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电磁学实验的调节过程中,采用第一步:电路通电前对各元件进行预置.第二步:通电后在低电压、电流和低灵敏度下进行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粗测.第三步:在适宜的电压、电流、灵敏度下的测量.既保护了仪器表,又能保障实验的正常进行和数据的完整.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有一个重要实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依据教材的实验装置,由于不能同时观察到通电直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相向或同向运动现象,学生很难就磁场对电流作用引发问题,提出猜想.为此,笔者受立体交通的启发,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制作.  相似文献   

3.
自感是电磁感应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现代电子线路中其应用十分广泛.自感也是教与学的难点,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两个基本问题: 1.通电自感:通电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的最大值略小于外加电源的电动势(或外加电压),其作用是让电路中电流不能立即增到最大,通电自感只能延缓电流的增大,而不会阻止电流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课中 ,如何让学生对决定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几个要素有深刻的理解 ,我认为关键在于做好演示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把影响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要素 :磁感强度B、通电导线的电流I和导线的长度L一一演示出来给学生观察 ,这将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安培力和和左手定则的理解。但在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实验中 ,如果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演示 ,我们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灵敏度不够 ,用单根导线和单个蹄形磁体 ,由于其安培力较小 ,同时加上悬挂导线的金属丝的柔软程度不够 ,如果要导线…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68页有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通电导线之间通过磁场发生作用.在实验中,我发现该实验只有在两导线中电流足够强时,现象才比较明显.而一般的教学电源又难以提供极强的直流电流(15 A以上),在常规实验中,现象不够明显.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运用了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设计了一种用强脉冲电流来进行该实验的装置,实验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惠斯通电桥精确测量电阻的教学模型,并通过基尔霍夫定律推导了检流计的电流表达式,分析了电桥灵敏度与电路参数的关系,研究表明:用惠斯通电桥精确测量中等电阻时,电桥的灵敏度与检流计和电源所接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7.
1不宜随意对课本规定的实验内容拓宽加深在自然课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对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内容随意拓宽加深。如第十册“电热”一节,实验内容为用细铁丝、细铜丝分别通电,然后验证通电导体会发热。在这两个实验中,细铁丝、细铜丝都是导体,小学生对这个简单归纳还是能够接受的,实验设计是合乎教学要求的,有一教师在做完实验,得出导体通过电流会发热的结论后,又让学生继续下一步:看细铁丝、细铜丝哪个发热快,哪个更热,结果学生就问为什么?老师不得已讲开了电阻,很多学生都听不懂了。老师见下面没回应,就慌了,一节本来已…  相似文献   

8.
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焦耳定律"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一般的教材中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通过对液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电磁转换》一章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这一节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先从弄清“两个实验、三个方向、一台机器”出发,然后再作适当的应用来实现学习要求.一、两个实验(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在学习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后,再观看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实验,对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印象会很深刻.在继续探究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个力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系.可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当通电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通电导体不受磁场对它的作用力.从…  相似文献   

10.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安培定则则给出了判定电流磁场方向(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方法.其中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孙顺洪 《物理教师》2002,23(6):29-29,31
在“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中 ,演示实验应有两个 :“实验表明 :把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里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 ,等于零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 ,所受的安培力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实验发现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 ,电流越大 ,导线所受安培力越大 ;电流一定时 ,通电导线越长 ,安培力也越大 .”前一个实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没有提供相应的办法 .后一个实验 ,新教材中改进了旧教材的实验 ,但保留了“…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考题分类统计分析 1.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电磁学史、地磁及其应用、磁感线、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断、电磁铁及其应用、电磁感应、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电流对磁场的作用、电磁波等,其中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电磁铁及其应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等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作图题主要为磁感线(判断方向及磁极)、通电螺线管(判断磁极、电流方向、电源正负极以及绕线)以及电磁铁(判断磁极、电流方向、电源正负极、绕线以及实物图连线)等,实验题主要为对电磁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关于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定性说明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通电电流一定时,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越长,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学习电磁现象时 ,由于不注意对比和分析 ,常将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实验图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图混淆 ;将“直流电动机模型示意图”与“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混淆 .下面我们将两对图形进行比较、分析 ,以帮助同学们正确区分它们 .一、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图顾名思义 ,“通电导体”说明是已通电的导体 ,电路中肯定有电源 ;而电磁感应是产生电流的 ,电路中原没有电源 ,通过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产生了电流 ,这个电流要用电流表检测 .前者电路特征是有电源 ,后者电路特征是无电源但有电流表…  相似文献   

15.
刘雅妹 《物理教师》2003,24(1):33-3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 ,必修加选修 )第十六章第一节磁场、磁感线 ,该节以实验教学为主 ,其中有一重要的演示实验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电流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力极小 ,教材所示的实验装置 ,学生观察不到通电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 ,有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 .实验可信度差 ,没有说服力 .为此 ,笔者研制了通电直导线相互作用演示仪 ,用它来演示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的实验 ,导体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相当清晰 .经过实物投影仪或普通投影仪投影后 ,全班学生都能看清 ,…  相似文献   

16.
1 仪器特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九章的电功实验,要求"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用变阻器改变电压和电流,先后做两次实验."但由于器材原因,用手控制开关很难保持每次操作的"通电时间相同";同时,由于实验电机绕线轴较粗、负载能力差,导致电压稍低,难以启动;电压一高,转速又太快,不等电表示数稳定(近2s),实验砝码已升至尽头,很难迅速读出电表的示数,实验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九年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二册第九章的电功实验是这样做的 (图 1 ) :先通过电动机把砝码提起 ,表明电流能够做功 ;再保持相同的通电时间 ,用变阻器改变电压和电流 ,通过比较不同电压和电流时砝码被提升的高度 ,来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电流做功越多。图 2  由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是同时变大或变小的 ,因而教材中的这个实验不能很好地说明 :①在通电时间相同 ,电流相同时 ,电压越大 ,电流做功越多 ;②在通电时间相同 ,电压相同时 ,电流越大 ,电流做功越多。因此 ,这个实验应作改进。  …  相似文献   

18.
1 电流做功演示器的设计初三物理教材 (人教版 )第九章第一节 ,关于电流做功的演示实验 ,有如下几个问题 :①由于电动机转速快 ,砝码上升的速度也快 ,整个实验过程才数秒钟 ,在这样短的时间里 ,学生很难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②这个实验要做两次 (一次电压高 ,电流大 ;另一次电压低 ,电流小 ) ,要求两次实验的通电时间相等。显然 ,课本上的装置 ,很难将通电时间控制好。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做了一些改进 ,改进后的装置如图 1所示 :图 1 电流做功演示器1.K2 下降按钮  2 .K1上升按钮  3 .调钟按钮  4 .光电管5.小灯  6.定滑轮  …  相似文献   

19.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这一内容,过去和现在的初中教材都是先用同一个演示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跟电流、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电流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与原来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与原来相反.人教版老教材还推出左手定则以便为后续教学进行知识准备.课改前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初三,学生学过一些力学知识,基本上能接受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为什么会转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第 1 4 3面图 1 6 - 3表示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两条平行直导线 ,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图 1相互吸引 ;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相互排斥 .这时每个电流都处在另一个电流的磁场中 ,因而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如图 1所示 .这个实验存在如下的不足 :1 .取材困难 .2 .通电电流大 ,在实验中往往还要借助于电容器来获得较大的电流 .3.取材不慎 ,实验不易成功 .笔者通过分析及反复实验得到 ,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相互平行且靠得很近的 (大约 1 cm左右 )两个通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