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得知自己获得了第八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奖时,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作为一名记者,“长江韬奋奖”是至高的荣誉,激动之余,内心又忐忑不安,感到自己做出的成绩远没有达到获得这项荣誉的程度。这一荣誉实在不应该是我一个人享有,他属于集体,属于团队。在我不长的记者职业生涯中,十分幸运,能够和一批有着很高专业素养,热情、睿智和敬业的高原新闻人一起共事.  相似文献   

2.
胡剑 《四川档案》2013,(1):57-58
金秋的一个周末,我到达万州后,热情豪爽的三峡诗人叶梓先生特意乘快艇从奉节白帝城赶来,盛情邀请我去观赏有“亚洲第一瀑布”之称的万州青龙瀑布。以前到长江一峡和大宁河小三峡时多次途经万州,从未听说这里有什么瀑布,更别说“亚洲第一瀑布”了。不过,这次到万州时,一上火车就看见所有坐椅的靠背上都打着“游长江三峡,观亚洲瀑布”的醒目广告,当时我还在纳闷:这可能是商家的刻意炒作吧!不过,当我身临其境,方才觉得真的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3.
1948年2月,国民党海军重组“海防第二舰队”。配合陆军担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500多公里的长江防务。虽然该舰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惠安”、“吉安”、“营口”三艘护航驱逐舰和“安东”、“永绥”、“江犀”三艘炮舰以及两个炮艇队,但其部署在长江一线阻挡人民解放军渡江,确是一患。为避免渡江部队不必要的伤亡,我地下党开展了一场秘密策反……  相似文献   

4.
于友 《新闻导刊》2006,(3):52-52
1935年9月.我在上海新创办的《立报》当练习生,开始学习新闻工作。当时有机会阅读全国许多报刊。1936年4月《大公报》在上海创刊,我发现了它的一个“亮点”——旅行通讯。署名“长江”的西北通讯很有特色.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流利的文笔.引起我浓厚的兴趣.我曾把它当成学习的教材。我当时不禁感悟到.当记者.就该有长江那样的学识和本领.能报道大家关心的大新闻。1937年.我曾给长江写过一封信.表示了我敬慕的心情。  相似文献   

5.
夏丽华 《兰台世界》2005,(8):104-105
近年来开展的“绿色活动”,以“高新科技+人文关怀”为主要内容、以医院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障碍”为主要目标。我医院十分重视创建“绿色医院”工作,提出了“绿色在我院”,专门抽调一名档案员专职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稿子发了之后,长江医院詹国强两次打来电话,邀我一起"坐坐",而另一家与长江医院不相干的民营医院,也莫名其妙地托人找我"吃饭"。我都没去。有哥们说是"鸿门宴",我想还不至于。  相似文献   

7.
去青海走一趟那还是3年前的事了。杨欣,这位在80年代漂流长江的勇士在北京四处游说,争取实现他的保护长江源头的计划。“一个长江的探险者为何一下子成了一个长江的环保主义者?”我问他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以前想通过艺术手段唤起人们对长江的热爱,“现在看到这条路太漫长、太艰巨,也许到那个时候长江源头的野生动物早已灭绝了,我必须马上做起!”而这决心来自  相似文献   

8.
赵燕群 《图书馆论坛》2006,26(1):233-234
一直到现在,我无法说服自己,你已经远离我们,踏上通往天堂之路,因为你走得太突然。11月3日晚,焕文馆长电话告诉我,你2日动了手术,是恶性脑瘤,我“呀”的一声,心里一惊,心跳加速。电话里我们立即决定,第二天到医院探望你。不到10分钟,电话又响,焕文馆长急促催我:“快下来!去医院!梁美灵“走”了!”当我们几个人赶到医院,病房空余病床,我问护士,她轻轻地说你19:40“走”了。  相似文献   

9.
亓欣莉 《中国广播》2007,(11):11-12
能够获得我国新闻界的“长江韬奋奖”,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荣誉不仅仅足党和国家及全社会对我工作的承认,更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来自一线广播电台记者和主持人的关怀和肯定,使我备感温暖、备受激励。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乘车、骑马、走路来到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在燕石坪,我们欢送洛阳8名队员上源头,同时我们雇了一批牦牛驮上物品,队员步行.十天后到达长江发源地——各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在尧茂书遗留草帽之地立下了“长江之源”这块纪念牌。长江的源头我没有机会看到.也没有太想去看,因为冰川太多,任何一滴水都可能是长江的起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莫道新闻多老套,躬亲细悟气方豪。”新闻事业是富有诗境、诗情、诗意的事业。君不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卓绩正气传弥久,长使黎民泪满襟”。  相似文献   

12.
有的报道员羞于写“豆腐块”“火柴盒”,我却不以为然。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稿就是从“豆腐块”开始的。1993年底,我所在部队医院为解决驻地近视眼患者就医的困难,高薪聘请了俄罗斯眼科女专家来医院开展角膜放切术治疗近视眼。开始两个月,应诊患者寥寥无几。后来院长让我这个“小秀才”写篇报道宣传一下。我就写了一则不足百字的快讯,谁知在驻地《潍坊日报》发表后,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既解决了近视患者的求医困难,又增加了医院的经济创收。“豆腐块”、“火柴盒”篇幅虽小,作用却不小。从事新闻工作一年多来,我体会到写“豆腐块”…  相似文献   

13.
在中宣部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中,由我作词的儿童歌曲《长江我的家》名列其中。此前,我创作的另外两首儿童歌曲《雀尕飞》、《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也荣获了第五届、第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些奖项,对于我个人的创作而言,无疑是巨大的鼓励。在此,我愿意谈谈创作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4.
回忆长江     
回忆我同长江的相识,很有一点传奇的味道。但从这里却正可以窥见长江的为人,长江在当时新闻战线上所起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我在《苏州明报》作记者,“八一三”淞沪战事一打响,就开始作战地记者了。战争开始,全国人民好象一吐久压在心中的积郁,心情振奋,没有一个人不关心前方的战况。  相似文献   

15.
初学新闻报道,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学点“求医”术,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初我一开始写稿。就一个劲地拼命去采访,挑灯熬夜地写,第二天就火速去送稿,结果一连写了300多篇,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正当我准备“砸”笔时,一天我到城里去办事,路过一个专治疑难病的门诊部,被那长龙似的求医队伍所吸引,一个十平方米的“小不点”门诊部,为啥能吸引众多的人来这里?一位患者告诉我:“开始我的病被一家医院确诊为绝症,在我绝望时,有人劝我不要只盯住一个地方治,要多方求医。我只好多处求诊,直到我走了10多个医院,…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报的记者和基层通讯员能采访名人吗?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敢字当头,多动脑筋,找好角度,采访往往获得成功。敢字当头。一次,我到四川奉节参加长江航运系统通讯员会议,在回程的船上,巧遇当时国家体委主任、国内外很有影响的新闻人物荣高棠。这个“大人物”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本能地感到,我一定不能放弃这送上门的“名人”。但又退一步想,我只是个《长江航运报》的特约记者,能“高攀”  相似文献   

17.
曹辉 《新闻天地》2011,(12):71-71
知道长江已去的确切消息。是在11月8日记者节那天。当时,我无意中上了一下QQ,便看到了一组令人心碎的照片。“7日下午,他已化作一缕轻烟离我们而去,奔赴了天堂。那祭坛上,‘先考吴公长江老大人之灵位’牌位旁,长江依然在憨厚地笑着。”那时,我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毕竟,他还差一个月才满43岁啊。“先考”、“老大人”这样的字眼怎么也不应该轮到他头上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播》2012,(8):94-94
6月5日,湖北广电系统三大公司——北京长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同日正式挂牌运营。这意味着湖北广电系统制播分离改革又迈进一步。今年2月,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广电传媒”)正式成立,酝酿多年的湖北广电系统制播分离改革正式“试水”。  相似文献   

19.
各位同志: 这次纪念“国新社”50周年,许多新闻界的老同志、长江的亲密战友都会聚在一起了,机会难得。今天又特地安排了“长江生平事业研讨会”,并邀我参加,我再次向会议的主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和长江在1938年开始认识(实际上只能说是1939年),1940年就结婚了。可是,在解放前,由于历史上客观的原因,使我们象走马灯似的,往往是刚碰到一起,不久就又分手了。解放后,基本上安定了下来。但是,我们在不同的岗位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医院812,病房,我守护在抢救中的穆青同志身边。呼吸机遮住了穆青消瘦的脸庞,血氧饱和度时而“80”,时而“84”,始终达不到正常值“95”。深夜,新华社秘书长鲁炜同志提前来替我,因为第二天我还要在总编辑室值班。我缓缓地绕过病床,退出812病房,返回总社。大雨如注,寂寥的长安街上,风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