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感官检验是人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来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是食品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食品感官检验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涉及很多的专业知识,而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也是目前常见的检验方法,由于食物是一个刺激物,当人的感觉器官接触食物时,就会刺激各个部位的感觉器官,并且,快速传输到大脑中,大脑会对其作出分析判断,从而确定食物的味觉,以此来判断食品质量的好坏。因此,本文针对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及应用进行研究探讨,结合目前我国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现状做出分析阐释,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作为一项直观检验方法,主要就是借助人体感觉器官对食品质量予以评价,是确保食品健康安全的主要手段。对于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自身来说,其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并且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作为目前较为常用的检验方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与应用。本文在分析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基础上,阐述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的应用,之后研究其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8)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实验课程,直接支撑着食品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多项重要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达成度评价是专业工程认证的核心内涵之一,是课程设置目标在现有教学体系下达成与否的判定依据,评价结果会反馈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的质量优劣,也为课程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向。本文建立了《食品理化检验实验》的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评价该课程运行两年的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该课程改进的方向与措施,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合理评价和教学体系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王玲  梁颖  卓菊 《科教文汇》2014,(14):37-38
"药物检验技术"是药物分析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计算能力既是该课程理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际操作技能中的必不可少的应用能力。本文从扎实掌握药物检验计算基础知识与培养计算题完善的解体思路和步骤两方面,总结药物检验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理论和实验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我校存在的该课程的实际问题,通过改革,切实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法:结合本校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轨、考试设计存在缺陷等实际问题,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结果: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改革,切实解决了本校该课程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实验动手能力。结论: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改革与探索可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础,全面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基于应用型高校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文章对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课程教学特点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并从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反馈机制及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改革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不足,结合自身教学改革实践,重构教学结构,打破现有章节之间的限制,突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系统观点优化教材体系,突出系统性和逻辑性;完善课程考核方法,探索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监控及评价机制;基于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程考核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2012年立项参加学院课程改革,通过变知识导向为能力导向,加强平时考核,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体现考试的作用,实现"轻考试、重能力"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志刚 《科教文汇》2010,(6):84-84,103
中等专科学校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物理学科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课程,其实验教学是物理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基础物理知识学习、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加强中等专科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就中等专科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3)
《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作为我校医疗器械(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微生物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但随着相关行业的发展,原先的部分实验课程设计已经相对落后,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学习和兴趣发展。因此,我们通过OBE理念中的四大执行原则对《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2)
食品专业英语一般作为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工具。食品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定位,以及如何顺应高职学生的特点实施课程改革关系到食品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平。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院校食品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改革。  相似文献   

12.
"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机械类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不足,结合自身教学改革实践,重构教学结构,打破现有章节之间的限制,突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系统观点优化教材体系,突出系统性和逻辑性;完善课程考核方法,探索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监控及评价机制;基于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难掌握、学习效果不佳等。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了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这门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难掌握、学习效果不佳等。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和体会,分析了结构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岩体力学是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对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掌握传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将传统基础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的能力。但是该课程传统的考试模式中闭卷考试的成绩占较大的权重,不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岩体力学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该课程改革实践的初步探讨,总结了几种有效的考试方法。在该课程的考试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培养工程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萌  刘莉  张雅楠  常玉梅 《科技风》2023,(18):112-114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食品类专业中原食品检测技术与食品营养与检测合并更名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专业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课程改革。课程组以“检测实验室管理”课程为例,探索基于COMET能力模型重构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职业能力,重新设计课程目标,依据工作过程导向,设计学习情境与教学内容,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职涉农课程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涉农专业课程《植物组织培养》为例,探索建立基于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课程评价体系。该体系以项目或任务基本考核单元,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该种课程考核方式适用于项目化或任务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建筑材料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使用及质量控制方法,加强对该课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是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及学习要求,把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作为参考依据,提出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改革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 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茹 《科教文汇》2012,(24):51-52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是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结合我校的特色和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程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使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程教学更符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20.
桂新春  颜冰楠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37-237,252
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掌握的程度对其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但进八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习的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相对较差,要达到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应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以达到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为其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