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婴儿出生三天:汤饼之期。 不满周岁:褪裸。 2一3岁:孩提。 10岁:外傅之年。 12岁(女):金银之年。 13岁(女):豆落年华。 13岁:舞勺之年。 巧岁:(女):及笋。 巧岁左右:束发。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男):弱冠,又称有室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拜。 60岁:花甲。 70岁:古稀。 80岁:杖朝之年。 90岁:始背之年。 100岁:期颐。 120岁:花甲重开。 140岁:古稀双头。 另外:总角,指幼年;垂髻,指童年;龙钟:指老年;七八十岁,称毫皇之年。年龄别称小识@林海屏~~…  相似文献   

2.
古时侯,当人的年纪到一定阶段的时侯,则冠以一种称谓.从不同的称谓中,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该人的大概年岁了.龆龀之年:龆龀,儿童换齿,即脱去乳齿,长出恒齿.龆龀之年即指童年.也有的把这段年龄称之为"总角之年".总,聚束;角,小髻,古时儿童的发髻,均向上分开,故称童年时代为"总角"(八岁以下).束发之年:古代男孩成童时  相似文献   

3.
豆蔻年华     
十六、七岁是诗的年华、梦的年华,也是开始直面人生的年华。《豆蔻年华》着力刻画了龙城中学一群面临激烈竞争的女高中生和初露头角的青年教师,浪迹天涯的落榜青年这一组青春群像,反映了他们在新的社会变革时期对人生价值的特有理解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年龄DE代称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人生各个重要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借代称谓,其中不少借代称谓如今仍然常用。襁褓:不满周岁的婴孩。孩提:两三岁幼童。始龀:七八岁小童。总角、垂髫:童年的泛称。豆蔻年华:十三岁左右少女。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诗人,他"云游"四方,"轻轻地",向人间招手了;有一段爱恋,他缠绵人间,"轻轻地",缱绻于云端。那位仅以三十五岁的年华就赢得新月派著名诗人称谓的便是创作《再别康桥》的徐志摩——中国现代诗坛的传奇星宿。当然,除了流芳于世的诗歌  相似文献   

6.
年龄的别称     
中国人谈年龄并非处处直讲“青春几何”,往往利用不同阶段人体形象的特征或著名的典故来为年龄起一些雅致的别称。谈话、写诗作文时使用这些别称,会使你的谈吐、诗文显得更加文雅,显示出较深的文化修养。不满周岁,称襁褓;二至三岁,称孩提;儿童叫“髫童”或“毁齿”;十岁以下,称黄口;十岁称“幼学”之年;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十三至十五岁,又称舞勺之年。男子十五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女子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女子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女子十五岁,称“及笄”;女子十六岁,称碧玉之年,或“破瓜”。男子二十岁左右,称“弱…  相似文献   

7.
古代襁褓孩提齿龀(chin)、总角、垂髫豆蔻年华及笄束发岁数不满一周岁二三岁七到十岁十三四岁十五岑々立岑古代 现代 岁数加冠、弱冠 成年男子 二十岁而立 青壮年分界线 三十岁不惑 壮年中年分界线 四十岁知命、知天命 中老年分界线 五十岁花甲 老年人 六十岁古稀 老年人 七十岁期颐 老年人 一百岁代 儿儿童 女女男现 婴幼儿 少少少古今年龄称谓和年纪对照表@黎开贯$广西兴业县高中  相似文献   

8.
豆蔻年华——十三岁左右少女。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15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经到了出嫁年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弱冠——二十岁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为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语出《礼记·曲礼  相似文献   

9.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发:古时儿童未成年时。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束发:指青少年。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及笄:指女子15岁。破瓜:指女子16岁(64岁也称破…  相似文献   

10.
豆根年华     
田双双  孙剑 《教师博览》2006,(10):12-12
教科书里从来只有豆蔻年华的说法,“豆根年华”是高中时教我们语文的周老师创造的。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在习作里常会用到“豆蔻年华”一词,而这个词,在词典上你一定查不到。“豆蔻”和“年华”合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豆蔻,词典上定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实和种子入中药。“豆蔻年华”之“豆蔻”是从上述植物引申  相似文献   

12.
初一、初二,我正值豆蔻年华。那两年我与青春痘的战斗坚苦卓绝,于是戏称为“痘寇”年华。上初中不久,我脸上的青春痘  相似文献   

13.
豆蔻年华     
一位读者问我:“什么叫豆蔻年华?”他查词典,词典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实和种子入中药。”他问:“这个豆蔻和年华合在一起,到底什么意思啊?”  相似文献   

14.
痘寇年华     
青春是多么美好,我们的痘寇年华,你要问,不是豆蔻年华吗?我说,应该是痘寇年华! 话说从前本人的脸蛋光滑无比,可好景不长,某日忽然发现有个小痘痘婷婷玉立于上。开始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后来便不客气了,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一种浓缩的民族文化,呈现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从近年来的语文高考试题的熟语运用来看,还未曾出现考察成语性别,以及成语中的女性年龄的试题,譬如“豆蔻年华”.多指女子十三、十四岁,如果说成是“这个男孩正值豆蔻年华”,就是成语性别误用的典型例子。成语性别多指女性成语.只能用于女性而不能用于男性。笔者搜集如下女性及年龄成语来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是从古汉语继承、吸收来的。我们如果不了解古汉语词语的特定涵义,只凭现代汉语的一般常识去揣测,就会望文生义。一些人对“豆蔻年华”的运用也是这样。《文汇报》报道一位女运动员16岁获得一个级别的举重世界冠军,17岁又破该级别举重的世界纪录,用的标题是“豆蔻年华迭创佳绩”,“豆蔻年华”被用来指十六、七岁。《中国体育报》一次介绍美国一位网坛女星时说她“今年才满20周岁,正当豆蔻年华”,“豆蔻年  相似文献   

17.
高二杂记     
到底是高二了。这话别扭死了。应当说:高一到底了,高二却又开始了。语文课上讲到个成语"豆蔻年华",我装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对同桌说:今年咱的年轻已不是豆蔻年华所能形容的了。待到老师讲"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时候,我又想明白了两件事儿。一是原来豆蔻  相似文献   

18.
虽然儿童在3岁左右就能明确自己的性别和年龄,但在5岁左右才能比较准确和稳定地判断他人的性别。对他人年龄的判断比较困难,7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把身高作为判断年龄的主要依据。性别判断依据最常用的是头发长短或有无辫子。是否佩戴眼镜成为儿童判断性别和年龄的依据。儿童泛化使用的亲属称谓中父系称谓绝对超过母系称谓,反映了父系社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一个舶来品,其发展与外来文化在碰撞与融合中经历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蜕变,直接表现在称谓内涵的变化。从清朝晚期受英、法、德文化影响的"实业教育"——民国时期受美国文化影响的"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文化影响的"技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受多元文化影响的"职业技术教育"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转变。外来文化始终在浸润冲击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土壤,引发职业教育称谓的频繁更迭。从纵向看,文化话语权强的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称谓的影响大;从横向看,我国职业教育称谓变化由单一国家文化影响向多元国家转变;从综合看,外来文化耦合本土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内涵称谓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古代的主次尊卑、宫室车马、科举官职、生活礼仪、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地理政区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中学课本里分布很广,复习时要留心。在各题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古时候,人们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之间的排行。伯表示老大、仲表示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幺。( ) 2.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很多,如称男子20岁为“弱冠”,30岁为“而立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50岁为“知命”,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80岁称“杖朝之年”,90岁称“鲐背”,100岁称“期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