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影视配音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是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建国初到20世纪末,影视配音行业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辉煌和衰落四个阶段。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不断升级转型,为影视配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技术变革为前提,国产动漫、动漫游戏以及电视剧的大批量制作,使影视配音行业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产业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安然 《视听》2016,(7):143-144
随着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影视配音演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配音艺术逐渐成为影视剧吸引观众的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配音艺术中,声音必须具有弹性,台词文本才能活化而不至于生硬,人物形象才能准确塑造而不至于含糊。声音弹性是综合把握各种声音要素,使声音成为表达服务的基础。本文以情、声、气三部分对声音弹性的支持为切入点,剖析声音弹性在影视配音中的应用及表现。  相似文献   

3.
影视配音主要指影视作品中专门为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解说以及群杂语言的后期配音。高质量的配音工作是配音演员综合运用自身语音条件、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与录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配音主体角度来说则离不开演员对语言内部技巧运用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熊艳 《今传媒》2013,(6):120-121
随着《神雕侠侣》、《甄嬛传》等影视作品的热播,配音演员这个职业得到了空前的关注,他们用声音作为艺术手段再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声音赋予表情,弥补、修正了前期表演上的缺憾。近些年,国内外影视剧风格和拍摄方式悄然改变,对影视配音演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行有声语言的塑造是值得广大配音演员思索的问题。本文将从当前影视配音存在的问题入手,根据影视配音创作的特点,对影视配音的声音塑造展开探讨,这对提高影视配音的艺术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内容的非专业化、视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非专业生产的视频内容质量较低、参差不齐,即使是诸如网剧等相对专业的视频内容生产,质量也不太高,缺乏艺术感.这些影视作品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水平,还不利于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说到底,其在影视作品生产环节有很大的不足.为此,需要从影视作品的生产环节入手,实现内容质量的提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剪辑师李玲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视听语言教程:影视·元素·艺术感》一书,从影视语言创作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视语言的基本要素和影视创作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影视思维和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当前的影视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影视配音需要较强的语言基本功和表达技巧.本文主要从影视配音实践方面谈艺术语言基本表达技巧在配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勋 《采.写.编》2022,(6):165-166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影视作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影视后期制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影视作品内容能够更打动人心,影视效果更加震撼,在影视制作过程中需要确保风格及效果的多样性,使影视作品中内容效果有效提升,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对影视作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艺术效果更佳。在观众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以有效满足。本文就影视后期制作及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影视制作步骤,对影视制作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蔚  樊强 《视听》2021,(1):111-112
在影视作品中,配音演员在传达人物语言、丰富人物情感、再创作人物形象以及还原作品完整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三度创作"和一些客观因素使他们的职业生涯面临一些限制,在影视配音这门艺术的成长道路上出现了阻碍.本文从影视配音演员角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配音演员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影视配音演员的培养对策,旨在为我国...  相似文献   

9.
谭娟 《传媒》2020,(2):45-48
优秀影视作品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其版权的对外输出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文化自信,同时也响应国家“文化出海”的号召,中国的影视行业应该重视对影视作品出口的扶持。本文通过对中国优秀影视作品出口现状的梳理,分析目前我国影视版权对外贸易的现存障碍,并在转换国际视野的基础上,从内容创作、发行策略和政策扶持等多方面提出影视作品“走出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涛 《今传媒》2014,(7):65-67
目前我国影视配音存在节奏不统一、语感不贴切、声音不准确、感情不真切等问题,在实践中应以原片风格为基准,人物性格为依托,文化差异为背景,真实情感为支撑来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升我国影视配音的质量和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这直接推动了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再加上快节奏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对影视艺术的要求在逐渐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影视语言的要求。人们在要求影视作品通过语言画面展现艺术美的同时,也在要求影视语言更加地简练、诗化,从而更符合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是现今媒介发展的整体趋势,影视行业也在不断适应媒介融合的时代变迁,在此背景下影视内容越来越成为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做好内容是影视产品的出路。本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从影视传播过程角度,就影视作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下的转变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影视传播者、媒介、受众等传播要素对影视内容产生的影响,对未来影视内容制作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社会民众物质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其对于艺术作品的品鉴水平也得到提高,对于影视作品的制作要求也日趋提升,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大数据成为当今社会的标志性名词,影视剪辑是影视制作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大数据时代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及其发展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大数据时代的影视剪辑、影视剪辑的艺术特点以及其未来发展,旨在促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影视剪辑以及影视制作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对影视配音这一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音专业越来越受到众多配音爱好者的关注。对于影视配音的审美,很多人觉得声音好、配得像就行,甚至只要是播音专业出身的人都可以配得好,这是对影视配音认知的审美误区,有必要厘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帮助配音爱好者快速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追求影视的商业价值时,最不能忽略的是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这才是促进一部影视作品向优秀作品迈进的重要举措.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可以为人们营造更深刻的审美感受.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影《大鱼》的主要内容以及其讲述的母题,最后着重介绍了《大鱼》当中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16.
杨雪 《传媒》2018,(8):80-82
2015年,我国IP影视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IP为改编源的影视作品霸占荧屏.经过近三年的发展,IP影视产业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从产业演变理论视阈出发,对比我国与西方影视产业发展的不同,发现我国IP影视产业演变轨迹具有非典型激进性演变的双重特征,其演变轨迹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新兴阶段、趋近阶段、震荡阶段、共存阶段,而以IP影视作品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链运作最终会成为主流模式.本文还对IP影视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相关资料来完善和改进以IP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国产影视剧作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由网络热门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大众视线范围里.而这些影视剧作大部分都具有高收视、低口碑的特点,除了影视作品自身的问题外,影视的宣传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高票房、高口碑的电影《寻龙诀》为例,分析其电影宣传策略,提出热门小说翻拍影视作品在宣传策略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影视旅游作为较新颖的深度旅游形式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国。韩国因其发达的影视产业和专业化的影视生产等在这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国影视旅游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诸如影视作品质量差、缺乏文化内涵、对影视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韩两国的影视旅游发展现状,再通过对韩国影视旅游发展情况的分析,指出其影视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原因。结合韩国影视旅游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发展经验,从影视作品本身和影视旅游的目的地两方面展开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影视旅游存在的不足,并据此为我国影视旅游更好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影视作品中色彩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彰显艺术价值、营造意境等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稳定发展,促使数字调色技术应运而生,有效填补了传统胶片存在的不足。将数字调色技术应用在影视后期制作中,能够促使影视后期流程更为顺畅,有效减少制作周期,进而节约影视后期制作成本费用,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影视作品,推动我国影视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调色技术的价值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诸多行业发展,数字技术作为新时期衍生的科学技术之一,在许多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在经济进步的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对品质与精神的追求日益增长,观看影视作品成为人们打发时间的基本方式。影视后期制作是提升电影震撼力和艺术性的重要因素,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用数字调色技术对一部影片整体的风格乃至视觉感受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一部好的影片,画面的色彩是最直接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本文围绕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