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社会的进步需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这种正能量。在我们的校园里,拥有这种正能量的教师、学生不在少数:"最美学生"龚钰犇、赵甜、谢小利,"最美校长"杨建一、肖开兴,"最美教师"张丽莉……正能量的教育需要正能量的教师,正能量的教师培育、释放、传递正能量。为师有道,积蓄正能量。要想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教师就应该加强师德学习,积聚自身的正能量。"教师不仅在用教材教学生,其自身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就能积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黄晓波 《文教资料》2014,(21):93-94
随着全球进入"微时代",微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在高校传播正能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得出数据,提出"微时代"高校传递正能量的必要性,界定正能量的概念及内涵,对"微时代"正能量传递的特性进行阐述,对如何利用微媒体传递正能量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需要培植正能量,首先需要教师具有正能量,并且在课堂及生活中积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培植学生的正能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这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传递正能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充实,通过各种方式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育人有本:站稳三个位,培育正能量作为教师,"明白培养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5.
音乐作为人类无国界的语言、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载体。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拥有着许多正能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引入英文歌曲,可以将生命教育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沈玉保 《学语文》2013,(4):68-69
一、"正能量"的流行与泛化2012年,"正能量"成为一个流行的热点用语,让人们爱不释"口"。如:(1)凭民歌享誉乐坛的李涵跨界演唱流行歌曲《给天使看的戏》,令观众倍感新鲜,其天籁歌声传递出的正能量也感染着现场的观众,澎湃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7.
传递社会正能量,呼唤正义,明辨是非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搭建多维教学平台,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3):107-108
解读正能量的内涵,了解向当下初中生传递正能量的意义,探讨课堂中如何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以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书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传递正能量的情感过程。因此,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用,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态度的体验。具体体现为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等。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唯情感教育是推进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何志强 《考试周刊》2011,(18):75-75,50
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不再成为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的做法,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少年月刊》2014,(7):22-25
活动单位:西安交大附小四(7)中队 指导教师 崔盈田媛 活动目的:1.鼓励学生发现来自身边、社会上的正能量。2.让学生学会如何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社会充满正能量。3。让学生明白要实现中国梦,少先队员需要做的是传递正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变得更好,祖国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由来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当下,国人为所有给人力量的人和事都贴上"正能量"标签.倘若我们做一项随机调查,问全国各地的师生们,高中数学学习应当注意些什么?笔者相信所受调查者应该都会提及到"重视课本"这一条.从这个角度来说,教材已经为我们备考传递了核心"正能量"了.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状况又如何呢?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同学甚至是教师,  相似文献   

13.
崔盈  田媛 《少年月刊》2014,(Z3):22-25
活动目的:1.鼓励学生发现来自身边、社会上的正能量。2.让学生学会如何传递正能量,让身边、社会充满正能量。3.让学生明白要实现中国梦,少先队员需要做的是传递正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变得更好,祖国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活动时间:2014年2月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正能量的传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递正能量是一件紧迫而又重要的工作。在借鉴相关高校和总结近几年的团学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团学工作实际,在组织建设、制度保障、团学活动和思想引领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传递正能量的新举措、新方法,使正能量真正内化于青年之心、外践于青年之行。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施教者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情感引导、管理辅助来传递情感正能量;通过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渗透情感评价元素;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配套机构,完善情感教育机制,以此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一些青少年学生对待生命有着许多错误的态度,社会现实要求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生命教育。思想品德课是学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平台,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用现代教育技术树立榜样人物,传递社会正能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传递出正能量。至于如何传递,依托高校教师的形象礼仪,就是很好的传递途径。高校教师对形象礼仪的重视能传递出诸如稳重、爱心、公正、自信、敬业、美感等各种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效率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而课堂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其有效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我们教学的正能量。因此,本文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传递课堂教学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黄益萍 《考试周刊》2013,(31):101-102
小学体育课堂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堂是"正能量"传递的一个良好载体,作者对正能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传递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审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发现,"以学生为中心"存在认识偏差。甄定"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价值方向,应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下"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