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 ,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 ,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 ,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2.
把学生教育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的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人们的幻想和人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青年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当我把“人文学…  相似文献   

3.
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会徽,由“天”、“地”、“人”三部分组成。乍一看,像个中文的“之”字;仔细瞧,又如一个运动的人形。标志采用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别寓意太阳、蓝天和大地。“之”字有生生不息和到达目的之意,也表示经历曲折才能获得成功。而“天”、“地”、“人”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奥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师,我们无时不在思考和探讨着如何教育学生才能让学生听话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从早时的“严师出高徒”、“因材旆教”,到当今的“师生角色变化”、“换位思考”等方法和措施,都细心揣摩和研究过,但却忽略了一些看来平常而教育效果非凡的做法,那就是微笑、宽容和赞美。  相似文献   

5.
鲁江 《广东教育》2009,(12):15-16
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两大教育体系.对美国与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理性的比较与分析.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由于不同的社会性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教育理念给两国在基础教育方面所带来的差异。但深入思考,又不难发现,这种差异的一方面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同时还有着某些共通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化伟人,鲁迅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的“读书之法“灵活多样,用于指导历史学习不无裨益。 “硬读“,就是“读书不能光凭兴趣,要硬着头皮钻“。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8.
刘晶 《文教资料》2007,(29):27-29
在《简·爱》这部作品中存在两位他者,一位是显性的他者伯莎·梅森,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克里奥尔人;另一位是隐性的他者简·爱,一个殖民地宗主国的公民,一个英国姑娘。本文将在赛义德东方主义理论框架内对两位他者进行解读,以此来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并倡导各种文化和平共存,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英国伦敦人流穿梭的街道上,一群身着彩色帽T的家伙东奔西跑,他们像淘气的孩子般爬上爬下,把自己的身体挤进通道入口、壁凹和任何能找得到的公共建筑的缝隙内。街上的行人常常被他们的举动搞得一头雾水,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0.
世间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却无比珍贵。它的名字叫“缘分”。正如佛教大师所说,人在大街上走,两人互不相识,能擦肩而过,就需要300年的修行。我与《河南教育》相识相交已逾23个春秋,这份缘分的修行到底该用什么时间单位来计算呢?  相似文献   

11.
孙彩平  贾长胜 《中国德育》2006,1(7):22-24,41
闲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与自为的特性而更能体现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工业化社会追求效率的原则驱逐了生活中的闲暇,也放逐了闲暇道德。现代德育也以注重工作及制度化生活的引导与规约为主要议题,因而导致了人的制度化生活与闲暇生活以及人的德性发展的不和谐状态。从和谐德性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德育改革应该关注闲暇德性。  相似文献   

12.
学校应该总是以此为目的,即在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具有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否则,他——拥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接近于一条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曾经说:“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情感,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鲜明的辨别力。”   爱因斯坦所倡导的“和谐发展”,对职业教育具有更深的现实意义。曾有人讲,职业教育的突出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熟练工作,独立完成任务。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这种职业教育只…  相似文献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11宿舍因这7名同学而闻名全国,他们全部被保送本校或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他们分别来自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江西、陕西农村,除一人外都不是独生子女,都是贫困生,都干过农活,都有过兼职打工和申请助学贷款、奖学金的经历,就读的小学、中学都没有计算机。  相似文献   

15.
事业成功之心,人皆有之。有谁不想使自己的事业早日成功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事与愿违,不是事业无成,就是半途而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一目没志向,二日缺毅力,因为他们不懂得成功、志向、毅力之间的重要关系。笔者仅就这三者关系谈点看法。孔子认为匹夫不可夺其志;孟子认为志为气之帅;苏轼则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俗话说:“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所以,立志是人的事业成功的基础,工作随着志向而开拓,而成功又靠着工作来体现。“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那么,什么叫“志”呢?“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和奋斗的目标。一个人有了志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师范学校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直接为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的教学兼具双重任务:既要学生“会学”,又要学生“会教”。由此可见,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教法,而且要注重实践环节,即切实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了“自学导读———教师点拨———范例引路———参与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从专业课的特点出发,从未来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为指归,它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以适应现实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该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自学导读。在定向、定量、定目标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学生自读教材。这样做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由被地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点拨。在检查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答疑,并适当补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当前小语教改信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动地理解、把握了教材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视野,弥补我们的课本不能短周期翻新的不足。范例引路。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放教学录像...  相似文献   

17.
一只又一只的船到达这个码头,过了一年的作客生涯,从遥远的工作地点回家来过节日,他们的箱子、篮子和包袱里装满了礼物.我注意到有一个人,他在船靠岸的时候,换上一条整齐的叠好的绉麻拖地,在布衣上面套上一件中国丝绸的外衣,整理好他颈上的仔细围好的领巾,高撑着伞,走向村里去.   ……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可能地交给学生,因此,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会读、善究、巧思、活用,  相似文献   

19.
[“两会”声音] “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在学校教育的多种活动情境下,班主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自主观念逐渐萌生的阶段,渴望独立,但心智又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思想、行为、心态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根据适当的情境,采取适当的介入形式,将会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