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可见,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活动、实践活动.数学教学中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那么,在数学课  相似文献   

2.
段玺琴 《学周刊C版》2011,(10):100-10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联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产生源自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浪潮冲击着教师队伍,在这种冲击下,我也在不断学习、实践。下面我就《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教学内容谈谈我在实践新课程中的做法。一、搜索生活——充实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产生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于是,我借助信息技术力求让数学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易学。  相似文献   

5.
正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一、课题引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并不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苏盛强 《考试周刊》2009,(22):114-114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性与量的认识过程.新课程标准教学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变成简便的运算。关于“简便运算”,简单地讲,简便运算就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方法、定律、性质,把原本较复杂的计算转换成较简单的计算。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在数学教学中 ,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到 :数学与我有关 ,与实际生活有关 ,数学是有用的 ,我要用数学 ,我能用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 ,是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 ,也是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之一 ,新编高中教材在加强用数学的意识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教材的始终 ,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 ,提出问题 ,例题和习题中也增加了许多联系…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黄阿莉 《考试周刊》2009,(27):85-85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形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会用教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但是,有些教师在认识上却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出现一些片面做法,数学课上处处联系生活,时时强调应用,使一堂数学课缺失了本该具有的"数学味",取而代之的只是所谓的"生活味".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会用教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陆文娟 《学苑教育》2012,(12):42-4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其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情境来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这也是我近年来,在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重组、体验与审视是生活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的、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但由于一些教师认识上的绝对化,在实际的教  相似文献   

19.
1人教A版必修1教材的特点 1)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以问题引导数学活动教材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通过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其他学科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新课程在编写时力求提倡向身边的数学问题回归,强调课程教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小兰 《考试周刊》2010,(22):89-89
我国大数学家华岁庚说过:“宁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何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