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琨 《传媒》2018,(1):37-39
大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我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表现.国产剧的海外输出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占据着重要地位,已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策略.中国电视剧从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在树立中国形象、推广中国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比欧美、日韩的电视剧,我国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我国海外传播的电视剧当中,历史剧作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剧作题材,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观众领略了中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时代变迁,如《三国演义》《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铁齿铜牙纪晓岚》《雍正王朝》《三国》等,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2.
孙铭欣 《编辑之友》2018,(3):62-65,107
作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电视剧最多的国家,我国电视剧在海外传播方面面临层层障碍.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内容银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电视剧交易平台,以此来推动电视剧产品货币化和价值增值,借助新媒体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电视剧产品海外传播提供一种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鄢海云 《今传媒》2016,(1):126-12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跨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频繁,美剧正是在这个时候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国.本文主要是在研究美剧的跨国传播成功的基础上,为我国国产电视剧跨国传播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侧重于研究美剧传播的现状及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为我国国产电视剧的跨国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历史上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检验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其合理性不言而喻.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如果不能随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好的传播,其价值在今天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媒体”是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的,它以网络数字技术、信息、科技传播等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启发我们要重视新媒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甄嬛传》作为我国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实现了跨地区跨国家传播,不仅是其自身的成功,更是其创作团队和播出方相互携手,运用传播策略的成功。在媒介融合时代,《甄嬛传》很好地整合了各类媒体的优势作用,台网联动,尤其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随意性等特点,将电视剧相关信息传递给观众,实现了电视剧的高效传播,展现出多媒体、多渠道、多方式的传播特点,从而为我国电视剧产业制定传播策略树立了典范,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是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为典籍对外传播创造了全新的机遇,本文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典籍传播的现状,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策略,以寻求最佳传播方案、达到最佳对外传播效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的形式得到了优化提升,全媒体、自媒体等新的媒体形式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影片一直在坚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下进行不断的创新,无论是影片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得到了民族化的发展。在新媒体社会下,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促进国产动画影片的良性发展是当下企业和文化产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我国国产动画影片的市场和新媒体环境下提升传播效果的路径进行有效的探索和研究,以期促进动画影片这一传统产业的价值提升,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周宇 《今传媒》2012,(3):72-74
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发展,明确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在数字化胚胎中孵化并在媒体融合及三网融合浪潮中诞生的新媒体"安徽网络电视台"如何借力国家政策引导,在自身成长中通过完善品牌传播建设,打造视频门户特色品牌,树立新媒体文化品牌成为数字文化品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借文化发展之势为背景,以安徽网络电视台为例,紧扣网络电视新媒体文化品牌传播的主题,通过阐述品牌传播的原因,品牌传播的过程以及品牌传播的管理,为推动新媒体文化品牌健康和谐的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曹海涛 《今传媒》2016,(2):18-19
孝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当今时代日渐式微,存在认知困境、实践困境与传承困境.新媒体由于其丰富生动性、虚实转化性和拓展创新性,在孝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优势,因此,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传播与宣传教育能够破解三大困境、实现孝文化在新的传播时代的嬗变,并且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做出解读,通过剖析乡村文化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语境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立传播主体文化自觉意识、拓展乡村文化新媒体传播维度及建设文化传播协同体系等对策,为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传承探寻新的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产电视剧是输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海外传播主要集中于东南亚,鲜见于欧美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巨大的文化差异所决定。本文将结合语境与意义的关系以及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方面对我国电视剧在美国市场的传播阻力进行分析,并思考如何降低这种阻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美版《甄嬛传》作为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我国电视剧"走出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试图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文化维度理论,从语境、剧情、主题等方面分析美版《甄嬛传》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总结出我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在社会中的传播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对短视频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催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媒体平台,对于短视频传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更好地在新媒体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短视频应勇于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充分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结合短视频传播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不断优化短视频的传播结构,才能更好地提高短视频的传播水平,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短视频作品,从而推动短视频的长远发展。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传播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短视频传播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探究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应用启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手机媒体、互联网、数字媒体的发展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大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以山西这一特定区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总和为核心的三晋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对三晋文化传播的策略:增加三晋文化传播的形式,以博客、播客、BBS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为多种形式,实现全媒体空间的立体式、交互式、开放式传播;增强三晋文化传播的趣味性,以互联网环境为传播机制,要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在网站制作、程序创作的过程中,增强观赏性、审美性与趣味性;同时增强三晋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在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是主要的受众群体,接受对象发生改变后,要有效针对青年群体进行自媒体方式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石佳 《采.写.编》2021,(4):188-189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中国首个展示故宫珍贵历史文物修护工作以及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的新媒体纪录片。本文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运用经典传播学理论,从我国纪录片的新发展、《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推陈出新、新媒体纪录片的问题和时代启示等几个方面,分析正面临着新媒体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国产纪录片,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这正是本文将要研究的课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纪录片如何在新媒体传播时代突破重围,收获良好口碑和爆炸式增长的点击量,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并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一些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彭佳 《东南传播》2015,(8):46-48
川剧,作为四川文化和四川旅游产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值得人们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川剧,既是川剧运用新媒体优势的传播,也是川剧的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丰富川剧,从真正意义上贯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思想,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川剧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在了解新媒体涵义、川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内容为王"的数字化再生产、"碎片化"的网络传播、"个性化"的应用型传播、多媒联动四个方面分析,为新媒体时代下川剧如何更好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推动川剧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萍 《采.写.编》2016,(1):215-216
新媒体时代给媒体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新闻传播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创新传播模式成为我国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笔者多年从业经验,首先解读了新媒体内涵,而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最后研究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以期我国新闻媒体在传播模式方面取得突破,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打破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界限,日本电视剧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由官方和非官方行为共同组成。在线视频网站通过资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输送正版影视资源,非官方行为则包括字幕组和个人通过翻译日剧、撰写剧评的方式进行传播。本文以日剧《四重奏》为例,从传播主体、渠道、受众三方面探析互联网时代日剧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并基于日剧网络传播的研究,提出实现日剧传播正版化、加大我国国产剧文化输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是文化强国的价值资源,更是新媒体时代文化传媒产业发挥媒体作用的重要着力点.作为拥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文明古国,我国师德思想形成之早、内涵之丰富、体系之完备,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应当从我国传统师德思想中汲取思想精髓;而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变革,赋予了当代师德传播新的要求.我国当代师德传播在继承优秀师德传统的基础上,要迎合时代要求,实现超越发展与传播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领域高速发展,在信息储备量与传播速度层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是发扬与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全新路径,而我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存有一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应当控制传统文化在如今新时代中的传播。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希望为我们国家有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