋,但对于左手握横板的波尔来说,其效果同右手直板反手发(右)侧旋球到右手横板正手类似,球落台后都是朝横板的正手外边线侧拐。与施拉格相同,波尔也选择用反手上前接发球,但被马林压住中路后,最终正手反拉下网。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2,(9):30-3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直板的反手和形成相持来展开的,以便于充分发挥横板的优势,避免在前面的短球中吃亏太多。  相似文献   

10.
本期所选的套路要求运动员要击打四板球:第一板上正手位挑打短球、第二板回反手位衔接直板横打斜线、第三板衔接直板横打中路、第四板移动至正手位抢攻斜线。这组综合练习的重点在于“近台率先发动,利用反手形成相持后,伺机转换用正手杀板得分”。就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常用的套路练习。他要求运动员在反手主动相持中不仅能够通过落点变化为正手创造机会,同时更要强化正手位的得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代恬的器材配置是一面长胶一面反胶。本期两组技战术都是她正手使用长胶,反手使用反胶的套路,虽然在少JLTJll练中这种打法并不多见,但业余圈如此打法的人却不在少数。第一组的训练计划有两板球,第一板是拱接下旋球,第二板是挤推上旋球,位置都是给到运动员的反手位。  相似文献   

12.
横板对直板 打长不打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乒乓球运动中的两种握拍法而言,横板与直板各具特点。一般来说,横板的长球相持比直板稍有利一些,直板的短球则要略占便宜一点。在具体技术上,横板的反手更有利于发力击球,所能运用的技术种类也多于直板。所以说,如果我们要谈横板对直板的战术,出发点一般也是围绕如何最有效地进攻  相似文献   

13.
刘勇  赵晖 《乒乓世界》2020,(1):104-105
刘先生打的是直板,他在握板时手指握得不是很讲究,抓板比较随便,尤其是后三指岔得比较开,这样就会造成发力时比较分散,不能集中,而且板形容易死,不利于处理各种旋转的来球。直板打法对中指的需求特别高,如果中指不能顶住球板,给发力足够支撑,那打起比赛来会非常吃亏。此外,刘先生在打正手进攻时板形压得比较厉害,这样会造成触球时摩擦成分过多。  相似文献   

14.
本篇我们为大家介绍一套在业余实战中比较“高级”的套路,即横板反胶选手在正手发完侧下旋球后利用反手抢拉直线的战术。之所以称为“高级”,是因为在业余选手中,发球后采用反手抢拉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更愿意侧开位置用正手上手;而抢拉线路为直线的情况就更为稀少,在实战中也能更加出乎对手的意料。所以从技战术的角度来讲,这个套路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相似文献   

15.
何山  姚远 《乒乓世界》2012,(11):134-135
二十年前,会用反面打几下的直板会被看做怪球手。现在的直板要是不会几下横打,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直板.用正胶和生胶横打的才能算怪。被逼出来的一板逐渐演变成杀手锏,反面使用率越来越高,横打所用的反胶也进化到了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对直板打法的选手来说,前三板技术通常是制胜的法宝,而发球和接发球则是前三板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马琳作为我国当今优秀的直板运动员,其前三板技术一直是公认的模范样本。在马琳前三板技术体系中,其摆短技术可称为一绝:他不仅能摆加转下旋球,也能手腕的小动作,利用来球的旋转摆出侧旋球;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3,(5):96-97
●发短球旋转要多变。讲究落点 对削球选手来说,发球更要与后面技战术套路的展开紧密配合起来。在实战中要尽量多准备几组不同的发球套路,用以干扰对方的进攻。发短球到对方的正手位时,要结合侧上和侧下,把旋转发足。通常在这个落点上,对方很难打出很有威胁的进攻。这样也有利于自己在后几板的衔接中发挥削球旋转和控制的优势,机会好时可以直接抢攻。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克横定式”系列到本期就要同大家 说再见了,不过,赶在这岁末之前,还得向大家 再奉献一招——此前我们的“定式”主要是针对 横板两面反胶对手的,但在业余爱好者中,使用 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也不乏其人,面对这 样的对手,直板又能拿出什么绝招呢?发侧下旋 长球到其反手底线! 许多人反手用生胶,一是觉得速度快、防守 弧圈比较容易(当然他们的反手也放弃自己拉弧 豳了),二是在业余范围内,生胶接发球不易“吃 转”。这的确是生胶的优势,但就笔者多年的观 察,业余爱好者用生胶,也有两大“命门”:一是 不擅主动发力,多半只会借力,虽然当对方拉球 时,生胶可以靠控制板形借力把球挡回去,回球 弧线又低又平,对方很难二次进攻,但若借不上 力,生胶就很麻烦了;二是如果对方的侧下旋发  相似文献   

19.
这组图是克横定式·业余版(五)中定式二的延伸——直板接发球搓对方正手,横板抢先上手,直板随后连续压住对方正手位,以速度取胜。 左手握拍的梅兹发右侧旋短球到马林的反手位,马林上步直接挤搓到梅兹的正手位底线(图5)。马林在接发球时逆来球旋转,顺势一挤,使回球带 有明显的侧拐。梅兹发球后,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但马林的回球向正手位边线侧拐,使梅兹在进攻的线路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如果直接拉直线,由于 马林回球带有左侧旋,容易拉到偏中路位置,马林可以很轻易地回防;因此拉斜线是最好的选择。而此时马林早已等在反手位准备大力推挡,面对梅兹 的拉球,马林在最高点借来球之力,快速将球又挤推到梅兹正手位大角。梅兹在第一板进攻之后,重心正向中路还原,看到来球又回到正手位大角,于 是扑正手连续拉,由于脚下不到位,动作无法做完整,导致回球失误。 马林敢于突破对方正手位,并连续压制对方正手,这种技战术是当今直板打法的新思路。从接发球的小技术入手,预先判断出对方回球线路,看似 被动防守,实则已经掌握住场上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8,(12):66-67
发球求短卸掉前冲力平野美宇勾手发球的手法很独特,她不是以上旋的拱为主,而是以侧旋作为发球的主要旋转。如图1-3,她立着球板摩擦球的中后偏外侧,接触球时,她的手腕先是向上顶进行摩擦,随后快速转动接触球的外侧,吃球非常薄,尽可能卸掉上旋旋转的前冲力,使球能更短一些。她身体的转动是向内收用力,同样是想卸掉球的前冲力,保证发球不出台,与此同时,她的身体是向下压的,这样可以带动手臂在击球的时候尽可能地跟球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发球的弧线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