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今传媒》2010,(4):31-32
盛学忠同志是宁夏新闻出版局新闻图书报刊出版处处长,在多年的审读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出版工作正  相似文献   

2.
图书印前审读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审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读书稿,二是指审读图书.审读图书,是指图书出版后由有关人员对图书质量进行审阅检查,作出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反馈给参审人员(初审、复审、终审),以此为据,奖优罚劣,并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林 《青年记者》2008,(8):88-8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强调指出,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这对新闻出版业来说,是方向性的指导思想,是报纸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审读不可懒动笔●路景云【夏县】审读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做好审读笔记则是搞好审读的一个重要条件。徐特立老人曾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作为编辑人员在审稿时则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稿”的习惯。但据我所知,在审读过程中,坚持做审读笔记者人数并不多,因...  相似文献   

5.
李洁 《出版广角》2021,(16):59-61
从现实需求和制度要求来看,出版社设立审读部是提高图书质量和多出精品的保障措施.审读部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分为印前审读和出书后审读两类.审读的工作方法以分散审读为主,集中审读为辅.出版社设立审读部要做好计划,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6.
编辑主体情感与编辑文本审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定层面上来看,审读活动是编辑主体的情感活动过程。没有情感就没有编辑对职业岗位的价值及理想的追求,就没有对真理、真知及科学精神的热诚,就没有对人类进步文明的期盼和对传承、创新人类精神文化的追寻。编辑的情感特质渗透与显现于编辑的审读动机、审读心境、审读人格中,并对审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出版物审读工作是出版行业坚持正确出版导向,落实出版业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的重要保障措施,对出版业具有重要的导向和预警作用,也是出版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审、读、评、改"四个环节为基准,从"审"的视野分析审读的标准、主体及职责边界;从"读"的角度了解审读原则和方法;从"评"的内容探讨评什么及怎样评;最后以"改"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读机制,实现审读结果的转化和目的,促进出版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审读制度与杂志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学 《编辑学报》1995,7(3):152-153
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对科技期刊的审读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已列入科技期刊的管理办法之中。 坚持审读制度类同于坚持产品的检验制度。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交流的精神产品,也是编辑出版的物质产品。既然是一种产品就应该有严格的检查制度,这种检查是编辑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发现重大错误或遗漏,可及时更正或补充;二是发现办刊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随时研究解决,不断改进和提高杂志质量;第三,坚持审读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一种监督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些高校学报编辑部收到了<为高校学报勘误>的广告.广告称:"本人原为<××××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不久即将退休.鉴于身体尚好,退休后还想干点事情,于是牵头办起了××××服务所…….  相似文献   

10.
黄嗣 《出版科学》2000,(1):39-39
现阶段审读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全国性的图书质量大滑坡,给图书审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由于图书种类多,专精图书的审读员不好找,尤以英语、计算机类的图书为甚:试想,一个省10家左右的出版社,专业分工不同,出书种类五花八门,所抽查的图书也各种各样,一时间到哪里去找那许多既精通编辑出版业务又专精各门类  相似文献   

11.
一、审稿与审读的时间差异 简单地说,审稿是在出版物出版之前进行,通常不是一次完成的.现今,各出版单位普遍实行的是"三审制",即出版物在定稿出版前一般要进行"初审"、"复审"及"终审"三个阶段.个别情况特殊的稿件不仅要经出版单位审稿,还要经有关党政机关特殊主管部门审核认定才行;文字生僻、图表数据复杂以及技术含量特殊的稿件的审稿次数还得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2.
戴十龄 《新闻知识》2015,(4):102-103,107
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是世界一体化的一个表现,身边的信息海量而快速。新闻审读工作分工有利于新闻文字差错处理的专业化,有利于抓住新闻文字内容的时代特征并加以有效处理,分而不裂是其效率的所在。审校一体化表明了新闻审读工作综合深入新闻内容的程度。二者都是因地制宜的措施,殊途而同归,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赵旭雯 《传媒》2003,(2):6-6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关于“报纸审读工作确需加强”的要求,报刊司日前制定了2003年报纸审读工作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这些年通过上下共向努力和报刊社内外监管力度的加大,全国报刊审读工作较好地把握住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报刊审读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