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钢琴艺术已越来越接近普通大众,圆了无数孩子的钢琴梦,使他们受到音乐的熏陶、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对培养人的音乐素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钢琴教学走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器乐课堂和小学钢琴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两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之器乐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教师,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搞好钢琴教学。  相似文献   

3.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教师,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搞好钢琴教学。  相似文献   

4.
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想尽办法聘请钢琴教师,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上课,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然而钢琴教学是一项十分专门的学问,尤其是幼儿钢琴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幼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表现,所以幼儿钢琴教师必须熟悉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幼儿心理特点搞好钢琴教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伴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伴随着艺术类高考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音乐开始走进更多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中高等收入阶层的家庭中,钢琴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被社会所重视,业余学习钢琴的孩子数量逐年增加。幼儿园钢琴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钢琴家,而是把它作为早期启蒙教育和智力开发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幼儿通过学习钢琴,学到基本的音乐知识,达到理解音乐、热爱音乐、表现音乐才是根本;孩子通过学琴可以得到快乐、培养丰富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下面,我将谈谈幼儿园特色班钢琴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要引导孩子喜爱音乐、喜爱钢琴,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教…  相似文献   

7.
在音乐作品中,意象蕴含着审美、象征、抒情等功能,可以使听者走进作曲家内心的创作世界。本文试图以主题、旋律、节奏、和声四个方面为角度,对被誉为印象派音乐鼻祖的德彪西的钢琴音乐进行研究,通过对他钢琴音乐的意象的创作过程和特征进行研究,引领人们走进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意象世界。  相似文献   

8.
余澜  朱佑宝 《文教资料》2005,(29):144-145
钢琴这件高雅乐器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走进百姓家庭,随之而来的是钢琴教学的问题.如何让孩子既保持对钢琴的兴趣又学到钢琴演奏方法,是钢琴教师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钢琴.  相似文献   

9.
钢琴要不要让孩子学钢琴?不少家长伤透脑筋。钢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学习钢琴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情感,还对孩子的优良心理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及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长期学习钢琴,经过音乐熏陶的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审美及审美的意义出发,先论述什么是"审美",进而论述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指出以钢琴学习为途径的音乐的审美功能。由此引出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幼儿审美教育的核心任务,探讨艺术的性质及艺术鉴赏的作用。具体到钢琴教育在儿童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分三点展开论述:培养孩子对钢琴音乐语言的审美感知能力、结合钢琴作品培养孩子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把音乐知识贯穿在孩子弹奏的钢琴作品中。最后,提出发挥钢琴教育在儿童审美教育重要功能的两条具体途径:培养兴趣和增强素养。  相似文献   

11.
儿童幼年时代是游戏的时代。儿童天性无忧无虑,生动活泼的游戏与儿童生活、活动密切相连,他们追求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愉快欢乐,趣味是他们参加活动的准则。如何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呢?要让快乐音乐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快乐音乐自然融入孩子。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深入及学校办学条件的提高,使钢琴逐步走进了中小学音乐课堂,“硬件”的到位固然可喜,然而“软件”——音乐老师对钢琴的合理运用,以及钢琴在课堂中的使用效能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浅谈儿童钢琴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教育在新的时期,新的环境下,日趋升温。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钢琴的学习也是引领儿童走进音乐殿堂,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丰富情感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兴趣的培养已成为钢琴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家庭音乐环境的创设,教师正确的兴趣引导,儿童练习的兴趣保持等方面简单阐述儿童钢琴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钢琴教学中,重技术、忽略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的偏向,提出在钢琴课内增加音乐素质培训与音乐知识的讲授,或增设配套的集体课。同时,提出帮助学钢琴的孩子改善音乐素质,增加音乐知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5.
沈月锋 《儿童音乐》2011,(10):64-65
钢琴的教学是十分专门的学问,钢琴的学习也是项有特殊性的学习活动。教师和家长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儿童学琴、弹琴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弹琴学习音乐,全面提高音乐修养,进而提高具体综合素质,才是学琴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这点,逐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音乐才能,使孩子通过学琴,全面的接触音乐,领会音乐的魅力,受到艺术的全面熏陶。笔者认为,在儿童的业余钢琴教学中,要对儿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视唱练耳属于音乐教学的基础条件,其对于培养幼儿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师范学校更应当重视钢琴教学当中的视唱练耳这个部分,使得学生拥有较高的钢琴修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钢琴思维,让学生在未来进行幼儿钢琴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自身在视唱练耳所锻炼出来的音乐基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孩子可以更好地接触到音乐与钢琴,并且逐渐开始喜欢钢琴,实现幼儿钢琴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洋 《华章》2011,(33)
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于孩子学琴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音乐、发展音乐想象力、正确表现音乐,同时也是学习钢琴弹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的初步阶段.因此,在孩子学琴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勤奋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又得让孩子养成科学的练琴方法和习惯.  相似文献   

18.
鼓浪屿是个只有1.78平方公里,约2万常住人口的小岛,平均每2户人家就有1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那里音乐基础雄厚,音乐人才辈出,产生了殷承宗、许斐平、陈佐煌等许多著名音乐家,被誉为"钢琴之岛"、"音乐家的摇篮".岛上有全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里面陈列着80多架名贵的古钢琴.漫步在琴岛的小街上,不时会有优雅的琴声飘来.在这样一个空气里都弥漫着音乐的小岛上,很多孩子的梦想自然都和音乐有关.  相似文献   

19.
段丽丽 《考试周刊》2009,(50):232-232
随着一年又一年的乐器考级热,琴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钢琴教师面对学生稚嫩的小手和家长殷切的目光,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如何科学地把这些孩子领入音乐的殿堂,让钢琴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呢?这是钢琴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让诗歌走进家庭我们的家庭教育还缺什么?缺文化氛围,特别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审美教育。虽然现在的家庭让孩子练钢琴的比比皆是,但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技艺罢了,没有把音乐和人生联系起来,结果使钢琴和美丽的人生相去甚远。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让孩子拥有美丽的人生比什么都重要。对儿童来说,诗歌是美的化身,没有诗歌的童年是不美的童年。对一个家庭来说,没有诗歌的家庭,即使再豪华,也是缺乏美感和生命力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代大诗人杜甫通过短短四句诗,便向我们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孩子一旦朗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