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英国在“光荣革命”后 ,世袭贵族全面控制了国家的政治权力 ,占据了全国25%的土地(世袭贵族仅占全英人口的十万分之一) ,形成了所谓的“贵族时代” ,这个时代长达150多年。工业革命完成之后 ,这种局面开始发生变化 ,但世袭贵族并没衰落。英国的世袭贵族的衰落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到1998年世袭贵族在上院的天然议员权被取消 ,世袭贵族在英国退出了历史舞台。经过100多年的时间 ,在英国又完成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英国下院议员爱德华·伍德语) :废除了几百年来议会中以爵位世袭为传承纽带的特权制 ,代之以非世袭的议员…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贵族制度开始于1066年建立的诺曼底王朝,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指本人去世后,其封号由长子继承。如果没有子女,其封号自动取消。根据1963年的《贵族爵位法》,世袭贵族为了获得竞选下议院的资格或其他原因,可以放弃爵位,成为贫民,但在死亡时,再恢复其爵位以传给其继承人。终身贵族指本人去世后,封号即作废,子孙无权继承。根据《终身贵族法》,英王可根据首相的提名,加封某些政府官员、将军、教授、作家等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以终身贵族称号。  相似文献   

3.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地主之间妥协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美国推翻英国殖民地统治后建立起来的联邦共和制,也不同于法国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它保存了诸如世袭君主制、贵族院,陈腐的选举制、封建特权、裙带关系,国教等大量的封建残余,造成了许多社会弊端,严重地影响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英国中产阶级是在贵族的不断衰落和宗教改革中产的,由开始模仿贵族到最终的形成,其文化成分既有对贵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包括从新教主义中吸收的精神理念。在这些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形成了独特多元的中产阶级文化,并被一些工业家运用到工厂生产中,推动了英国工业化进程和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西周春秋,是氏族世袭贵族统治下的早期国家阶段,周王、诸侯以及执政的公卿大夫都是世袭贵族。他们是靠血缘关系——氏族贵族,才取得政治地位的。  相似文献   

6.
1547年6月伊凡四世授意,“重臣拉达”着手国内司法改革,其主要成果是《1550年法典》及其后一系列法规的制定实施。此次改革对君主、世袭领主、修道院、封地贵族、地方行政长官、农奴等各方的经济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做出重新梳理和调整。《法典》的核心思想是打击、限制世袭领主和修道院势力,扶植封地中小贵族这支亲沙皇的新生政治力量,以树立首代沙皇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英国封建地租由劳役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对英国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这一转变导致了农奴制的解体、农民两极分化的加剧以及封建贵族的衰落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乡绅的兴起。  相似文献   

8.
“多余人”形象的出现,是世界学史上特有的现象。“多余人”随着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而出现在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度,继而又随着贵族革命的终结而销声匿迹,寿终正寝。于此,从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多视角地分析和论述了“多余人”的悲剧,是时供的悲剧,是残酷时代时原悲剧。我们在这悲剧而感叹时,也从历史反思的角度,对他们及其时代有了一个本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证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阶级关系发生的新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封建旧贵族的衰落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乡绅、约曼的兴起。文章对旧贵族、乡绅和约曼的兴衰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他们的定义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商周实行分权贵族民主政治体制,但从商周开始,贵族民主政体逐渐衰落,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到汉武帝时期,随着王国问题的彻底解决,贵族民主政体最终崩溃.董子学说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同时力图用“天人感应”理论限制君主权利,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正是董子学廉政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