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术园地     
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晨炼太行情高玉国作刘 恰作v美术  相似文献   

2.
从作评分入手,探讨目前作教学现状,检讨人为地拔高作评分标准的负面影响,主张以平常心态作,作就是作业,就是写话的观点,倡导以此为作评分的基本尺度,发挥作评分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教学是个永恒的主题,教师怕教作、学生怕写作、依旧是作教学难以摆脱的困境,改变现状必须树立作教学新理念;构建作教学新体系;明确各学段作教学重点;实现作教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风光数载,现在也有人对他评头品足了。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争论:话题作、命题作、给材料作,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作为高考作命题形式?前几年说话题作最适合的最为时尚,理由是话题作写作范围广阔,这一点几乎得到所有人的首肯。现在命题作和给材料作重新得宠,而话题作反倒成了戳戳点点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题别开生面.首开全国高考话题作之先河。自此,话题作就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开放性,登上了高考作的大雅之堂。它的出现,突破了高考作中,命题作、看图作、给材料作多年来轮流坐庄的局面.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刚才你去的时候,他在zuò什么?句中zo6应该写为“做”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发现在一些对外汉语教材里,是“做”的地方却出现了“作”。例如:你什么时候儿作作业啊我看了电视就作完作业作练习作了很多中国菜作裤作得不好爸爸让孩子作什么。另外还出现了“作句子”。动词“作”这样的用法不合平习惯,看上去总觉得别扭。所谓“作句子”实不可取,通常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7.
过分囿于对作的表皮认知——作是语学科的事,作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作是着重培养学生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形式,这是由来已久的。随着对《语课程标准》的不断探研、思索、实践,《语课程标准》赋予了作全新的要义和内涵:作教学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应穿透作表层,超越作  相似文献   

8.
尺规作图     
1.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相似文献   

9.
过去中小学作教学存在着诸如以教师为主体、追求作的纯技巧性、缺乏个性和个体感受及考场作等弊病。当前的中小学作教学应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把作的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打破作教学的僵化模式;第二,将作教学寓于素质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作主体意识;第三,在更新作教学观念的前提下,采用新鲜活泼的作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生活作备受青睐。学生喜欢生活作,理由是:其一,生活作写的是真话。其二,生活作不用规定非要写什么内容,它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真实地表现他们的生活。其次,学生讨厌命题作,有的学生讨厌《作大全》一类的作书,作指导课老师读的优秀例会把学生的思维框死。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作命题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格局,有命题作、给材料作、看图作、想象作、话题作等形式,既秉承传统。又发展创新。但话题作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预计这种命题走势在2006年的高考作命题中将会继续体现。话题作得到重视,是因为话题作的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为考生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考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彰显自我。  相似文献   

13.
作教学是语教学中的重头戏。多年来,许多语教育工作曾作出过不懈的尝试和探索,总结出形形色色的作教学法。可时至今目,作教学的现状依然令人担忧——学生害怕、厌倦作,老师怕教、怕批作。作教学依然处于随意、盲目、无序和低效状态。如何走出作教学困境,还作教学一片碧海蓝天呢?结合自己作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笔认为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精选三百篇中学生作,涉及六十个写作话题,覆盖了新世纪以来中考作和高考作的方方面面,预测了今后两三年作中考和作高考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刚才你去的时候,他在zuo什么?”句中的zuo应该写为“做”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发现在一些对外汉语教材里,是“做”的地方却出现了“作”。例如:你什么时候儿作作业啊我看了电视就作完作业作练习作了很多中国菜作裤作得不好爸爸让孩子作什么。另外还出现了“作句子”。动词“作”这样的用法不合乎习惯,看上去总觉得别扭。所谓“作句子”实不可取,通常的说法是“造句”。据查,在几种词典上也不见类似上述的那些搭配。动词“作”的搭配如:作诗、作斗争、作判断、作结论。动词“做”的搭配如、做菜、做裤子、做功课、做作业、做练习。(参见《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1984年版) “作”和“做”也有通用的时候,如“作文章——做文章”,但多数用法有习惯上的区别。吕叔湘先  相似文献   

16.
北朝魏收提出“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南北朝时,作赋须有以下之“才”:作赋须有讽谏之才,作赋须有宏大构思并形成规模效应,作赋须有纪实之才,作赋须有用典与征引之才,作赋须有运用音律之才,作赋须有铺张[扌离]丽之才;作赋还须有诗歌才华。汉时作赋还须有文字学之才,但后世没有推广开来。其实.南北朝作赋须有之“才”,就是指当时赋的基本特质,各个时代赋的基本特质是不大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赵勃元 《高中生》2011,(9):30-31
一、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2011年高考卷中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试题较多。考查不定式作定语的试题较少,主要集中在考查现在分词短语作定语以及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  相似文献   

18.
刘洪亮作高学阳作杨泽平作田晓菲作(责任编辑段守虹)左爱萍作李建新作呼可作王欣伟作牛惠莲摄“感动心情”文艺大比拼获奖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揭示中师生作心理特点,认为激发学生作兴趣是搞好作的关键,并探讨了激发学生作兴趣的方法:选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批改作要多给学生肯定,好评。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因为题材广泛.形式自由,让作发挥的空间较大,所以往往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话题作无须审题。不错,相对于过去的作体式,话题作在审题方面的要求要宽松得多,但这并不等于说话题作可以不要审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