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3月8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公布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共48件(组)档案文献入围,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以整体文献群的形式入选. 2003年,"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手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8日,我国第一批4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审定,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对于档案文献的管理正迈向新的阶段.在公布登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48件(组)档案文献中,我省申报的《1915年云南护国首义档案文献》、《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古籍》等3件档案文献榜上有名.3件珍贵文献除《纳西族东巴古籍》外,其余两件均为云南省档案馆珍贵馆藏.  相似文献   

3.
该文献共20000余卷,保存在丽江东巴文件研究所。东巴古籍是纳西族原始宗教祭司即东巴使用的宗教典籍,有近一千种古籍,它们分别应用于东巴教各种仪式。东巴教是自发地产生于纳西族先民原始社会阶段,并流传至今的原始宗教。根据东巴教仪式类别,东巴古籍可相应分作:a.祈福类。b.禳灾类。c.丧葬类。d.占卜类。e.其他(相关杂书)。记写古籍的东巴文为图画象形文字,字型结构比甲骨文原始,有两千多个字符,其源甚古,从文字发展形态看是处于早期的古文字。纳西族的东巴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东巴古籍用纳西族东巴自制土纸做成,纸质坚…  相似文献   

4.
《湖北档案》2006,(3):F0003-F0003
该献共20000余卷,保存在丽江东巴件研究所。东巴古籍是纳西族原始宗教祭司即东巴使用的宗教典籍,有近一千种古籍,它们分别应用于东巴教各种仪式。东巴教是自发地产生于纳西族先民原始社会阶段,并流传至今的原始宗教。根据东巴教仪式类别,东巴古籍可相应分作:a、祈福类。b、禳灾类。c、丧葬类。  相似文献   

5.
博大精深的东巴文化,包括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自沙壁画和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灿烂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它起源于纳西族的原始社会,以广博浩瀚的内容,形成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了纳西族远古社会的灿烂文明,东巴文化的主要内涵,是用纳西族的古文字记载的。大部分的东巴古籍就是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也有少量的书籍是完全用这种文字书写的。东巴文化更令人赞叹和注目的是:这些上万册的古籍,是东巴教的祭司用来在宗教祭祀仪仪式上读或唱诵的,但它却是纳西族漫长的社会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的积淀.是纳西族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的集纳,被称之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为丽江这一国际旅游胜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丽江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文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文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文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文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文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文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人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献遗产。本文以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纳西族东巴文献遗产为例,来探讨云南省少数民族文献遗产保护模式的构建方式、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古籍保护工作中。民族古籍文献是重点之一。文章就如何保护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提出了科学完善的管理服务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闭幕的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纳西族东巴古籍(收藏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相似文献   

10.
和璇 《兰台世界》2007,(1S):15-16
东巴档案是我国西南的纳西族从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采撷的各样的片段,它积淀了博大精深的纳西民族化。东巴档案是“中国档案献遗产工程”48件之一.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又入选由联合国教科组织1992年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档案除了为人们熟知的东巴经书古籍之外,还有各种画卷、石刻等。化产业是旅游业的灵魂,丽江紧抓大地震以后恢复重建以及1997年申报世界化遗产成功的机遇,制造了旅游业一个突飞猛进、享誉全球的神话,化产业自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巴档案积淀的东巴化以积极姿态活跃于旅游市场。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内容与版本的唯一性等特点,其价值是可以扩大和发展的。东巴档案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加上旅游热潮对化底蕴的呼唤,其价值扩展更是得到催化,呈必然之态。本拟从东巴档案在旅游热潮中的价值扩展入手,找到平衡点,以期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优化扩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丽江地区现存东巴文献遗产对于研究纳西族历史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保管在各个部门的东巴文献面临着种种困境。本文探讨了东巴文献保管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东巴文献遗产的永久保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文研究纳西族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档案文献与古籍、文物的关系,从多视角探讨东巴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的保护抢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纳西族濒危东巴古籍文献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少禹  刘琳 《兰台世界》2015,(7):113-114
文章首先介绍纳西族东巴古籍的基本状况,然后分析濒危古籍征集保护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8月2 8日至30日,在波兰格但斯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评审会)上,由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申报的东巴古籍文献,被评选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通过这次评审会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档案有2 3项,东巴古籍文献是此次中国唯  相似文献   

15.
所谓明代徽州经济类档案,特指《明代徽州土地产权变动和管理文书》,是安徽省档案馆1962年从安徽南部的徽州地区发现并收藏的一组土地经济文书。2002年3月,这组文书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申报名录。这组文书的发现、收藏,有一段曲折的历史过程,其价值也已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历史上,徽州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和教育发达,向有“文献之邦”、“文物之海”的美誉。从清末民初开始,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书商就纷纷到徽州收购古籍。解放初期,屯溪作为古籍集散地,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古籍市场。1…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丽江这个美丽得令人炫目的山城,两位老人住在一个小小的研究所里,从事着将其本民族用象形文字记载的宗教古籍翻译成汉语的工作。除他们之外,能完全破译这种古老文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两位老人是纳西族遗世独存的东巴即祭师。纳西族世代居住在位处中国西南的丽江及其周围山区,有自己的泛灵论的宗教信仰和文字,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两位老人正在将尚存于世的古籍整理成书,以免其失传。一些研究者认为。迟至十九世纪晚期,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东巴尚有至少一  相似文献   

17.
方今之世,与国际接轨已成"普世",举国上下,莫不热衷。清夜扪思,咱们档案系统有多少项目可供"接轨"?掐指算来,似乎还不少。比如档案的法制建设,再比如档案的开放利用,再再比如档案的绿色保护,噫吁兮,果然多乎哉。但其中关系最为密切、衔接最为契合的,老姜以为,莫过于申报世界档案文献遗产这一项。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倡议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这是一项旨在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保管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截止2005年,全世界已有43个国家的47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三项,分别是"东巴古籍档案"、中国音乐研究院的"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和中国第一历  相似文献   

18.
东巴古籍是纳西族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卷帙浩繁,内涵丰富。出版100卷的四对照本 《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无疑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件大好事。当今世界传统文化备受近现代文化冲击,东巴文化当然在所难免。好在东巴文化本身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传统也并不都与现代化枘凿不  相似文献   

19.
继《纳西东巴古籍》等 48件 (组 )珍贵档案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后 ,又有《永乐大典》等 35件 (组 )珍贵档案通过专家审定 ,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除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类书《永乐大典》 ,还有迄今为止世人所能见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以中国传统绘图方式绘制的世界疆域图《大明混一图》和民间音乐家阿炳亲自演奏的 6首经典乐曲原始录音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添丁  相似文献   

20.
李敏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135-138
以学者们编撰的纳西族东巴经书目著作为基础,把书目的发展过程分为滥觞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提出书目应兼收文字经和口诵经、经书类别编排依东巴教作法仪式为主、著录项目全面详细有特色,实现以书目来总结经书研究成果,由书目来了解东巴经研究的基本格局与发展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