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与我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由原来的被动转为主动.那么如何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此促进我国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原因由于受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的限制,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复习时提问的有效性不强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HL)》一课时,为了解学生已有的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ASA AAS SSS)的掌握情况,先后问:"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哪几种方法?"听了学生流利、圆满的回答,教师满意地开始新课题的学习.这样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落地,问题串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研究发现,问题串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并指向知识的整体性,还要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才能为学生搭好脚手架,促进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现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HL”教学为例,研究如何设计问题串,以提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与落实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直观想象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本节课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复习课的核心,教师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以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全等三角形》一章的重点,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现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思路归纳如下:一、已知两边对应相等  相似文献   

7.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三章第二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就要把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  相似文献   

8.
<正>浙教版《数学》(七下)中"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内容,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清楚",但到解题时,题目看不懂,已知条件不会用,解题无从入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不是太难解答,主要是学生的数学思维中存在着惰性.本文以此内容为例,探索学生中存在思维惰性的表现,以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9.
钟燕媚 《中国教师》2013,(Z1):89-9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数学教学应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参与体验,参与实践,在参与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育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全面优化教学体系和制度并不断进行创新,以此推动教育新课改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教师也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全等三角形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进行正确的辅助和指导,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习惯,使得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和乐趣,主动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的了解,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完善全等三角形解题教学,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基于此,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就结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种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打破了过去师生之间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营造出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提出了对生本课堂的实践反思: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为新知学习牵线搭桥;努力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在全套教科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这一章开始,比较正规的数学证明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数学证明呢?简单地说,数学证明指的是这样的过程:从一定条件出发,以已有的真命题(公理、定义、定理等)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三学段 ( 7~ 9年级 )目标“解决问题”第一条就是 :“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 )明确提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生的“再创造”活动 ,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 ,才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 .这对数学教育真正走进新课程、有效实施可操作性研究并为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问题从何而来 ?引导学生设计出来 !可千百年来 ,中国学生“学答”能力的不断提高 ,却掩盖了让人们震惊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 ,被教成了没有问…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32):11-12
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第6课时《1.3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6)》。金老师紧紧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探索",围绕"探索"前后进行了三次动手操作探索活动。三次活动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活动中掌握了知识。  相似文献   

15.
1 整体分析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的四篇课例,代表着近几年初中新课改的一些成果。从中,我们欣喜地看见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正发生着积极的转变,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在参与、合作。四篇课例的设计者都独具匠心,显示出较强的数学功底和教学艺术,显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6.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而且能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真切体验,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本方法,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初中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一教材人教版p·33习题1.7第2题第2小题是这样的:"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写出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在课堂上练习这道题时,对结论"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否定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学生争得面红耳赤.笔者也看到许多资料上有类似的题目,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一定是"、"不一定是"和"一定不是"的否定方法也感到很迷惑.所以笔者就此从概率角度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各自的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中围绕图形开展“全等三角形”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实际,进行拓展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动讨论中完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整理了该课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关的教学感悟,以与同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中极易出现各种错误。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教师教学生规范书写习惯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现以教材中的部分习题及部分中考题为例,介绍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实际中的应用.一、"边角边"的实际应用例1如图1,一个学生要测量小口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