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桐 《新闻传播》2021,(7):83-84,87
随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也被赋予了精神文化的内涵。而武汉地铁广告对于城市形象塑造方面有所欠缺,未能将城市形象准确宣传。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地铁广告对于城市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从地铁广告的内容、受众、利用率和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亚兰 《今传媒》2022,30(2):128-132
近年来,VR技术凭借超真实的虚拟体验成为各行各业积极探索的领域之一,VR医疗、VR旅游、VR广告等成为热门行业。尤其是VR技术与广告的结合,突破了传统广告单向传递信息、无法与消费者有效互动等问题,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与互动体验使得VR广告备受青睐。而地铁广告拥有庞大的乘客流与广告投放空间,VR技术与地铁广告的结合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本文从VR技术与地铁广告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农夫山泉鼠年生肖瓶、雪花·马尔斯绿地铁传播、"我的未来生态家"VR体验区三个案例,分享VR广告的特征与优势,总结归纳出适用于地铁广告的创新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肖灿  王芝韵 《今传媒》2016,(3):66-67
目前,体验式广告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国的地铁中.在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中,人们时常能看到体验式广告的身影.它凭借广告载体多样,传播价值较高;文化价值突出,贴近民众生活;以及具有较好的消费引导功能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商家和广告代理公司的青睐.但也遇到了品牌层次分散杂糅、泛化传播效果不佳、创意互动仍显不足等瓶颈.建议品牌广告进行系列化投放、泛化传播与精准传播相结合、适时准确的通感刺激,真正让南京地铁体验式广告成为其它城市学习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下交通日益发达,地铁在充当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充当了交流的工具。商业文化也随之蔓延至地下,地铁广告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本文对西安地铁广告传播现状进行调研,了解了西安地铁广告的发展现状,针对西安地铁广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地铁广告要想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快速发展,必须精准定位,整合各类传播媒介;创新传播方式,以城市文化内涵作为创意着力点,强化广告的创新性与地域性,同时创新营销方式才能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间经营激烈,帮助企业构建统一独特企业形象的CI理论,在指导城市形象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发挥着作用。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地铁作为传输工具和传播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CI理论,将地铁广告传播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分成理念识别广告、视觉识别广告、行为识别广告三个方面。总结地铁广告传播中存在理念不清,缺乏创意,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并提出重视调查,优化创意,加强管理的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广告传播及事件营销的概念入手,阐述事件营销对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提出广告传播中运用事件营销的四大策略:公益活动,企业品牌、产品特性与营销事件之间的连接点,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和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制造"系列广告解读国家广告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国家广告营销的价值构建与商业逻辑、国家广告营销的策略反思与观照为论述主线,深入剖析了当前国家广告营销的意义和误区,进而从传播价值链规划、政策推动、广告创意他国本土化、新媒体整合传播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广告营销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严飞  谭穗枫 《编辑学报》2014,26(5):412-414
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开始向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传播内容的新传播形态转变,与此同时,科技期刊广告营销模式也开始向更科学的、反应更及时的全媒体营销转变。全媒体模式下,科技期刊要做好广告的整合营销,纸质期刊广告应改变原有的编排模式,增加广告注意力;期刊网站广告应做好广告的精确定位,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来评估广告的价值和效果;手机期刊受网络速度和存储容量的限制应采用新的广告模式如软文广告,以提升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9.
现在,单价贵单向度传播的广播传统硬广告形式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将广告植入节目内容较容易被受众接受,也符合广播传播规律,所以有必要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加入广告营销团队,使广告元素自然出现在节目内容、节目线下的活动、节目与听众的社交互动等环节,从而放大广告的效益,以此实现广播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而数字广告又是品牌国际传播的关键抓手。数字广告既有助于驱动中国品牌价值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建构品牌形象,也有利于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传播好中国品牌声音。但当前中国品牌国际传播在数字广告数量质量、对海外市场和用户的适应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既需在实践中优化政策供给,强化使命意识,又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以数字广告为切入点,助力中国品牌国际传播,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地铁、公交广告只是静态的广告,而闪播致力于打造的是一种新型的互动整合营销模式,可以直接触发用户的购买行为,而且广告形式也会多种多样。11月16日,百灵时代传媒集团正式宣布推出全新的户外移动专属WIFI+3G移动传媒——闪播网,该平台是由百灵时代整合旗下地铁、公交、影院等户外媒体平台,并联手爱立信多媒体、中国联通等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2.
地铁报是报媒适应城市化过程中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产物,凭借其独有的发行渠道和盈利模式成为报业开拓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文分别选取国内和英国有代表性的地铁报《羊城地铁报》和《地铁报(metro)》,从视觉传播的实践出发,通过这两大地铁报在头版视觉元素、内版的视觉设计和广告的视觉设计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提出国内地铁报未来的视觉传播改进方向,以提升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田益  谢永龙 《出版广角》2016,(19):77-79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户外广告中的广泛应用,户外新媒体广告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从写字楼、地铁、公交的液晶电视,到机场、医院的LED显示屏,户外新媒体广告无处不在.文章总结了户外新媒体广告的含义和特点,并结合户外新媒体广告发展现状,从互动体验、场景生活化、数字技术等方面分析户外新媒体广告的创意与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邓天一 《中国广播》2016,(10):20-22
互联网的发展对很多传统媒体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广播广告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广播广告应该如何顺应时代,调整营销模式,找到广播广告新的发展创收点。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广播线上线下结合、线下品牌活动等都是新媒体和广播结合的产物。随着传播模式的不断发展,广播人应利用网络新媒体,使自己的优势扩大化,并借力传播,打造新的广播广告传播形式,这也是广播广告生存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号的不佳状况使得无线网络接入北京地铁的呼声越来越高,无线网络的车厢覆盖将为北京地铁媒体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更新地铁广告的现有模式。无线网络,在便于居民出行生活的同时让传播更加精准,强化广告传播效果让广告商家满意,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16.
人际传播在广告传播效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翔 《新闻世界》2009,(11):179-180
当今社会媒介高度发达,信息数量已大大超过了人们可接受的限度,大众传播中广告传播效果变得越来越微弱,人际传播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其缺点。本文通过对人际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分析,探讨了七种在广告传播过程中运用人际传播的方法,以提高广告的到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婷 《传媒》2017,(21)
微电影广告营销有其独特价值.它既能实现广告的品牌传播,从广告内容、情感诉求和流行倡导等方面建构品牌形象,又能从社交互动、维系品牌忠诚和商业逻辑等方面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围绕着"诉求"与"转换"两大理念展开微电影广告营销,可以有效打通用户和品牌之间的互动渠道,为微电影广告营销创造独特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铭珊 《东南传播》2016,(5):146-147
在崭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环境呈现多样性,其营销策略也随之调整和变化,本文将以"互联网+"思维去探索广告的传播新形态。从广告传播的基本要素出发,探讨面对新媒体环境,广告传播趋势呈现的特征。随着营销本质的突破升级,广告传播模式将回归沟通;由于受众的细分,需要广告进行精准的定向提供时刻的消费;最后增强多屏接触、提升互动体验感,才能实现将受众转化为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自2011年OPPO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OPPO Find量身打造的微电影广告《Find Me》问世以来,OPPO的微电影广告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微电影广告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微电影广告蓬勃发展之际,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提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以求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20.
赵源 《报刊之友》2014,(10):73-75
自2011年OPPO为其第一款智能手机OPPO Find量身打造的微电影广告《Find Me》问世以来,OPPO的微电影广告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媒体时代下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微电影广告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微电影广告蓬勃发展之际,本文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总结,提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策略,以求提高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