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河南省是目前全国第一个经银监会批准.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进行助学贷款工作的省份。河南省很好地解决了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学生违规处理等制约贷款开展的瓶颈。目前贷款速度、发放范围,均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河南模式”。截止到2006年9月底前.新的贷款模式向12.3万名大学生发放了5.7亿元的助学贷款.基本可以满足河南省高校贫困生的贷款要求。国家助学贷款档案是助学贷款业务从发生到还清贷款期间所有材料的汇集.目前的助学贷款档案是在第一笔款贷出之后.立即对所形成的件材料进行立卷归档形成的。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深人开展。助学贷款档案作为信用档案的一部分.其作用必将在今后的助学贷款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省国家开发银行承担的助学贷款档案现寄存在河南省档案馆。  相似文献   

2.
胡冰 《兰台世界》2004,(10):25-26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源于国家实施的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七年,但一直进展缓慢。以信用为担保的国家助学贷款,为全国诸多贫困生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的燃眉之急。以上海为例,截至2003年12月  相似文献   

3.
信用档案与助学贷款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助学贷款是国家的一种政策性贷款,但贷款违约却成了助学贷款面临的难以逾越的一大难题。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成为促使助学贷款贷还良性互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所在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和见证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发放的助学贷款。申请贷款的学生只要符合贷款银行要求.有学校开具的品德表现证明,并无不良信用行为.即可申请信用助学贷款。但目前的问题是国家在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着大学生信用缺失等问题.从而成为贷款发放、整体推进贷款回收的最大障碍。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完善学生信贷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高校学生信贷信用档案是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一部分。在高校信贷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更正     
云南省教育厅日前透露,该省2005学年近两亿元国家助学贷款计划,约有8000万元贷款未按期发放,这意味着该省约两万名贫困生没有及时得到资助。  相似文献   

6.
高校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保健。随着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信用档案的建立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手续复杂,提供申请材料多、申请时间长,这表明,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非常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张桂兰 《兰台世界》2007,(10S):54-55
自高校实行全额收费制度以来,特困家庭中考上大学的子女,部分学生由于交不起学费而面临着失学。1997年7月,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推行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已日渐成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高校学生诚信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也影响了贷款的返还,甚至累及到学生的就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有力保证入手,提出了建立高校助学贷款信用档案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观周刊》2006,(31):M0002-M0002,1
目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出台了大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还助学贷款一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大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相似文献   

10.
助学贷款政策是我国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当前我国助学贷款的信用体系还有很多不足,主要体现为按期还款率低,信用状况总体不佳、受助学生信用意识淡薄、缺乏讲求诚信的社会环境、缺乏完善的信用制度、缺乏助学贷款信用立法等。本研究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就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助学贷款是高校贫困生获得资助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多种原因使助学贷款在运行中出现了很高的违约率,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就业形势、还款期限和方式、监督和制约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且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高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高校的收费力度不断加大.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堪重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贫困大学生问题,鉴于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多的现实.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但是因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不需要贫困大学生担保,仅凭个人信用.按一定的申办程序就可以获得国家的助学贷款,所以诚信成了学生贷款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助学贷款与信用档案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深化变革,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全国高校的贫困生比例近几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地方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和比例都相对更大。因此,构筑多元化的成才保障体系,使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开展助学贷款是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无须任何担保的信用贷款,使数以万计的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步入高等学府。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必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家助学贷款已日益成为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实践中 ,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建立诚信档案 搞好助学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结合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及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对在大学生中建立诚信档案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廖仲毛 《新闻记者》2004,(12):76-76
每个学期的开学之际,新闻媒体都要对贫困学生给予关注,有报道贫困生得到社会资助的,有报道贫困生获得助学贷款的。媒体的本意是好的,希望通过自己的报道,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贫困学生,让所有的贫困家庭了解各种救助机制。但是在这些报道中,我发现,被报道的贫困学生往往不愿意面对镜头,有的低着头,有的别着脸。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等渠道,解决和保障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设层面上详细阐述了吉林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过程和主要关键技术。意在为有关教育部门提供可借鉴的建设思路,也为其他教育机构、高校等相关部门构建政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已经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重大。只有认真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欠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种原因,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才能建立健全诚信体系,为这一制度提供完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校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是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随着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进,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信用档案的建立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手续复杂,提供申请材料多,申请时间长,这表明,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