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周恩来舌辩宋美玲杨栋斌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出于爱国热忱一举扣押了反对抗日、积极“剿共”的蒋介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彼时西安局势复杂,各方虎视眈眈,剑拔弩张,情况危急。一方面东北军、西北军将士主张杀蒋以揭竿起义,抗日救...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到达西安时间小考张建芳1936年工2月12日,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西北军,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而遭到斥责后,被迫在西安扣留了前来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和正在西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庄河县较早出现的抗日组织之一是以刘震青(地主分子)为头目的“救国军”,成员最多时达数千人。但这支自发的抗日队伍,力量分散,纪律松弛,战斗力差。其时适逢本县财主房乡(今光明山公社)青年志士鞠抗捷(又名鞠仁卿,现任国家计量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从沈阳军官学校投笔归里从戎,献身于抗日活动。鞠抗捷接受众人之委托,着手改造“救国军”不景气的现状,于一九三二年春去北平(今北京),通过熊飞的关系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简称“东抗”)取得联系,因为熊飞是东北军的一个团长,是“东抗”会员,他当时在辽西搞抗日义勇军军工作。结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以特别的视角、精辟的论断及切身践行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三三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他致力于抗日政权民主化的早期实践,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并从多层面积极推介宣传“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执政效能广为传扬。周恩来“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团结抗日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东北“易帜”到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军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前后对比,判若两人。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九二八年六月四日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七月四日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十二月二十九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承认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易帜”是他开始拥蒋的标志,也是他决心抗日的具体表现。当  相似文献   

6.
在从内战到抗战战略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红军逐渐形成了持久抗战和联合白军等重要的理论策略,时为中共总负责人的张闻天对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共领袖集团中,张闻天首先于1935年12月作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明确论断,并对持久战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1936年9月他发表的《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持久性》,是较早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持久抗战理论的专,早于彭德怀、周恩来的同类章,也早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与此同时,还在中央红军长征刚刚到达陕北的1935年10-11月,张闻天即提出,中共要将国内战争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就要加强白军工作。当时,张闻天正确地将联合张学良东北军、杨虎城西北军作为白军工作的重点,积极推动西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实现及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在张闻天的直接领导下,对其他各实力派的联合工作也迅速展开,为民族抗战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里,周恩来协助毛主席十分忙碌地工作着。那几天,他的窑洞里彻夜灯火通明。 8月10日,周恩来起草用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延安总部第一号命令,指示各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限期接受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的敌伪投降,如遇拒绝投降缴械,应予坚决消灭。11日,又连续起草延安总部第二至第六号命令,令原东北军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所部,即从现地出发,向辽宁,热河、  相似文献   

8.
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中共随即开展了同地方实力派杨虎城、东北军张学良等的统战关系,谋求建立红军、西北军和东北军"反蒋抗日"合作格局,推动和领导抗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依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提出"逼蒋抗日"方针,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二二事变",导致东北军内讧。中共尽力维护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合作关系,共同应对蒋介石国民党政治、军事压力,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实现"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宁得失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评价。就“失”的方面而言,张学良此举不仅使自己终生陷于囹圄,而且使东北军迅速瓦解,使西北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三位一体的抗日同盟解体。就“得”的方面而言,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宁不仅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而且给蒋留下了面子,使其心理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从而保护了东北军、西北军其它官兵的安全。张学良以个人之失换来民族之得,我们切不可以“轻率”二字简单定论。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主要部队密切合作,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团结东北军共同抗日,在东北军中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并为营救张学良做出努力。在鲁南、晋西北、冀中等敌后战场上,八路军与东北军并肩作战,共同对敌。面对蒋介石发起的反共磨擦,东北军主要将领予以坚决抵制,部分官兵由此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1.
宋铁岩     
《下一代》2005,(9)
宋铁岩,1909年12月生于吉林省永吉县。1931年春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是中共南满特委、南满省委委员。“九一八”后,宋铁岩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进行反目宣传,被推选为北平学生请愿代表团负  相似文献   

12.
王仁斋     
《下一代》2005,(9)
王仁斋,1906年9月出生,山东省文登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历任海龙游击队大队长,中共海龙中心县委委员,南满第一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副官长,中共南满临时特委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教导团团长,中共  相似文献   

13.
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在促进国共抗日统一战线的实现中作出过特殊重要的贡献,因此被毛泽东同志称誉为“国家民族之干城”。①作为一个曾在内战战场上与红军对垒的东北军将领,王以哲是怎样走上联共抗日的正确道路的呢?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对王以哲将军正确全面的评价,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王以哲,字鼎芳,1896年生于黑龙江省宾县。1916年于宾县第一中学毕业,并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学习,于1922年毕业。在1922年至1925年期间,王以哲在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中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25年11月间,郭松龄反奉时,东三省陆军以教导队第四期的干部和学兵为基础,编成第二十七补充旅,王以哲升任该旅第三十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一九三六年间形成的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大联合,即红军、东北军和西北军(也叫十七路军)在“逼蒋抗日”共同目标下结成的联盟。这一区域性的大联合,成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奠基石。它是我党统战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西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  相似文献   

15.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山河."这是郭沫若同志《咏杨靖宇将军》的诗.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杰出的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培育下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指挥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和东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  相似文献   

16.
二十九军是三十年代在我国北方崛起的一支抗日爱国军队,它在1933年“长城抗战”和1937年“七七抗战”中,遵循本军“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己”的庄严誓言,挥舞大刀,浴血奋战,致日寇重创而名扬中外。毛泽东同志当时即赞誉二十九军“奋力边陲,慨然御侮,义声所播,中外同钦”。①本文拟就该军成立前后的历史过程及其去向,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和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六年二月,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以实际行动促使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乃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陕北渡河东征。但我军的这一正当行动,竟遭到山西反动派阎锡山的重兵阻挡。同时,蒋介石又调集十多个师的兵力,协同阎军堵截红军,并令东北军、西北军等进攻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顾全抗日大局,促进蒋介石及其部下的觉醒,中共中央命令红军于四月底撤回河西。五月五日,毛泽东、朱德发表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指出:国难当头,双方决战,不论胜负属谁,都是中国国防力量的损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国民党终于放弃了“剿共”政策,实现了与中共的抗日合作。但抗战时期国民党的联共抗日政策却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一 1936年12月,西安发生了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对蒋介石的兵谏——“西安事变”。该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同志在其战斗的一生中曾多次遇险,但最后都终于化险为夷。一九二七年三日二十一日,上海爆发了以周恩来为总指挥的第三次武装起义,进攻北站时,周恩来同志亲临前线指挥。突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炮弹炸起的沙土溅了他满身。此后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周恩来被上海叛军二十六军二师师长斯烈扣押,生  相似文献   

20.
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初志军东北抗日联军战绩纪念塔位于佳木斯市西郊15公里、松花江南岸猴石山北坡的二四四高地这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绩地。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四师的将士们在党的领导下,在此地建立了前沿阵地,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我英勇的抗日联军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