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乙玛 《青海教育》2010,(11):32-32
创新能力人皆有之,而教育是使人的创造能力得以涌现、发挥的决定性条件。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把创造性人才视为社会瑰宝。爰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创学习型校园 做学习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学习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参与社会竞争和自我超越的必需的能力。处在一个“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世纪,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得以其内部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前提。作为人的启蒙和发展的摇篮,作为承担、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我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是历史的守护者、传承者,又是历史地批判者。任何美学都是时代的美学,任何时代的美学都有客观性和历史性。随着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的变革,原有的美学便会失去昔日的光芒而变得黯然无华,一种新的美学会应运而生,取代旧的美学视界。本文概要地阐述新时期美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淡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弱势群体,我国改革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是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和阶层分化密切联系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社会急剧变化、全面转型时期:社会类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社会生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的创业精神田源,曲青山一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在特定时间内、特定条件下反映该民族、该国家、该时代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的伟大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一定的意义和一定的条件下,这种...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群体,可这一问题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成为了一个特别的音符,于是也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保证提高弱势群体的地位和生活水平,最重要的就在于维护和发展弱势群体的各种正当利益,保证社会公平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并保证社会公平的重心向弱势群体倾斜,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着重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论述对弱势群体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8.
重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从大学章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任何一种大学制度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时代的烙印;任何一种大学制度能够得以延续,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世纪大学是学者为自由探讨学术、保护学者团体利益而建立的学者自治组织。到了现代,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得以形成,围绕这些职能建立起来的现代大学制度也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9.
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时代都有特定的社会主体力量,农业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力量是农民,工业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力量是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已经不是零星的“分子”,而是一个逐渐庞大的社会群体,表现为不同层次的“集合”,以其特有的脑力劳动方式,已经成为从事知识产业、信息产业、教育产业活动的社会主体力量,并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结构、方式、规模及效益,不断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知识为中轴的各种活动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更符合人的主体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学习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参与社会竞争和自我超越的必需的能力。处在一个“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世纪,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得以其内部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前提。作为人的启蒙和发展的摇篮,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