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小五义》、《续小五义》的刊行流传过程中,文光楼主人石铎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据现在所掌握的材料看,石铎以重金收购到《小五义》、《续小五义》的底本,他是这两部书的最早刊行者.同时,石铎还对这两部书作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对这位文光楼主人及其文光楼书坊的情况,人们知之不多,孙殿起所辑的《琉璃厂小志》中有零散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借书租书买书读书写书李彬我上小学时,正是五十年代初期。当时的书少且紧缺。我常用弹旦子赢来的破璃球去换书看。那时的书,大部分是线装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侠五义》、《大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江南酒侠传》等等,差不多都是靠了“换”...  相似文献   

3.
《冥报记》为唐朝初年唐临所撰,是一部鼓吹佛教因果报应的"辅教小说"。其成书时间史书无载,依书中所录故事,大致可推测为永徽年间(650-655)。岑仲勉先生考之为永徽四年(653)。《旧唐书》卷八十五《唐临传》云:"所撰《冥报记》二卷,大行于世。"《冥报记》成书不久,即有郎馀令之续书《冥报拾遗》问世。道世所撰《法苑珠林》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正的是《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和《图说汉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两书作者为同一人,即刘正(京都静源)先生。根据两书封面或"后记"部分的介绍,刘正先生曾经留学日本九年,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三卷本近百万字的《汉学通史》。两书即  相似文献   

5.
《侠义传》,全称《忠烈侠义传》,亦名《三侠五义》。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吴晓铃藏、石玉昆序的《忠烈侠义传》抄本。这是目前唯一现存的保留着石玉昆《侠义传序》的版本。由于这个本子为吴晓铃先生藏本,一直都未公之于世,鲜为人知。此次公开出版,无疑会给《忠烈侠义传》的研究提出诸多课题。而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石玉昆《侠义传序》的真伪。在学术界,唯一提及过石玉昆《侠义传序》的是胡士莹先生。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胡先生在没有列举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断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1980,(3)
我国刻版印书,大约起于唐僖宗中和(公元881—884)年间。湖南最早刻版印书的人,据现有史料记载,是北宋初年的朱昂。朱昂,衡山人,宋真宗时为翰林学士,致仕后还乡,以“知止亭”、“幽栖亭”名义刻过书,但其书今尚未见。现在还有书可查、有记载可考的,是南宋初年刻印的孔平仲《续世说》十二卷。据《宋史·孔平仲传》称,孔为北宋时新喩(今属江西省)人,绍圣(公元1094—1097年)中曾知衡州。《续世说》是仿照南朝刘庆义的《世说新语》体例编写的叙述南朝及隋唐五代  相似文献   

7.
书评的地位与书评的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到《徜徉在文化边缘》(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不由得就会想到书作者毛鹏先生."徜徉",如汉代张平子《思玄赋》说的"怅徜徉而延仔",是一种漫不经意徘徊之状,自然也就等于是说未探其阃奥了,这已是一层自谦;再说徜徉在"文化边缘"而非文化之中,则是说不但未登其堂,而且连其门也未入.毛鹏先生不仅其人是位"谦谦君子"(《易·谦》),为书取的名亦复如此,"卑以自牧"(《易·谦》),难怪古人要说"其文如其为人"(苏东坡《答张文潜书》)了.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一著录《续世说》十卷,旧本题唐陇西李垕撰,提要谓"其书惟取李延寿南北二史所载碎事,依《世说》门目编之"。"别无异闻,可考据,盖即(俞)安期辈依托为之,诡言宋本"。"明代伪书,往往如是,所谓欲盖而弥彰也。"按:此书作者李垕确非唐人,然提要目为"明代伪书",亦疑之过甚。明初《永乐大典》已收《续世说》,亦题作唐李垕撰(据台湾学者所编《〈永乐大典〉待辑书目》),其非万历时人俞安期辈可得而依托明甚。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二云:"李仲信垕为《南北史续世说》,朱文公谓《南北史》凡《通鉴》所不取者皆小说也"。可知为宋人李垕字仲信者所撰,即史学家李焘次子也。明州丹棱人,乾道七年,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特赐制科出身。淳熙初,与其父李焘同典史事,缙  相似文献   

9.
论档案的公布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伯群先生在其《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出版以后》中,详述了前两年相当畅销的《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一书引发的一起与档案利用相关的官司:书中一位主人公的子女,以作者在书中引用与其父亲有关的档案材料造成了对其父亲名誉权的损害为  相似文献   

10.
正丰子恺先生是徐开垒记者生涯中长期关注的前辈大家,他在1956年《文汇报》复刊之际,敦请丰子恺先生重开了"缘缘堂随笔"专栏。新时期后,1983年再次在《文汇报·笔会》副刊披露丰子恺遗作《缘缘堂续笔》。他在几十年中撰写了十余篇相关的散文和新闻报道,并且与丰先生的子女保持了较多的联系。徐开垒这些有关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对记录、完善丰子恺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研究,自有其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李壮鹰先生不久前出版的新著《逸园续录》是《逸园丛录》(齐鲁书社2005年9月版)的续编,收录了李先生近年来所写的七十四则札记.与《逸园丛录》一样,《逸园续录》的研讨范围亦极为广泛,小到关于古人形容小便的"旋"字当为"施"字之形讹,大到古人所谓"得道"并非认识活动而是实践活动等等,均有切实、深刻和详尽的考辨.书中对古代文论、古代美学、古代文化中的一系列核心范畴、命题的论述,更是新见迭出,且令人首肯.  相似文献   

12.
陈力丹  王海 《新闻界》2014,(3):49-50
<正>"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一个基本观点,于1844年上半年在他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首先提出。詹姆斯·穆勒是1859年《论自由》一书作者斯图亚特·穆勒(又译"密尔")的父亲,英国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詹姆斯·穆勒1811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一文,最早奠定了新闻出版自由的法治基础,其中文版2011年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了小册子。马克思看到他的经济学论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部分"论交换"时,做了较多的摘录,其中"媒介"一节的6-8小节全文抄录。穆  相似文献   

13.
杨守敬先生从日本带回一卷手写杜注左传残卷。杨氏以为是出自北齐人手笔,宣统元年在上海石印成册,定名为《北齐人书左氏传》(我看是唐人手笔)。其跋语中说"其注末每多之也等字,亦是六朝旧习"。  相似文献   

14.
储皖峰致胡适函 1930年7月24日 适之先生: 顷阅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有关于《红楼梦》的一段记载,兹将全文抄录如下: 《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以宝玉隐明珠之名,以甄真宝玉、贾假宝玉乱其绪,以开卷之秦氏为入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摹写柔情,婉娈万状,启人淫窦,导人邪机。自是而有《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重梦》、《红楼复梦》、《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诸刻,曼衍支离,不可究诘。评者尚嫌其手笔远逊原书,而不知原书实为厉阶。诸刻特衍诲浮之谬种,其弊一也。  相似文献   

15.
南宋史家萧常生于绍兴十一年(1141)前后,于1188年修成《续后汉书》。萧常立意效法乡贤欧阳修,以发扬庐陵史学自任,在《续后汉书》通过对史料的重新取舍与组合,重建历史事实,寄寓褒贬之意。  相似文献   

16.
知识林     
中国古代书名以作者的字定名:位都赋)的作者左思的书叫(左太冲集》,因为左思字太冲;《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的书叫《王子安集》,因为王勃字号安。以作者的号定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号射阳先生,故他的书叫(射阳先生存稿人以作者居住地定名:王安五家居临川(今江西临川),故他的书叫(临川集》。以作者所任官职定名:如《阮步兵集》,因为作者阮籍曾任过步兵校尉。以年号定名:如苏询的书叫《嘉佑集》嘉佑即是宋仁宗赵帧的年号。(范华摘自《海南日报》)何谓《黄金分割》068不仅是个科学的数字,其准确值可表示成(/了一l/…  相似文献   

17.
一年多以前,我在阅读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印行的《容斋随笔》精装本时,曾产生一些疑问,并将其随手批注在书上。最近徐规先生撰《〈容斋随笔〉补正》一文(载《文献》1999年第3期,以下简称《补正》),指出此一版本中"原作者失误处及校点者、排印者的疏忽处"共43则,拜读之后,感到文中多数考订扎实可靠,令人信服,但也有些失当之处,故不揣冒昧,特提出来,供作者和读者参考。首先,对原书有些文字的校改意见欠妥。  相似文献   

18.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一书收录了陈平原先生关于北京和北大的历史、文化随笔计35题,依主题分为三辑:"关于城"是从历史记忆、旅游资源、文学想象等多种角度进入北京的春夏秋冬、前世今生;"关于人"讲述自己旅食京华的心路历程;"关于书"则是游走北京书肆冷摊访书淘书的经验,以书架起城与人的结缘。作者虽然是岭南人,但却是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本文摘自该书。有删节。  相似文献   

19.
范摅二考     
一、里贯范摅的里贯应当说在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云溪友议》卷首自序作者署"五云溪人范摅",五云溪即若耶溪的别称,为会稽镜湖上源,此自署显为自明贯属。五云溪又省称云溪,作者取之以为书名,书中又屡屡自称云溪子,其用意盖与上同。范摅谢世时,友人李咸用有《悼范摅处士》诗,首句即言"家在五云溪畔住",正指其里居。《新唐书·艺文志》于《云溪友议》条下注:"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自称云云,当移录书首自署。新志每于作者名下注出籍贯,此"五云溪人"无论称其贯属还是别号,总之于其里贯别无异说。  相似文献   

20.
顺康年间《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受审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丁耀亢系小说《续金瓶梅》作者,山东诸城县人。顺治十六年七月题补为福建惠安知县,但其并不赴任,却私至杭州西湖撰写小说《续金瓶梅》(十三卷本),因而受到革职处分。不仅如此,《续金瓶梅》虽写前金、宋二朝之事,但在书中却引用了“宁古塔”、“鱼皮国”等涉及清王朝发祥地的地名术语,因而被列为违禁书籍,作者丁耀亢也成为政府通缉的案犯。这里从馆藏内阁满文秘本档、满文吏科史书、满文刑科史书等档案中选译有关史料,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