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仍然蕴含着极大的价值和功能。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挑战和冲击,其发展的出路除了以国家的名义进行保护和发展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处理好机遇把握与继承保护和发展创新、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致性、民族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等关系问题,并构建文化自觉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非理性消费、"躺平"等青年亚文化"热"现象相继泛起,对这一"热"现象进行冷思考可以洞见:当代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情感淡漠、劳动精神淡薄、劳动价值观偏误等症候.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劳动文化的价值无适与知性断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劳动本源价值的僭越,极易引致青年劳动价值观主体性的离场,使当代...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人们思想中还存在着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担心在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冲击太大,甚至使传统文化急剧消失,有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太深,诸多消极因素对现代化的适应能力差,西部大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调适与变迁势在必行,不可避免,它要求能历史,辨证,客观地认识传统文化,有强烈的开放意识,能正确理解政治变革,经济的改革和文化的变迁之间的一体互动关系,有“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以“孝”为基础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遭遇来自经济、文化、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的冲击而面临解体,中国现阶段养老方式面临多种挑战。通过对当代中国养老方式演变的分析,探讨适合未来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建立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应该重视教化的作用,将敬老养老理论转化为大众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后现代思潮等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如何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并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体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变迁的加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强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起来,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与无序,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不可否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代某些青年道德人格的沦丧.这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在21世纪所面临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佤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及外来文化对佤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构建新的文化体系,让各种新的文化元素与佤族传统文化之间相互协调、融合,使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中,形成稳定和良性循环的态势,是佤族固守民族文化阵地、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蔡英谦  蔡殊 《考试周刊》2010,(19):31-3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然而文化影响力却在减弱。面对西方文化思潮的重重冲击.我国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如何增强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青年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并提出当代中国青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西学院学报》2017,(3):93-99
随着拉祜族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拉祜族传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变迁势在必行。火塘文化是拉祜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变迁被视作一面镜子,影射出澜沧地区的拉祜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本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为适应生态与社会环境所作出的文化调适与变革。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 ,如何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矛盾 ,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此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原则 ,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中国从根本上转换了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变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并引起了社会最深层的变化,即传统文化模式的失范。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入中国文化视野后,引起了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精神冲突,当代中国文化选择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成为了现在蕴含着智慧与精神的所在。而古诗文是其最有魅力的精髓所在。但是随着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当代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教师们不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青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也不能落后。因此本文就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浅谈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影视网络的背景下,我国的本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受到了空前的冲击和影响。这一冲击不仅使当代青年在传统伦理道德面前无法抉择,同时也关涉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面对挑战的相应对策研究也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囊绍”、“囊冒”、对歌、宗教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喜爱唱歌等习俗都是布依族情歌生长的民俗文化土壤。布依族居处的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对布依族情歌的演唱方式、风格及形式特点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特殊的文化生态使汉族地区旱已消失的情歌在布依族地区流行,并打上了布依族传统情歌的烙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族地区情歌生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当务之急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力度,帮助青年一代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道德观,使布依族青年男女之间自由交往的传统习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精密的甄别。从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确实存在着可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借鉴的积极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二者加以甄别,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大力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汉语汉字与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但它们也在努力实现自身的革新与进步,力图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国梦是现代化的目标与理想,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的建设与重塑,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推动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并积极实现现代化的革新,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西北地区回族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经济活动、宗教活动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较显著变迁;这种传统文化的变迁实为更高层次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繁荣与永续的必然性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不断显现出了其走向现代化的潜质与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髓特质就是其走向现代化的内在活力,而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冲击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与决策张锐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一些不稳定是正常的,甚至是难以避免的。因为,现代化进程无论在什么背景下发生,都必然要触动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影响分配关系和权力关系。同时,也必然要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某些传统观念。问题在于,如何把由此而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学自清末以来的百年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模仿日、德、美、法和苏联大学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国大学百年现代化进程虽以西方模式为显性主导,但却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隐性运作的,模式频繁转换的背后恰恰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选择怎样一种大学模式来整合西方学术文化的问题。这一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软实力的打造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