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琪 《新闻前哨》2020,(4):15-16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的严峻爆发,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由于信息不对称、思想观念、认知模式以及意识不够等原因,形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防控疫情的差异化,需要年轻人对父母及时进行信息反哺,进一步加强对长辈们的防控措施普及,来纠正长辈们的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2.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和信息反哺的时代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孙黎  方庆 《青年记者》2017,(20):31-32
“文化反哺”的内涵 “文化反哺……它是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①青少年文化技术的反向输入带来了新媒介时代不一样的媒介图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知识的更新日益频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青少年因其对技术的天生亲近性而更能适应当下时代的变化,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宠儿,因而在运用各种媒体工具上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的价值观、思考方法和认知行为方式也带有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内外的80后90后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行为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试图在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年轻一代在网络传播方面可以从国外年轻一代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很快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的是年轻一代人;年长的人中,相当多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而制定虚拟社会管理政策和实施的人大都是年长的一代。年长的一代太容易按照惯性思维来决定治理技术。鉴于这种情形,提出一些关于虚拟社会管理的基本理念来加以讨论,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接入和新媒体的发展,使原本稳固的社会结构产生了裂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家庭里数字化移民和数字化土著之间的代际鸿沟。笔者以代际关系的演变为着手点,从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研究了代际鸿沟的具体体现,得知文化反哺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代际鸿沟,因此子代要积极做数字化移民们在互联网的这片新的土地上的引导者,以促进亲子关系,共享信息传播,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L村为田野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等方法,探讨社交媒体在乡村夫妻亲密关系变革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乡村社会中传统婚姻观念和现代婚姻观念并存,这使得社交媒体对不同年龄的夫妻亲密关系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总体来看,社交媒体消解了年长一代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也重构了年轻一代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在传统婚姻观念的支配下,相较于年轻一代,年长一代更倾向于在怀疑和猜忌中勉强维持着夫妻关系。研究发现,社交媒体进入L村后,消解、重构了亲密关系,造成亲密关系的泛化和伪亲密关系的增多。在乡土社会中,建立在熟人基础上的亲密关系的非正常扩散,使得村内离婚率或家庭重组率大幅度跃升,村民间人际关系被重塑,乡村家庭的和谐生态被打破。  相似文献   

8.
代际传播内含于人际传播之中,是指具有代际关系的相邻两代或几代人之间的传播,而父母与未成年子女间的代际互动,则是博物馆场景中的"主要代言人"。本文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式走进博物馆,从博物馆参观者的个体特征入手,进而探索观者走进博物馆的需要和诉求,以传播学视角探究博物馆场景中出现代际传播障碍的原因,分析更高效完成代际传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大量碎片化信息充斥大大小小的屏幕,如何让用户获取有文化价值的信息,如何让年轻一代在瞬息即逝的信息海洋中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已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网络文学要有文化坚守 近年来,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在海外传播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通过IP这一文化产业模式讲述中国故事,让业界找到了一条借助网络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社会效应,优质IP所发挥的能量都是以前单向运作无法企及的,网络小说与影视剧、游戏和动漫的互动形成了互联网时代全新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杂志编辑问我,作为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你感觉互联网对中国的对外传播起到了哪些作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检视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不同于大众媒体的“广播”传播模式,由于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网络上的信息是零散、多元和破碎的。尽管网络上的信息远远多于传统媒体,但单个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持久性要远远弱于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11.
褚建勋  贾煜 《今传媒》2013,(4):19-2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媒体影响力的增强,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基于现代科学传播理念,探索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模式势在必行.由于互联网自身的技术、信息组织机制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因此,运用互联网的自组织特征,构建一种自组织科学传播模式,对于激发优质科学传播内容创作、推动现代科技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出现信息内容安全不牢、权责治理边界模糊、用户数据隐私泄露等方面的问题。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要进一步剖析信息传播治理问题的内在逻辑,探索适合智能媒体时代的治理路径,最终推进互联网平台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谢丽娜 《新闻窗》2013,(2):49-49
一、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劣势凸显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量受到限制。与互联网信息传播相比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传播量很受时间的限制,互联网信息传播媒介可以打破时间限制从而实现信息的海量传播,使公众获取信息的内容和范围得以扩大。  相似文献   

14.
时代发展催生技术进步,技术运用带动时代升级.在技术与时代相互促进、彼此助力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信息传播先后经历口头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广播电视传播时代.今天,早已进入互联网传播时代的人们正在探寻着走向以互联网终端为媒介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在这种背景之下,社交媒体逐渐吸纳传统的新闻媒体的功能,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着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进而决定着社交媒体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5.
Web2.0时代的公众媒介素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邹军 《新闻知识》2006,(4):12-14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永无止境的传播需要,媒介总是顺应着科技发展的潮流与人类社会同步演进。伴随媒介演变的脚步,人类对于媒介的了解和运用媒介的能力也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之中,媒介素养因此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传统媒体主导着人类信息传播活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飞速发展,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以其独特的媒介潜质全面介入传播领域,互联网也被冠以“第四…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传播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与传播平台。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与地域限制,在传播模式方面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在网络及移动传媒空前活跃的大背景下,公共事件传播也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使得传播渠道更加广阔、传播速度更加迅速、传播方式更加便捷。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的新特点,公共事件传播呈现出明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电视广播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互联网环境长大的年轻一代使用多平台、多终端观看视频,习惯社交网络,热爱分享,而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正在呈现老龄化趋势,40岁以上的观众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已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第一媒体,也不再是广告之王。统计数据显示,57%的观众不再收看电视首播。在2013年,美国互联网广告收益首次超  相似文献   

18.
浅析视觉传播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视觉传播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提升,视觉传播的原理分析,静态视觉传播与动态视觉传播,及其两者传播效果的对比,从多方面阐述了视觉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施星星 《视听》2023,(4):84-87
在积极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银发综艺节目频频出现。节目多以弥合代际鸿沟、展示老年生活为初心,可最终却难以逃脱“年轻化”的传播偏向。在代际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屋檐之夏》中,互联网场域天然的年轻化偏向、技术更新的年轻化倾向、播出平台的年轻化服务、空间塑造的年轻化叙事、拟态老年形象的年轻化审美等传播偏向客观存在。无论是受众,还是节目生产者,唯有对节目制作和传播中存在的传播偏向有所意识,才能规避受到传播偏向裹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许晟  熊晓艳 《新闻世界》2012,(7):162-163
2010年以来,微博平台成为互联网最强大的应用,互联网随之进入微博时代。传统报刊在这个时代中,无疑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从信息的传播过程上看,需要更快速的信息发布与反馈机制;从分众传播来看,传统报刊需要利用微博的"虚假"名人效应;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则更有全能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