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永康主编的《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一本通》认为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于位置不当。”  相似文献   

2.
关联词语多用于复句,以表示一个复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之间的语法关系,使语义表达得更严密而有条理,因而同学们要十分重视关联词语的使用。常见关联词语运用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大都是连词和副词。连词的位置较为灵活,多放在主语前,也可放在主语后。分句  相似文献   

3.
关联词使用的正确位置。一般语法书都规范为:几个分旬的主语相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主语前。高考有关关联词使用的病句.也以此为判断标准.违反这一规范的句子将被严格认定为病句。笔者写过一篇《从一类病句谈关联词位置》的短文,也持这样的观点。而严建军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l期上的文章《关联词语位置的四种情况》认为,关联词语的使用有四种位置,并列举名家典范作品中的大量用例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4.
复句中有些关联词语的位置相当固定,有些位置则比较灵活。 学生如不注意它们的使用位置,就会使句子不顺畅,意思不清楚。试比较下面两组复句(句前※表示关联词语位置不对,()表示补出的主语,=表示主语):  相似文献   

5.
病句分析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是难度比较大的题型,其中,关联词类型的病句分析通过抓技巧、抓标志是可以做对的。关联词病句无非是如下三种类型:关联词是否成套使用,是否搭配恰当,是否多余;关联词位置是否恰当,在复句中,如果分句主语一致,那么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反之,关联词语就放在主语之前;分句的句意是否和关联词关系配套一致。明白这三种常见错误类型,通过训练,是能够提高做该类型题目的效率的。  相似文献   

6.
(续第10期) 26.包含两个疑问代词的句子不是疑问句。() 27.一般复句只有两个分句,如果包含三个分句,那就成了多重复句了。() 28.复句里的分句总是主谓句(包括省略主语的主谓句)。() 29.一个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可以全部省略,也可以省略一部分。() 30.一个复句中,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就必须全部出现,不能省略。() 31.关联词语包括全部连词、全部副词和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 32.使用关联词语是复句的特征之一,因此,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是复句。() 33.“就是”有时候也可以用作复句的关联词语。() 34.句首出现关联词语“但是”,那…  相似文献   

7.
以小句为观测点,在界定分句主语一致性的基础上,分析它在复句聚层关联中的句法语义特征,描写分句主语的隐现状态,挖掘主语一致性与分句主语隐现之间的关联,揭示主语一致性对复句聚层关联的影响。研究表明,主语一致性是分句语义关联的重要因素,紧邻分句间主语具有一致性,倾向于形成同一层级的语义关联;反之,形成不同层级的语义关联。这一结论深化了复句句法语义关联的认识,对汉语复句教学和计算机语言信息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考《考试说明》对“句子”提出的第一个要点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主要有六种:一是语序不当。主要表现为该对应的词语前后未能对号,并列的词语或复句中的分句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多项定语或状语排列次序不当,关联词语的位置放错。二是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不当。三是成分残缺或赘余。前者常见的有主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谓语残缺,后者指各种成分的多余。四是结构混乱。这是由于把不同的语言格式糅合在一起或两句套叠造成的。五是表意不明。主要有句子歧义和指代不明两种情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留学生对各类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习得情况发现:不同实验任务的偏误率不同,不同复句类型中关联词语的偏误分布也是不平衡的。留学生使用关联词语所产生的偏误主要表现在关联词语错用、使用位置不当等方面。由于,留学生对关联词语及复句的熟悉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策略都会影响偏误率的产生。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复句及关联词语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让留学生及时总结、对比并加强练习,以帮助留学生熟练运用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2月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关于分号的使用原则之一指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告诉我们:"二重以上的复句,第一重如果是并列的关系,这种并列关系又没有关联词语表示,用分号;只有一个层次的并列复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又没有关联词语把并列关系表示出来,用分号".可见,分号最显著的用法便是用于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问停顿及分清层次,但这仅仅是对分号功能的简单概括.本文试图通过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绿>两篇散文中一些复句的分析,探索分号在特定语境下的修辞功能,并赏析品味朱自清散文体现出的形美、意美、音美.  相似文献   

11.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问题,是中学旧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语法知识,实施新课标后新教材未编入此项内容。但复句中各类型关联词语的应用,现在仍然广泛使用,譬如高考复习题中的语言表达运用训练、基础题中的选词填空、修改病句、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等等都与关联词语密切相关。因此,掌握区分单句与复句以及复句中的关联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复句中各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表示。所谓关联词语,指的是连词和能够起关联作用的副词等。不同的关联词语表示不同的意义关系。于是有人认为常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就一定是复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下面就这一观点发表自己一点看法:带关联词语的句子可以是复句,也可以是单句。那么如何去辨别呢?我认为只要把握单句和复句的语法结构这把钥匙就可以了,因为单句的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包括的。也就是说,主语是陈述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者“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谈谈汉语中单句和复句的分辨山西\辛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语文第四册单元练习中专门介绍了汉语知识中的复句常识。但学生在掌握复句理论时,往往误认为:复句一定比单句长;有关联词语标志的一定是复句。于是在分析具体句子时,经常将稍长些的句子和带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考语文试题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中,语病题是必考题,此题在试卷中仅占3分,但其考查的知识点多,复习难度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语病现象归纳梳理,以便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将从句子成分,关联词语位置、搭配及其他类型的语病四个方面对常见语病进行简要的归纳分析。一、句子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位置与搭配出现的问题1.主干残缺的问题主语残缺。当整个句子前面有介宾结构的状语出现时,主  相似文献   

15.
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与“联系项居中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试图研究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并探讨联系项居中原则是如何起作用的。文章主体包括三个部分。(一)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即居中粘接式、居端依赖式和前后配套式,其他语言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基本上在这三类之内。汉语因果复句标记模式的特征是模式齐全,标记前置。(二)汉语因句、果句的主语是否一致,只会对因句在前时因句标记的位置产生影响。由于联系项居中倾向的影响力较强,用于后句的关联标记一般都放在主语的前边。(三)汉语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居中程度并不相同,以位置、停顿为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所以/因此/因而/于是>以致/因为>由于的居中程度序列。联系项居中程度的探讨,深化和发展了Dik(1997)的联系项居中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先看两个例子:<1>温度低,出苗慢。<2>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调。例<1>虽然是短句,没有关联词,但属于复句;例<2>虽然含有关联词语,又是长句,但属于单句。那么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一、看定义。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句子成份。如“鲁迅指出: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句中主语和谓语都是由词构成,宾语是由主谓短语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句子。如“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就是由两个单句构成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1992年高语试题第一大题第4小题,“没有语病”的一句,答案是A:“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笔者认为,答案句第二分句宾语是一复句,关联词语“由于”搁放位置欠妥,答案“标准”有待商榷。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里认为,使用“由于”易犯毛病同其位置“有时也有关系”。(P107)张涤华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阐述更为明确:“由于”等关联词语,“摆在复句中偏句主语的前头或后头,复句的结构和意义都不一样”,其所处位置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几个分句主语相同,它们  相似文献   

18.
安康汉滨区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关中片,其复句的表达手段主要有关联法和意合法,偶尔还会用句末语气词来表达分句间的关系。本文描写了安康汉滨区方言的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分布情况。与普通话对比,安康汉滨区方言复句使用的关联词语与之有较多的不同且数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关联词语作为一种形态标志出现在复句中,对复句结构的体现,分句间意义关系的宵容忽视。同样,探讨此类关联词语在单句中的使用情况,了解它们在单句中所关联的各种成分的类型和对单句的表述所起的表意作用,对把握单句的结构,理解单句的意义以及辨认单句复句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语言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关联词语的准确选用又是复句教学中一个重要关节。不少教师往往只让学生知道某种复句选用某种关联词,至于为什么用这套关联词语,怎样用关联词语却视而不见。下面仅以条件复句和选择复句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