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要对学生满怀期待。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而生动,要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教育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学校教育众多的社会环境因素中,人际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师生关系则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计划,取得预定的教学目标。与中学英语教师相比,高校英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往往较少,仅局限于一到三次的课堂见面机会,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能够认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研究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爱一位教师,也会喜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的教育理念把和谐的师生关系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位置,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校教育、师生关系达到和谐呢?  相似文献   

6.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他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课堂气氛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与学习情感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消极、悲观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对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兴趣,无心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被动地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形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实践,就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郑永明 《考试周刊》2011,(77):216-216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简明的概括,它强调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但没有突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生的情感互动,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为手段来实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带有情绪性。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以理智支配情感,却常常被情感支配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的教育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  相似文献   

9.
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实验都表明,师生间的情感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情绪高涨,学生精神振奋,而不良的的师生关系则会抑制教学活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情,对于教育活动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就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增进师生情感这一议题进行初步探讨或尝试。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关爱每个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工作的最高原则,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也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特别是后进生。由于在学习上的弱势,后进生往往不被别人关注,缺乏自信心,更缺乏优秀学生身上的诸多光环,因而他们更需要教师多一点的“偏爱”。这种爱的力量能使学…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堂又称为“课堂社会”,以人际关系为基本特征,相对其他教学活动,体育课的活动面更广,环境也更轻松,有助于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适于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扮演教师的角色外,还应该扮演学生的朋友角色,把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动态。教师将这种良好的情感联系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有助于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张波 《现代教学》2014,(1):27-27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我们经常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喜欢哪位教师,就会喜欢他任教的学科;反之,则会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唱对台戏,甚至讨厌他任教的学科。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师生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从而更加顺利、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爱与尊重是基石,理解与赏识是关键,教学相长则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保持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3.
1.融洽师生关系,铺垫积极情感。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协同教学活动的保证。教师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感觉,更新观念。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发展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周丽萍 《广西教育》2010,(19):19-20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态度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其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的进程,同时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蒋晟兰 《家教世界》2013,(12):258-259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而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情感态度包括积极和消极的两种态度。积极的师生关系是指热情、积极、自信、坚强和合作精神等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情感态度。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从而喜欢教师的教学,全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形势的教育模式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肯定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往往会迁移到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如果学生根本不喜爱任课教师,那么他对任课教师所教的学科也就不会感兴趣,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情感便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就不可能有积极高效的思维活动,教学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是对不同的声音条件、不同音乐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授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尊师爱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民主、平等、协作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黏合剂,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师生关系融洽就会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形成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一)要用亦师亦友关系沟通情感教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  相似文献   

20.
杨赤萍 《课外阅读》2011,(5):144-145
现代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把素质教育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放在首位,并且越来越注重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师生关系推动下进行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知识、能力等诸因素紧密联接。诸因素中体现出来的不仅只是一种学科知识的信息传递,还包括教师德行的感染,师生情感交流的互动,以及师生为达成教学目标的共鸣。因此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有教育家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民族山区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在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有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