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模糊语言已在模糊心理学、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给人们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对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语言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模糊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几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英语语言中常见的几种模糊表达式,并且分析了它们在语言运用中的功能,以唤起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对英语中模糊语言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尚玲芳 《考试周刊》2008,(47):222-223
模糊语言广泛地用于广告中,本文主要是研究模糊语言在广告语体中的运用,即几种常见的构建方式,并结合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广告语言模糊性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模糊修辞是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和模糊修辞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语用功能以及模糊修辞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但不能排斥模糊语言,而且还必须正确和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使之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用模糊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一种语言策略。通过探讨语用模糊的概念,阐述了日常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的产生和运用及语用模糊在现实交际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模糊语言.口语交际中不但不能排斥模糊语言,而且还必须正确和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这是口语交际中语言运用的一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社会生活实用性很强的一种独特语言,广告商往往采用不同修辞手法增强广告的生动性艺术性和感染力。而模糊语言的使用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分析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而模糊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其实质就是语用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告中模糊词汇和模糊修辞的语用分析,从而指出:广告语言中模糊性的正确运用能帮助广告商更加成功地实现其广告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模糊语言在新闻实践中发挥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模糊语言的存在价值,正确掌握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方法和原则,走出新闻报道的"模糊"误区.  相似文献   

10.
闫帅 《考试》2009,(7):79-79
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离开模糊语言。人们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完整的意思。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1.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必须首先分析模糊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2.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必须首先分析模糊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3.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英文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研究多是从其语用功能的角度出发。本文从模糊语言在英文商务信函中的使用特点分析着手,提出其在商务信函中具有一定的标识性功能,即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商务信函的种类;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模糊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明示交际中的明示刺激,在不同的商务信函中被书信人运用来引导收信人对其意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用查奈尔的有关定义和分类,并做补充修正,从认知语用学的基础-关联理论的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研究.作者同时也分析了模糊语言产生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使用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模糊语言的使用上也有性别差异。人称代词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本研究正是从模糊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中男生与女生在汉语议论文写作中应用模糊代词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英汉模糊语礼貌功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和汉语中使用模糊语实现礼貌功能表达方式的异同在于英语侧重于以达到求同效果来表示礼貌,遵守赞同和同情原则;汉语则用"尊人贬己"以求礼貌,偏重于赞扬和谦虚原则.造成这些差异的理论依据是英汉两种语言社团的特定文化和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书作为记载法律内容与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 ,决定了其语言具有高度准确的特点 ,但它并不完全排斥模糊词语的使用 ,恰当采用模糊词语能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 ,起到准确词语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模糊词语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文章在对日语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阐释日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历届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模糊理论角度出发,发现模糊语在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主要以模糊词汇、模糊限制语和模糊修辞等3种形式出现,以达到增强表达性、显示威胁、权威和礼貌以及创造美好愿景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章通过分析模糊语言的使用,试图找到模糊语言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等的内在关系,进而强调模糊语言在成功交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具有精确性又有模糊性。人们总是根据交际需要选择运用语言的这两种特性。模糊语言现象是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在任何语言、任何语体中人们都经常运用它。如果说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是从静态来研究语言本身的模糊性的话,那么对含糊语言的研究就是对交际中活的语言进行的动态研究,它涉及到构成语境的各种变动的因素。语用含糊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在不同的场合产生不同的功能。本文主要探讨含糊语言的产生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20.
模糊修辞是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模糊修辞有多种构成方法 ,借助这些方法给人们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及由此产生的含蓄美、朦胧美、残缺美、色彩美、和谐美等内蕴丰富 ,韵味绵长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