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是指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体.系统方法是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来解决认识和实践中各种问题的方法的总称,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成一个总体过程,全面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讨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对象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以便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相似文献   

2.
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律又称“法则”,是指事物客观运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列宁讲:“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律是特定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内在关系的真实反映,具有相对的客观真理性。人们在某种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从事物表象的、外在的、事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正光 《编辑学报》1993,5(4):238-240
1 树立时间观念的重要性 从时间、空间观念的角度看,任何稿件就其内容来说,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某种事物的运动状况和运动规律的论述。因此,编辑人员在审读稿件时,必须树立较强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稿件中对某事物运动的描述、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幸的是,在一些图书和期刊论文(或文章)的论述中,时间和空间交代不清,这固然与作者的稿件质量有关,但也与编辑人员的时间、空间观念不强有很大关系。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事物密切联系,且不可分割。为了缩小篇幅,本文只讨论编辑人员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期刊编辑包括组稿、选稿、定稿等几个主要环节,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工程,既有认识的问题,又有方法的问题,怎样提高编辑工作的科学性,提高刊物的质量,是编辑长期探索的问题。将系统科学方法引进编辑工作,是探索这个问题的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为什么可以将系统科学方法引进期刊编辑工作呢? 根据系统理论,系统是由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以系统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一、科技编辑工作体系的总体特征 1.科技编辑系统。系统工程学认为,“系统”是指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以系统为对象,把要组织和管理的事物,经过系统分析,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控制,使系统协调发展,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优输出效果。科技编辑工作体系是这样一个系统:在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系统的矛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强志军 《编辑学报》2003,15(2):79-81
分析编辑系统中几种主要矛盾的性质、特点及正确调节这些矛盾的方法。认为编辑过程始终处于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矛盾的产生、消除,是编辑系统运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是一个控制系统系统,是我们大家十分熟悉的概念。呼吸系统、生态系统、宣传系统……一切由相互联系的事物(或要素)所组成的整体都可称之为系统。系统是到处存在的。现实的系统不但在空间中存在,也在时间中存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因而,一切现实系统都是动态系统。我们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初审、复审、终审、校对、审读等等,也构成一个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编辑系统,甚至责任编辑的初审工作也由各种要素组成一个编辑加工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图书编辑工作,作为人类的一种意识行为,自古以来都是按照一定的审美原则,在一定的审美观指导下运作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编辑事业也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其中遵循的美学规律的认识,也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系统化的漫长进程。笔者深感作为这一发展必然结果的图书编辑美学同其他一切学科体系一样,需要建立起清晰的认知体系。一、图书编辑美学的内涵图书编辑美学是将图书编辑学和美学结合起来,专门研究编辑全过程的美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审美活动的规律、审美关系的构建以及…  相似文献   

9.
所谓编辑的主体意识 ,就是编辑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积累传播人类精神文明成果 ,为人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意识。每一本优秀的畅销书 ,每一期精美的期刊 ,都蕴含着编辑的主体意识的发挥 ,没有编辑的主体意识 ,那么他所编辑的出版物就没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不被人们欣赏和认可。但是我们所强调的编辑的主体意识并不是编辑的主观臆断 ,自作主张 ,想编什么就编什么 ,也不是读者爱读什么就出什么 ,而是指编辑不为名利潜心于积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自觉的、使编辑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编辑的主体意识从内在本质上看是文化本体的…  相似文献   

10.
编辑活动规律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编辑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文化活动 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其主要特征是客观性和重复性.我们说它是客观的,是因为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也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规律的存在,是否自觉遵守规律,人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受到规律的支配;说它是重复的,是因为尽管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是一旦条件具备,规律总是以相似的形态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主题标引过程由 4个要素 (文献、主题、主题描述和主题款目 )和 3个步骤 (文献分析、主题描述和主题分析 )组成。按照无限指号过程的思想 ,可以把主题标引过程中的每个要素都看成一个符号 ,每个步骤都起到解释行为的作用 ,而这个行为联系着连续中的符号。图 4。参考文献 15  相似文献   

12.
一、节奏的概念世界上一切事物运动的序列、规律都可以看作是节奏。我们就有声语言表达所说的节奏,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指一定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而这种声音形式回环往复的核心是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我们提出这样几点,以引起初学者的注意: 1.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节奏的,它们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而存在。同样,我们播读的稿件文章,也各有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江凌 《新闻传播》2007,(8):20-20
联想是主体(人)从某一事物、现象、信息想到:另一事物、现象、信息的心理活动过程。联想的主要形式有四:一是相似联想,即主体(人)对头脑中出现的与某一信息、某一事物(或现象)相似的信息、事物(或现象)产生的联想。在这种联想中,信息、事物(或现象)与联想物之间有某种共同性质或特征。如爱迪生看到天空中美丽的乌儿在欢快地歌唱,便想到人也会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相似文献   

14.
图书宣传活动是一个过程,贯穿在出版工作的始终。在当今社会中,有一定影响的图书宣传活动不是由个别图书宣传编辑发动,而是由社会团体、政府、政党以及代表一定阶级的宣传机构发起的。但负责图书宣传的编辑人员,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图书宣传编辑的地位和作用大众传播活动长期被视为六个环节组成的过程,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反馈。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毛泽东也说过:“事物总是作为过程向前发展的。”以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来认识新闻本源,可以这样说:任何新闻本源,都是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所表现的运动状态。本文试以过程论的观点对此加以论证。一、新闻本源动态性网络体系存在的客观性在新闻学上,新闻的定义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最新陈述。也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某一时间断面或某一特定时段的客观反映。然而,任何事物的动态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变化因素,经过多项系列的联动变化,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性网络体系。新闻就是新闻工作者从这个网络体系中经过筛选加工而提取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某一动态时线(时间阶段),或某  相似文献   

16.
编辑在标注稿版式和看样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书稿的标题很多,每个标题都必须认真地用字标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剐前后就可能不统一。又如看样时,遇到校样很多地方存在同一错误,则每个地方都必须找出来改正。这确实很繁琐。其实在编辑过程中大量使用电脑语言.就可以使以上工作变得极为轻松,且准确无误。北大方正出版系统专用于出版物的录入排版,它以灵活方便的排版手段,占据着出版物排版的大部分份额,编辑桌上大多数稿件和校样的录入排版,就出自方正出版系统。这里介绍常用的方正排版语言在编辑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江中柱 《中国出版》2012,(15):55-56
编辑的理解障碍,就是指编辑以个人或群体为中心而形成的偏见。编辑的角色作用,不单纯是编辑书稿,而是贯穿于图书的整个出版过程,因而编辑的理解障碍,存在于策划选题、物色作者、加工书稿、宣传与销售图书等一系列过程中。每个编辑或编辑群体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对市场的观察和描述、对选题的策划与运作、对书稿的判断与加工,多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即便是能容纳不同的意见,也是以己为主式的吸收。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自我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编辑的行为受到对各种信息理解的限制,因而编辑的理解障碍也就制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辑与作者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有效的沟通.沟通即信息交流,是沟通的主体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特定的沟通对象,并获得预期反馈的整个过程.它既可以是单纯的信息交流,也是思想、态度、情感的综合交流.  相似文献   

19.
编辑的思维     
郭洁 《出版经济》2005,(7):34-35
一直以来,编辑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大约都是从属的,他们只是使著作者的作品得以面世的一个后续环节,是事物地道的"外因","为人作嫁"过程中所有的光环,始终都不可能笼罩到编辑身上,这光环的聚焦点只是"嫁娘"-图书,而编辑的美德也正体现于此一如此靠近光环,又如此拒绝光环.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出路"两字,往往有一种不祥的征兆,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背后可能就是死胡同. 当今的图书市场或许也就有这样的预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市场已经处于相对过度饱和状态.此时适当地借鉴时下流行的"饥饿营销"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疏导作用.抑制重复出版是当务之急,所有的出版工作者都必须意识到出版产业既不是夕阳产业也不是朝阳产业,更不是暴利产业,而是实实在在的微利产业,精细化运营时代已经逼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