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语丝     
《新读写》2020,(1):21-21
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或对立的双方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我们在写作中经常会用到对比手法,将事物、现象或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有意地安排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对比手法可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对比,是文艺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容易显露出来。一个人的美与丑、善与恶,也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对比中,才会被表现得更鲜明、突出。生活中的这些深刻道理,用到艺术中去,就产生了对比、映衬、烘托等手法。所以,对比手法,实质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对立现象在创作中的真实反映,也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学说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翻译行为中存在着限制性与创造性的矛盾,二者之间的矛盾正如世间万物中的矛盾一样,在相互对立排斥中又相互依赖统一,从而推动事物发展。分析翻译行为中限制性与创造性的内涵,强调在语言转换中恰当把控限制尺度,正确运用创造手法,形成调和辨证的翻译艺术,真正达到遵循翻译标准与原则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对比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通过对不同的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比,以彰显其变化。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表达文章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宝库中,留下了不少巧妙运用反衬手法的脍炙人口的佳作。所谓“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即运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以使主要事物更为鲜明突出的一种衬托。这种反衬手法,因为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便显得更突出,更深化,确乎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文学作品中为了鲜明生动地展现或刻画某一事物,会经常使用衬托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它是利用事物之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艺术手法。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一般可分为正面衬托、反面衬托和侧面衬托。正面衬托,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欧文小说的艺术价值是通过它的叙事艺术来实现的.欧文在叙述中采用了独特而灵活的叙事视角来观察事物,使用讽刺幽默的叙事手法来揭示事物,并且通过悬念情节的叙事设计来塑造人物和吸引读者;同时还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和艺术修养,把普通平常的事物写得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使小说更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村上春树秉承了与传统日本文学相异的内格特质,通过借鉴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陌生化的理论拓宽了他的创作手法。他的最新小说《1Q84》对"陌生化"手法的使用表现在小说中框架、情节、语言的新风格等方面。作者从新手法创作旧事物,读者从新角度观察旧事物,"陌生化"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方法使《1Q84》更具可感性。  相似文献   

10.
事物的矛盾运动导致了事物的发展。中国的艺术和武术的精妙之处,就是到处呈现事物的矛盾运动。比如,中国的书法,笔锋欲下先上,于是呈现了遒劲;同样,在京剧中,一个手势,一段唱腔,都是把动作或声音打出去,又仿佛要拉回来。这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中国艺术和武术的特有的吸引力,其本质在于揭示了事物的内在矛盾促成事物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这样,我们的认识要前进,总是要进行内部的矛盾运动。我们要在头脑中进行辩证思维,正反交锋,然后使认识前进。从这个意义来说,学问是头脑中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自己对自己讨论的结果,而学习…  相似文献   

11.
对比手法在杰克·伦敦短篇小说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是写作中的一种常用的手法。它将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的两面列举出来,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深刻的社会内涵,这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野性的呼唤》中,杰克.伦敦通过对比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巴克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为世界文学留下了不朽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在诗歌中,诗人为了突出某一内容,增强艺术感染力,往往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反衬是从反面去衬托,利用事物相反的条件,采用和主体事物相反对或相迥异的客体事物去作陪衬,以突出主体事物的特征,让主体事物更为形象鲜明。同时运用反衬的写法,也能避免平板径直之弊,使诗的行文峰回路转,曲折生姿,开拓出新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美感。因此,教学中通过语言因素,深入浅出地剖析反衬艺术,帮助学生领悟诗意,受到教益,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以一定的形式存在。形式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直观方式。艺术也是如此,艺术首先在形式上能与那些非艺术的东西区别开来,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一种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的形式。而透过事物的形式,研究事物的内容,研究事物的特殊矛盾和发展变化规律,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艺术研究、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夸张是写作中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所谓夸张,就是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事物性质作必要的扩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从而更有效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誉人不增其美,  相似文献   

15.
在诗歌的审美范畴中,“含蓄”美历来为诗人所珍视,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传统。要创造“含蓄”美,达到迷离恍惚的境界,诗人们通常采用的几种主要艺术手法是隐喻、暗示和象征。这几种手法的共同特点是:用一物去“影射”另一物;诗中景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只是诗人心中事物或情感的对应物(或说“影射  相似文献   

16.
在素描课中的教学中,运用“说谎”(“说谎”—指运用艺术手法,使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或不可能发生的事物,在艺术作品中成为现实。)这一创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创作训练,开拓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观察世界,善于联想,丰富学生的艺术语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1916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艺术的陌生化手法,打破人们意识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唤起对象对生活的新奇感受和重新审视,而“陌生化”艺术手法包括三种艺术程序:即诗语的难化、创造性的变形、结构的延宕。我国作家鲁迅的伟大著作《狂人日记》中,就自觉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并且产生了那种“新奇”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关汉卿杂剧中有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似乎至今尚未引起应有注意,就是在以婚姻问题为内容的喜剧中他常以捉弄之法写人物,解决戏剧矛盾;而在描写和恶势力、和敌对势力斗争的正剧中,又常以愚弄之法写被压迫人们和恶势力的斗争,并在这当中表现出嘲弄之情。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对被压迫人民的爱,对恶势力的恨。这一艺术手法是关汉卿杂剧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之一,表现了他独具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不仅在思想内容上真实地、具体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而且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手法上也是非同凡响、匠心独运的。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了充分表达作品的内容,鲁迅先生利用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加以联系和互相比较,使“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写,既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因而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冉茂易 《学语文》2002,(2):43-43
象征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寄寓某种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它总是根据事物的联系,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