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作为当今打着“宗教复兴”旗号的一种国际政治力量,它的产生、发展和兴起是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国家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它的表现形式各异,其中的极端主义派别以暴力或恐怖手段从事反对异教徒、反对世俗政府的活动,对许多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即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探讨,并对它其中的宗教极端势力在新疆的危害做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伊斯兰教与发生在中东的大量自杀式袭击有直接关联。事实是,任何宗教本质上是追求和平的,且明确反对自杀、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无端攻击和杀戮,具有真、善、美的价值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但作为诸多宗教极端主义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仅已经背离了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固有的这些属性,还为伊斯兰极端组织所实施的自杀式袭击提供教法上的"合法性"。可见,伊斯兰极端主义才是自杀式袭击产生的思想资源,应该把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界限划清。  相似文献   

3.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宗教氛围最为浓厚的国家。在伊斯兰教复兴的过程中,以宗教为旗号、以建立伊斯兰国家和伊斯兰社会为目标的宗教极端主义在塔国出现和蔓延开来。塔吉克斯坦政府治理失效、经济发展滞后、伊斯兰教复兴和宗教教育不足是宗教极端主义在该国兴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发展有着多重背景:伊斯兰教很早就传入这一地区并迅速发展,后来西方国家在此的殖民统治加深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得以发展。后冷战时期,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上升,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宗教极端势力相结合使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呈现复杂化趋势。基地组织对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极端派的援助助长了恐怖主义在这一地区的蔓延,而美国出于国家利益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推广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更加深了伊斯兰极端主义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也成为东南亚恐怖势力对西方人聚集地发动恐怖袭击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摘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当前,“三股势力”利用非法宗教活动,宣扬极端宗教思想妄图达到其政治图谋,这已经是威胁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已经脱离了宗教的领域,这与合法宗教活动和信教群众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文章对新疆各民族宗教信仰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伊斯兰教对新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影响,并对伊斯兰教与新疆社会稳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其产生时间晚,且发展迅速,尤其在当今世界更显现其强劲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伊斯兰教的产生、发展状况及社会现实剖析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发展中的凝聚作用;各种教派矛盾斗争中的调和作用;阿拉伯国家社会前进探索道路上的激励作用.正是这些独特作用,才使阿拉伯国家的伊斯兰教充满活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经济是当代土耳其新生的经济力量,主要由伊斯兰银行、股份公司和个体企业三部分组成。伊斯兰经济具有浓郁的宗教道德因素,对促进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和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一定的作用,反映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相比新教伦理,伊斯兰教对土耳其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持久。研究伊斯兰经济有助于揭示战后以来土耳其伊斯兰教的价值转向,并为全面理解当前土耳其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政治合法性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伊斯兰国家的传统视域来看,伊斯兰教传统是最主要的政治合法性来源,其政权的更迭、政治制度的建构无不以伊斯兰教为基本架构。当前,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政治合法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大穆斯林民众开始从伊斯兰教传统来反观现代化的成败得失,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则是以"宗教政治化,政治宗教化"来重建政治合法性的勇敢尝试,其目的是要重新确立伊斯兰的政治属性,摒弃形形色色有悖于伊斯兰的政治弊端,重建伊斯兰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9.
在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早期新疆的民族分裂分子同西方殖民势力相勾结,在新疆出现了两次大的分裂活动,并建立短暂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它成为“东突”恐怖势力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对以上问题的本质揭露和批判,是反恐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歧义式的中日语对比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日两国语中的歧义国内汉语学界曾出现过一阵歧义研究热。语言学家吕淑湘、朱德熙等专家和学者都对歧义现象作了论述和考察。  下面是一个在汉语中引起过争议的例子:齐亚·哈克谈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入侵活动的立场。(《北京日报》1985年5月14日第4版)。原义是指“对于阿富汗入侵巴基斯坦一事的立场”,句子应切分为:齐亚·哈克谈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入侵活动的立场。可是据说这条小标题造成了不好的政治影响,因为有人这样理解它:对于巴基斯坦入侵阿富汗一事的立场。句子划分变为:齐亚·哈克谈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入侵活动的/立场。这真…  相似文献   

11.
邓明波 《双语学习》2007,(11M):225-226
以“9·11”事件为代表的当前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之关系已成为热点问题。表面上看,当前一系列恐怖事件都有着伊斯兰教背景,以至于被称作“伊斯兰恐怖主义”,但实质上,其与伊斯兰教之间并无一一对应的充要关系,与伊斯兰教主流思想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恐怖主义的真正主体和幕后操纵者中有一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伊斯兰极端势力,而这种宗教极端主义仅仅是伊斯兰教中非主流的小部分,甚至可以认为这种极端思想已不属于宗教。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的伦理道德对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气质的塑造 ,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对其伦理道德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以及伦理道德的一些基本的学说和规范进行分析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清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施政措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一般来看,清政府在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前期。对伊斯兰教还是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但是,清王朝在对待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和教派矛盾的处理上,出现很大失误。其政策的重心由宽容保护转向严苛的政治管制和军事高压,这在处理甘青地区伊斯兰教派斗争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吉尔吉斯斯坦国内的最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东正教.宗教事务主要规范文件是2008年修订的《信仰自由和宗教组织法》,主要管理机构是总统下属国家宗教事务委员会,属总统机构序列,伊斯兰教事务主要由穆斯林管理局协调组织.近年的工作重点是宗教组织的登记和备案、宗教活动监管、宗教事务鉴定、遏制打击宗教极端和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16.
“原教旨主义”原指基督教新教中的复古运动,后成为对各种宗教中要求返回初始教义主张的一种称谓.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表现形式多样,其极端主义派别以暴力或恐怖手段从事反异教徒、反世俗政府的活动,对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从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形成这一突出社会现象的原因,由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复杂的国家关系等因素构成.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也必须对其基本因素的分析和认识开始.本文就由考察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活动等入手,着重研究其特殊文化现象与相关国际政治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东的自杀式袭击愈演愈烈,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也促使国内外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尽管自杀式袭击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合力而成,但文章以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宗教极端主义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宗教极端主义为自杀式袭击提供了宗教合法性依据,从而使其具备了正当性。这一正当性在伊斯兰极端组织对人体炸弹的具体灌输中得到强化,从而成为自杀式袭击得以最终完成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印度教派冲突接连不断.教派冲突早已越出宗教内部的范围,而与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不仅教派组织与政党关系密切,政党代表教派利益,而且教派主义与民族分离主义相结合,直接影响着印度政局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甚至影响着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外学者比较重视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成果较多。冷战时期,西方学者主要关注伊斯兰教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伊斯兰教在苏维埃国家反宗教和无神论宣传中得以存活的原因,以及伊斯兰教能否构成苏维埃政权的潜在威胁等;苏联解体后,主要关注中亚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及其与中亚民族主义的关系。国内学者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无神论教育的前提,关注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发展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对中亚伊斯兰教史缺乏深入研究。无神论教育、官方伊斯兰教、民间伊斯兰教及其相互关系应是研究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史的重点,我国学者还需充分利用苏联和西方学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以推动中亚伊斯兰教研究的深入开展,进而借鉴苏联时期无神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开拓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的全名是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共和国,是伊斯兰教国家,其居民的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无论在国家的政治中,还是对人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影响.伊斯兰教和巴基斯坦的建立有何种关系?宗教在这个国家建立的过程中起过什么作用?本文就此作一论述.巴基斯坦独立后,巴基斯坦人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广为人知的争论,其中心就是:伊斯兰教在国家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穆斯林认为,巴基斯坦应是具有共同信仰和文化的那些穆斯林的祖国;而多数巴基斯坦人,包括那些宗教学者和首领则认为,作为穆斯林的国家,伊斯兰教应处于国教的地位,任何与伊斯兰教相背离的现象都不允许存在.下面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独立前夕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