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质量管理营销项的评价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新出图 [1 997]79号 ) (以下简称《规定》) ,将图书质量管理分为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印装质量等不同管理环节 ,在《规定》的第二章第三条更明确指出 :“为了便于管理 ,本规定将有连带关系的选题和内容 ,合并为内容项 ;将编辑加工和校对 ,合并为编校项。”《规定》还具体规定了内容项和编校项质量管理的分级和标准 (在附则中附有《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图书质检国家标准” ,这一标准为各出版社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进行图书质量监控提供了科学依…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原新闻出版署 )制定实施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算方法作了具体规定 ,它是所有出版社共同遵循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的计错依据。有些图书出版单位或图书评奖组织鉴于严格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导致大批量的图书编校质量不合格 ,便自行放宽质量分级标准或自行制订计错方法。无疑 ,这种做法有碍于图书编校质量检查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不利于图书编校质量的提高。但可以讨论的问题是 ,根据图书印前审读和成品检查的不同特点 ,在执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时如何适度把握计错标准的宽严…  相似文献   

3.
编校质疑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编校质疑,是指图书责任编辑(以下简称责编)、审稿者、校对人员和质检人员就书稿中的某些疑似错误或疏漏的内容提出疑问,提交作者和责编甄别、确认并解决的过程。显性错误易改,隐性差错难辨。出版社建立健全编校质疑机制,将有效地促进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中贯彻《量和单位》与使用规范名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第二条规定:“自然科学名词正误的判别,以1990年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以下简称《公布名词》)为依据。量和单位正误的判别,以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102—1993)为依据。”根据以上规定,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在《量和单位》中的一些量的名称,与《公布名词》中作为科技名词时名称不同。本文以几个常用词为通过表1可以看到,《量和单位》中的两个量“[动力]粘度”…  相似文献   

5.
看到新闻出版署公布直属出版社第三次图书质量检查的结果,着实吃了一惊。据报道,抽查16家出版社的32种图书,其中编校质量不合格品达69%(什么叫不合格品,1992年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的第五条有说明:“一般性差错以万字计算差错率”,“有六处以上(包括六处)严重文字错误,或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的,为不合格品”)。 大家知道,新闻出版署的直属出版社包括了一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向以出版态度严肃著称的出版社。如今这一类出版社的编校质量尚且如此,那末,有些不知“三审制”为何物,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图书出版质量,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修订、颁布了新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再度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图书质量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编校质量,编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编校差错的多少;编校差错的多少一取决于编辑的加工质量,二取决于校对的校对质量。众所共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以及延  相似文献   

7.
新《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和印制四个方面。根据图书的成书过程和图书作为一个物体的形态,我们不妨将图书质量的四个方面分为两个部分: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内容和编校属于内在质量,是图书的内涵,是图书的隐形的潜在的东西;设计和印制基本属于外在质量,是内容的载体,是图书的有形的显在的东西。图书质量的把握和提高必须从内在、外在质量两方面着手,科技图书作为传承科学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更应如此。内在质量的把握和提高新《规定》比1997年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增加了对出版内容…  相似文献   

8.
《编校园地》是由《编辑实务》、《编辑人语》、《校对工作》合并而成的。 编校质量决定着图书的质量。出版工作要向优质高效转移,提高编校队伍素质和提高编校工作质量是个关键。本专栏的任务,就是帮助编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 《编校园地》的主人,是广大编辑和校对,我们热切地期待大家都来耕耘这块沃土。 《编校园地》需要如下稿件:(1)编辑学、校对学论文;(2)编辑经验谈(包括选题设计、组稿、审读、加工及图书的评论宣传等);(3)校对工作经验谈(包括校对操作、校对管理、外校管理等);(4)优秀的审读报告书和校对报告书;(5)编校人员自身修养经验谈;(6)对具体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随稿附原书刊或原书刊有差借处的复印件)。 希望缩小题目,写短文章,言之有物,切勿泛泛而谈。  相似文献   

9.
李芳 《出版参考》2015,(4):57-58
2002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5年3月1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开始执行,明确了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并细化为图书的前期保障机制、中期保障机制和后期保障机制,在每一阶段,都有关于图书质量保障的具体要求.可见,国家对图书的编校质量非常重视,出版社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应构建完善的图书编校质量保障体系,将精品战略落到实处.如何提高教育理论图书的编校质量,笔者认为应严把选题关、编校关和质量关.  相似文献   

10.
邓卫 《今传媒》2011,(11):126-127
笔者根据编辑根据工作实践,结合《量和单位》(GB 3100~3102—93)、《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归纳总结科技书刊中常见的量和单位使用错误,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邓卫 《今传媒》2011,(9):111-112
根据编辑工作中的积累,结合《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及工作实践,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归纳总结出版物中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的常见用法错误,并举例说明,供编辑、校对同行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部佳作的遗憾──《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编校差错百出周祥森图书质量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编校工作是图书出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编校质量的优与劣直接影响到图书的质量。近日笔者收到友人寄赠的新著《纷然杂陈的美国社会—一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①(以下简...  相似文献   

13.
1998年9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根据校对工作实践并针对图书编校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编写了《关于校对工作的两个建议》,即《关于加强校对工作实施〈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和《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虽然《两个建议》主要是针对校对工...  相似文献   

14.
我一生从事图书编辑工作,曾读过不少有关编辑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书。近日,读了《图书报刊质量问题面面观——常见编校差错例析》(以下简称《质量问题面面观》)一书之后,深感受益良多,并由此联想到当前出版界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新春伊始,在新闻出版阵地上,吹响了向出版物质量差错宣战的号角。针对当前出版物存在的一些令人关注的质量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将2007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出版物质量管理年”。1月29日,人民出版社等国内36家有代表性和重要影响的出版单位向全国编辑工作者发出了《确保编辑产品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的倡议…  相似文献   

15.
图书印制(印刷装订)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一部分,是实施图书精品战略和落实《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那么,出版社如何提高图书的印制质量呢? 一、高度重视印制质量 新闻出版署1997年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把图书的质量分为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装订四个方面。相对而言,提高图书内容、编校、装帧设计质量已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李芳 《出版参考》2015,(Z1):57-58
国家历来对图书编校质量非常重视,《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的出台,均是有关图书质量保障的具体要求。教育理论图书如何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编校质量体系,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2002年,国务院颁布《出版管理条例》;2004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5年3月1日《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开始执行,明确了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并细化为图书的前期保障机制、中期保障机制和后期保障机  相似文献   

17.
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语言文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者要具备语言文字优势”这个命题原本是《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编校人员在语言文字方面应当具有相对优势。我认为他的这个提法尤其适用于校对工作者。首先,这是校对工作的性质对校对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校对是以猎错为手段、以灭错为目的的工作,其任务就是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实现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保证图书的内在质量。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对382种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用字错误占31%,词语错误占15%,表达错误占19%,标点错误占23%,上述四类错误在差错总数中共占88%,其他差错仅占12%。这…  相似文献   

18.
求疵     
“求疵”,顾名思义,挑毛病也。现在,“无错不成书”已成为公害,消灭差错的根本办法是提高编校质量。本栏不对图书本身作出评价,专挑书中的错别字、病句、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目的在于引起编校人员的警惕。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指错。  相似文献   

19.
二、关于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管理办法 1.背景、目的、总则 1992年新闻出版署颁发了《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国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关于书刊质量管理的第一个专门《规定》和《办法》。它是我国出版印刷业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在质量管理方面必须遵循的重要规章,也是适应和推进我国书刊出版印刷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秦蓁 《今传媒》2006,(3):49
今年春节晚会电视上打出的字幕出了不少错误。报道说,春晚被《咬文嚼字》“咬”出了28处错字,平均每10分钟出现1次差错。春晚的导演甲丁对28处差错作出回应,表示很惭愧(见《新华日报》2月7日D3版)。特别令人可笑的一处差错,是把南非共和国的城市“开普敦”当成一个国家。这是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