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制节目应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中是个时髦的词儿,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电视法制节目中的人文关怀又将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人道主义的体现,通俗点说就是良心、爱心、责任心的体现,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关注。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怜悯与尊重.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工作的终极目的,从本质上说,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通过新闻报道这种形式,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予以长期的关注和关怀,积极引导社会努力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尊严,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活动环境,进一步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从而达到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目的.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国内众多媒体已把人文关怀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价值予以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彭蜀湘 《新闻窗》2007,(6):53-54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关注人的真实情感、人的生存发展状况以及人的命运。注重人文关怀,是时代的需要,是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衡量标准。“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报道讲人文关怀,就是要强化受众意识,以受众为中心,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寻求与观众人性化的平等交流,解读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人文关怀”颇受新闻媒体关注,这是让人感动的事:我们终于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更多的关注我们人类自身了。也正因为是对人这一鲜活的个体和群体的关怀,“人文关怀”类的作品才会广受关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同其自觉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且总结优秀的纪录片,“人文关怀”是他们的共性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对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真实情感的关注,人文关怀是对生命、生活的尊重与怜悯,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是记者的良知,更是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李军林 《传媒观察》2007,(11):28-29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在真正认识、尊重和发展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精神处境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广告中的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要以受众为对象,  相似文献   

8.
媒体报道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生存状况和真实情感的关注,它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怜悯,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良知。而电视作为强主流媒体之一,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更是受到人们关注。一方面,我们可喜地看到央视及各大省级卫视台在选材内容和报道方法上,大大强化了“人文关怀”的分量,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关爱生命:灾难报道的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庭 《视听界》2006,(3):94-94
灾难报道就是灾难事件报道。灾难事件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人文关怀”,但在报道中,有时“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灾难报道中。火灾、车祸等灾难事故往往造成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现场,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  相似文献   

10.
赵阳 《记者摇篮》2004,(5):12-13
“人文关怀”是近年来新闻传媒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上网搜索,竟得8 万余条。但究其词意,居然发现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连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找不到具体的诠释。综合各家所言,笔者认为,“人文关怀”指的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都是围绕着人与人有关的事物,围绕着对人的关怀展开的。我们曾有过不那么看重人的时候, 有过把“人性”、“人道”当成靶子批判的时候。因而,对于提倡“人文关怀”,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曾有文章认为,“人文关怀”这个词用得太滥了,不用也罢。对此, 我不敢苟同。纵观我们的社会现状,不是  相似文献   

11.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当前对此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但其核心内容都认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概述之,其内涵可以分为四大要点:一是要坚持理性,反对迷信、盲从和认识领域的强制服从,从而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是要重视终极关怀,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三是坚持人际间自由、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叶永平 《新闻窗》2013,(1):45-46
新闻报道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主动承担起“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从各个环节分析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以期挖掘新闻报道中的人文要素。 一、人文关怀的词义辨析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总言之,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生关怀。  相似文献   

13.
蔡志远 《新闻窗》2014,(6):38-39
随着电视节目发展的多样化和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越来越理性的受众,法制节目多年来形成的制作手法已经与形势严重脱节,那些靠搜奇猎异,靠追求刺激赢得收视的法制节目更是快速退市。法制节目要接地气,要关注民生,要充满人文关怀在业界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那么,何谓人文关怀?如何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法制节目中呢? 笔者认为,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法制节目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重视人的表述、倾听人的呼声和关注人物的命运。虽然弘扬正义、普及法律知识是法制节目的大任,但是生涩的法律条文只是法律的表象,而人文关怀才是法律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02级博士生卫奕。在2005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撰文认为: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包括:1、传播者的人文定位——建立真正意义的公共档案馆。即提供一个民主渠道,让不同的人能够进入到主流。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历史环境中。2、受众培养——构建适应人自身精神需求的档案审美文化。促使受众超越对档案信息的实用功利性和工具性行为的限定,上升到一种自觉境况,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审美观念。增强对档案信息传播的敏感度和把握档案信息意义的“情商”,通过接受档案信息触发美好情绪和有益思考,充实和完善自身。3、档案信息阐释——档案信息传播的人文使命。“客观真实”和“述而不作”是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原则。关注细节和故事化叙述是有效的传播方式,图像化则为当下档案信息传播的具体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指出:人文关怀的焦点集中在人的身上,从人的经验开始;每个人在他或她自己身上都是有价值的,即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人文关怀要重视思想。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应该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以及在情感上对人的关怀和理解。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具备人文意识的同时,在采访和制作过程中,时刻把握体现人文关怀的主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人们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常挂嘴边。这说明,一是大家都在追求时尚,不甘落后,是与时俱进一族:二是表明每个人都高度重视他人和自己了,是否被“人文关怀”,是否“以人文本”了。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报纸,就更应该始终不忘“人文视角”,因为平常百姓都“人文”了.你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何谈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俘虏”读者的心,让读者对你保持高度的忠诚度。何谈这与我们常说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高度契合。所以,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保持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生活目标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18.
胡凯 《新闻窗》2009,(5):35-36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概括讲就是关注人的‘三生’,即生命、生活、生存。人文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文明发展相同步,与人们追求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相适应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在传媒时代的今天,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新闻从业人员的意识之中,成为传媒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简言之,即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在电视的策划、采访、制播、管理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把“人”作为节目运作的核心,通过人的思想、人的意识、人的观念及人的活动来展示新闻事件的动态过程。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是传者的责任和良知,更是媒体的期待和责任。  相似文献   

20.
常虹  易铭 《新闻传播》2008,(3):21-22
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无论是被报道对象还是受众都离不开新闻的主体——人。而“人文关怀”正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