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校的一名数学教师一向对学生很宽容、慈善,与学生平等相待、融洽相处,可是,所带的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却不理想,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得到荣誉的机会也比较少,但学生就说他们的数学老师好。有一次,这位数学教师叫一名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这位学生竞乱写一气,老师严厉地批评了这位学生,这位学生竟然动手打了老师。同时,班上的另外两名学生上去以帮忙拉架的名义也一起殴打老师。事后,家长、领导竟然说:“不应该责怪孩子,孩子没有错。”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职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职中生虽然比较调皮,他们大多数的数学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却非常强。他们清楚自己的不足,但却不希望自己受到老师的鄙视与忽略,相反他们很渴望自己被注意,被重视。他们如果讨厌某个老师,很可能会迁怒到这位老师所教学科上来。因此在教学中我深知热爱学生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何碧玉 《考试周刊》2010,(30):75-75
学生最喜欢郊游之类的活动,可是每次郊游之前,总会有一些孩子怯生生地找我:"何老师,这次可以不写作文吗?"看来,在学生的眼中,写作文是件令人头疼甚至可怕的事,他们一到写作文时就会手脚发软,一筹莫展,总觉得无从下笔。而"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值得每位语文老师深思。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4.
好心与好脸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后进的学生先后遇到了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对其不完成作业的行为进行了应有的惩罚:罚抄作业、罚跑步、罚捡纸……这位学生用逃学、旷课等方式对抗老师,并发誓要报复这位老师。后来班级换了另外一位老师。对于他的错误,这位老师并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细心地发现他的优点,表扬他、鼓励他。在尊重与鼓励下,这位学生慢慢地转变了。在考入重点中学时,他发誓要报答这位老师。两位老师都是好心,同样希望自己的学生好,为什么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我想大概是因为第一位老师虽然给了学生好心,但没有给学生好脸;另一位老师不…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要用真心去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小学生是刚刚进入学校,还不知道怎样学习,也没有什么人生观和世界观,若是教师对他们关心不够、引导不够,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不但很怕这位老师,而且还会厌烦学习,甚至不愿上学。因此,教师的爱心对小学生特别重要,教师的爱心是小学生进行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6.
赵勤学 《甘肃教育》2014,(16):65-65
正一、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愿意下功夫学这门学科。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所教的课,当然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甘肃教育》2013,(22):40-40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在教学中,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授课老师,就会相信这位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这位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这位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随笔两则     
国庆节,我到一位在中学任教的老师家串门。正好,这位老师班上的三个学生也前来向他作节日拜访。老师丢下手里的活,陪他们坐。我给那三个学生沏茶,削苹果。茶杯、苹果送到面前,他们既不谦让,也不道谢,受之泰然。告别时,三个同学没有一个主动向我打招呼。对这些,不能说他们不懂礼貌,节日拜访老师本身就是“知礼”的表现,何况还破费买了一张精制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去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听到一个故事。杜郎口中学的校长崔其升有一次听到学生的言论:“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要他们干什么?”这给了他深刻的思考,经过深刻的思考,崔其升决定让当时教学成绩最差的一位老师做一个大胆的实验。他没有把自己的考虑对这位老师和盘托出,怕伤了老师的自尊,只是说希望这位老师对课堂教学作一些调整,  相似文献   

11.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低年级教师让全班学生自由画一幅画。下课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是一张白纸,于是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画的是牛吃草。”“那么草呢?”“被牛吃完了。”“牛呢?”“牛吃完草走了。”这位学生虽然有恶作剧之嫌,但他的回答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那异于常人的想像和思维。笑话没有下文,也不知文中的那位老师是如何对待这位学生的,但我想,这位学生如果能得以正确的引导,将来成为一位可造之才也未必没有可能。 传统的教学中,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却往往因为他们的非传统性,被众多老师视为“…  相似文献   

12.
<正>【背景】一位老师在"圆的面积"新授课的全课总结环节安排了学生质疑,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既然圆的面积转化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那圆的面积公式为什么不写成S≈πr2呢?"这位老师可能是因为快要下课了,也有可能是对这个问题没有预设,不知怎么回答,老师说:"因为它是一个公式,所以必须用等号。"学生似懂非懂坐下了,很显然这位老师的回答并不能让学生信服。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看来学生并不认为他们学  相似文献   

13.
康弘  吴杰 《湖南教育》2003,(15):43-43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理所当然会成为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例。有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他将来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其原因是将来当了老师后可以没收学生的课外书籍。原来,这位同学非常喜欢看课外书,常常因爱不释手而在上课时也看,结果多次被老师没收。而老师从来没有把课外书还给他,他向老师讨还老师也不给。久而久之,他便产生了当老师的理想。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这位学生的思想其实是一种报复的思想:我的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了,将来我也要当老师没收学…  相似文献   

14.
初二女学生小杨给学校心理信箱写信,称她的物理老师特别严心灵钥匙初中政治厉,她见到物理老师就紧张。她又写道,物理老师其实对他们很负责。可是,自从有一次因为在课堂上与别人讲话被物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后,她就一直害怕他,上物理课时总是听不进去。根据这位女同学来信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她之所以对老师产生了畏惧心理,是因为在课堂上没有遵守纪律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其实,这位同学误解了老师的批评,她的这种畏惧心理是可以消除的。首先,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用意。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希望学生能…  相似文献   

15.
梁好 《班主任》2014,(8):57-57
正一位特级教师到偏远农村乡镇送课,全乡镇语文学科的老师齐聚一堂,准备一睹这位特级教师风采。然而,特级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令老师仉大失所望。这节课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精彩纷呈,有的只是他们平日课堂的那般平淡与平凡。整节课,特级教师没有什么精巧的设计、精致的课件和精深的解读,只是指导学生读课文,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不厌其烦。这样的表  相似文献   

16.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17.
徐琴 《河北教育》2002,(6):17-17
一天,上小学的女儿向我讲述了发生在她班级里的一件事:语文老师问一个同学“者”(zhě)字怎样读,这位同学错读成了“zǎi”(宰)。语文老师很生气,就狠狠地对这位学生说:“是读zǎi吗?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读,我马上宰了你。”课后,学生们经常用老师的这句话来嘲笑这位同学,从中取乐。这个学生很痛苦,以后上课时再也不敢举手发言了。听了女儿的话,我内心很沉重,立即想到了二个字:心罚。这位老师虽然没有动手打骂学生,但是他的讽刺挖苦是对她心灵的伤害,这比体罚更严重。所谓心罚,就是刺伤学生自尊心,侮辱他们的人格,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一群学生去拜访曾经的老师,这位老师头发已经花白。学生们历数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以及师生交往过程中的故事。然而,这位老师只是微笑倾听。显然,在她的记忆里,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岁月已经冲淡了她的记忆,这群学生,的确没有给她留下太多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优秀教师令人惊叹的应变语艺术 ,是他们高超的教育能力和老练娴熟的教学经验以及灵敏的言语对策的统一。探讨应变语艺术 ,对确保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简介五法 :一、化被动为主动的应变语一位教师对学生讲 ,要建立无产阶级感情 ,要学会爱人。不料这时有个顽皮学生站起来向他提出一个难堪的问题 :“老师 ,你有爱人吗?”这位老师是位大龄未婚女青年 ,还没有对象 ,这个问题无疑刺到了老师的痛处。但是 ,这位老师回答得很巧妙 :“这位同学问我有爱人吗 ,谢谢你的关心。我首先有你们这些学生 ,你们就是我所爱的…  相似文献   

20.
刚接班主任不久,应邀参加班上同学自发组织的郊游。午间,在一片草坪上休息时,班长给同学们分发礼物,给了我一包烟。一包烟算不了什么,但因为用的是班费,我有点不好意思。可为了不扫同学们的兴,我还是收下了。谁知,马上有同学走过来给我递烟,还说谢谢老师的教导,脸上一副顽皮的笑容。考虑到不是在上课而是在郊游,我也收下了。谁知,立刻有学生给点火。而当我点燃香烟后,同学们欢呼起来,接着十几个学生也纷纷点燃香烟,开始“吞云吐雾”,其中还有女生。我把脸一沉,想制止他们,班长说:“老师,他们是觉着好玩,你就放大家一马吧!”看着他们稚嫩的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