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平抛运动的传统教学采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并作出如下说明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球就向前沿水平方向飞出 ,做平抛运动。同时 B球也被松开 ,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表明 ,虽然 A、B两球的运动形式不同 ,(A球作平抛运动 ,B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前者是曲线运动 ,后者是直线运动 ) ,但不论实验装置离地面多高 ,也不论 A球被抛出时的水平速度有多大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图 1 实验示意图这个实验有两个缺点 :1 )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无法显示 ;2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作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作下面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物理第三册第52页有一演示实验,用平抛和自由落体演示仪验证手抛的竖直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演示仪如图1。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这个实验在地面上作,很容易成功,但在课堂上,若放到讲台地面上作,很多学生观察不到,影响实验效果。将仪器放到讲桌上作,这是一般老师常采用的方法。但这时打击力太小,B球不能被及时松开。若冲击力太大,A球将飞出桌面。实验操作难度很大,成功率很低。我将小铁锤去掉,换上了类似枪栓的装置(图2),①、②为限位器。保证检…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讲解平抛运动时,都是结合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讲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地运动。由于实验效果一般,影响了上课的质量。笔者用Turbo C编写的演示平抛运动的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效果极佳。1 问题分析 利用Turbo C的图形,在显示器的屏幕上设计方格图(图1),并设计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从O点分别作以初速度V的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在运动的同时并在屏幕上留下了运动轨迹(图2)。  相似文献   

5.
[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作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相似文献   

6.
[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实验原理]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作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求出小球的水平速度,即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相似文献   

7.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为了说明这一点,教材采用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我们不妨把它叫做“运动迭加原理演示仪”。演示时,用小锤打击插图1弹性金属片,使球A向水平方向飞出,同时球B被放开自由下落。实验表明,两球总是同时着地。从而证明了  相似文献   

8.
平抛物体运动两个演示实验(平抛、竖落实验和平抛、水平分解运动实验)的特点是时间短,整个运动过程在不到零点五秒钟内就结束了。因而在演示实验前若不先作提示,多数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得到正确的观察结果。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实验过程不仅是手与大脑的参与,各个感觉器官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这两个实验(平抛竖落实验和平抛水平分解运动实验)现象的观察主要是靠耳朵听(平抛竖落两小球同时着地,两小球落地声音重叠在一起)和眼睛看(平抛、水平运动的两个小球同时到达某一位置)。在第一个实验中,同时作平抛和竖落的两个小球同时着地只发出一个声音,但由于两小钢球在落地后会在地面上弹跳几下,所以两个小球落地声音就显得杂乱无  相似文献   

9.
丁松  郑宏伟  方晨 《物理之友》2022,(6):17-18+21
设计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创新实验,利用这个实验能简单、快捷地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还能得出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实验目的]验证碰撞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系动量守恒.[实验原理]因小球从斜槽上滚下后作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知识可知,各小球在落地前的运动时间相同,则小球的水平速度若用飞行时间作时间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所以只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和两球碰撞前后飞出的水平距离,代入公式就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1.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因而处理平抛运动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平抛运动分解为这样两个分运动。由于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和方法都可以用到平抛运动中来;另外,巧用轨迹方程、运用对称性等技巧也可为解题带来方便。以下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平抛运动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B级)列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显见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节的有关内容及处理方法又常在后面的静电场内容中应用,要求在教学中应讲清讲透有关内容,本文就教学中应讲清的几个问题逐一说明.一、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把平抛运动分解为两种分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处理的依据是: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归纳出平抛运动确实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1)假设物体刚抛出的瞬间不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将会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2)假设物体没有初速度v0,…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 1.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中的天线若突然被折断了,则天线将 A.作自由落体运动. B.作平抛运动. C.与卫星一起绕地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 D.由于惯性,天线将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作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4.
1 平抛运动偏角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不计空气阻力影响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若已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v_0,经一定时间到达空中的某一位置B,其相应的水平分运动的位移为x,竖直分运动的位移为y,如图1所示。在位置B的即时速度v应是v_x和v_y)的合成,且有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教材中“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存在一定的不足。利用手机相机改进“探究平抛运动特点”实验,可以实现可视化。即:手机相机的慢动作功能可以低帧率回放平抛运动,据此可以清楚直观地得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特点;手机相机的流光快门功能可以记录发光物体轨迹——用发光小球替换平抛小球,就能清晰地记录下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再结合希沃系统的投屏功能,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平抛运动在《物理教学大纲》中有较高要求(B级),这一节的有关内容及处理方法又常在后面学习静电场时应用,因此在学习时必须弄清、弄透以下几个问题.1 平抛运动的分解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为此我们在具体处理平抛运动时可以采用分解运动的方法,对每个分运动单独列方程.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六章第3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对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研究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途径进行科学探究的好内容.在已知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提下,教材第39面给出了"三步走"的研究思路:实验获取平抛轨迹→找到相等时间间隔位置→分析相邻位置间的水平位移.实际操作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设计方案,也可以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8.
[题1] 质量相同的A、B两个小球,B位于A球正上方10米处,让B球开始自由下落的同时,使A球以初速度ν_0竖直上抛,为使两球在空中相碰并粘合在一起后,即刻向下运动,A球上抛的初速度ν_0应满足什么条件?(g=10米/秒~2)  相似文献   

19.
1.绝对加速度什么是绝对加速度?先看这样一个例子.一辆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小球m从车顶自由落下,三个观察者分别立于,A:车上,B:地面,C匀速下降的电梯中,则它们所观察到的小球运动分别是,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斜抛运动.但他们所观察到的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也就足说小球的加速度对于三个不同参照系是相同的.将这个结论延拓,对于任意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参照系而言,物体的加速度都是唯一确定的,这样的参照系称之为惯性参照系,简称惯性系,物体相对于惯性系的唯一确定的加速度称之为绝对加速度.  相似文献   

20.
解平抛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但不能硬搬原理,机械地套公式,要灵活运用. 1.利用分运动的特点例1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