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 我国中学课程长期以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和体系下进行,没有什么变更或创新,这就造成国家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合某些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更注重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课程理论家通常将正式课程(或称官方或强制性课程)与实际课程区分开来。所谓正式课程是指被官方认可的课程。它是公共的、所有申请的人都可以学习,具有显露性。如果人们能达成共识,如果在确定正式课程前人们已作了适当的考虑,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理想化课程(也就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实际课程,即实际施行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相同(尽管这比较难以实现),具有显露性。而隐蔽课程通常与正式课程相对,是实际课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课程论的范畴比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一种课程形态,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基于生活实际而开设的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不属于某门课程范畴,它在国家课程中与学科课程并列,是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在交往信息化和社会技术化以及文化全球化的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入心入脑”,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社会实际、技术实际以及课程实际,创建具有校本特色、时代特色、技术特色和教育特色的新型思政课程,以从根本上提高该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民办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根据民办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陈松信 《学子》2013,(3):13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对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于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校本课程开发要抓出成效,必须做到以下"四要"。一、立足学校实际,挖掘本土资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要立足学校实际,充分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师资队伍、生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发挥学校在某一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或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材"这个说法已经提出很多年了,它源于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前,课程学术界把校本课程开发二分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实际来看,西语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所谓“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在中文的语境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存在概念不清、自相矛盾、循环论证等逻辑问题,同时也容易引发诸多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指由各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和实际,自行开发的教学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关教学.校本历史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学欣赏课程主要是面向大学各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之一,是我国大学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课程之一。在实际的文学欣赏教学过程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策略,尤其是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风不正以及教师行为不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通识性知识课程陷入了困境.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学校通识性知识教育过于理想化,脱离学生实际;通识性知识的分科教学形式存在严重弊端;课程教学不适合学生.在职业教育背景下,摆脱通识性知识课程困境可从学生实际出发,整合课程体系,实施综合课程;从课程实际出发,改进教学评价,重视全面评价;从教师实际出发,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包蓉 《现代教学》2011,(7):26-27
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意味着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是在对国家课程理念和内容的深刻领会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的新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陶先生以生活为源头活水的课程资源观.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在课程领域里的灵活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是其课程资源观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4.
可以说,德育课程是一切学校教育课程的必修基础课程,但也是所有学校课程中最难执行的课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尤其如此。在课改实际中,与专业课相比,德育课程改革显得较为滞后。德育课改“只打雷不下雨”,知识灌输、应付考试的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教学脱离职校生的实际学习条件和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5.
围绕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对《精细化学品小试技术》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本文从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课程实际运行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核心部分。本文主要在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管理类课程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关于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鲁珍 《考试周刊》2015,(42):7-8
在地方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应用型课程,实现课程转型,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本文以《啤酒工艺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为例,结合本校实际,从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能力、生产实践及实验课程的改革方面对课程教学方法做了探索,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行的一级课程。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时,既要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又要根据本校、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因此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一、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有效策略1.小学校本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地域和学校实际。受经济社会和地域的影响,校本课程科目的选择要与之相匹配。为此,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高职课程设置现状以及高职课程设置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应加大实训、实践环节的职业技能课程比例,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思想理念,同时还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对现有的高职课程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课程的设置直接关系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幼教师资培养的质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五年一贯制课程人为分割为两个阶段;文化课程教学定位存在明显偏差;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脱离幼儿园教育实际需求;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实效性较差.为解决课程的设置问题,应坚持就业导向,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坚持实践取向,科学安排课程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务实设置课程和内容;统筹安排课程,发挥五年一贯制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