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如图1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SC的反射光线.请在答题纸上的图中画出平面镜M和像S’的位置.(1995年第二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第40题)作法一如图2所示:(l)将SC正向延长、AB反向延长相交于O点(人射点).(2)作ZSOB的角平分线ON,ON即为法线.(3)过O点作ON的垂线(即平面镜M所处位置),在M的左边画一些平行斜短实线.(4)过S作平面镜M的垂线SO’并延长至S’,使SO’=O‘S’,则S’就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作法工如图3所示:(l)、(2)、(3)步同作法一.(4)过…  相似文献   

2.
马琦 《中学理科》2007,(8):50-50
题目:如图1所示,两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入射光线AB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以两平面镜的交点O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角,在入射光线AB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两次反射光线为C’D’,则C'D’与CD的方向关系为( ).[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引题 如图1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相似文献   

4.
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分析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间的成像情况 :如图 1所示 ,平面镜 OM和 ON互成 α角 ,物点 S与交点 O的连线与平面镜 OM成 θ角 ,与平面镜 ON成 β角 .根据平面镜成像性质可知 ,要使物点 S在第一个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S1能通过第二个平面镜继续成像 ,那么第一个像 S1必须在第二个平面镜前 ,且第二个平面镜应处于第一个像S1的可见区域中 .因此 ,必须使发光点射向第一平面镜的光线的反射光线能够射向第二个镜面并且再次被反射成像 (只要物体在平面镜前 ,我们就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的像 ,但由于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问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完整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吗?答无关.像是反射光线后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这是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从物体上任一点射出的光(反射光)只要能射到平面镜面上,必然被平面镜反射.无论平面镜有多小(但面积不得为0),只要把物体放在平面镜面前,如图1所示,从物体上任一点A至少有两束以上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的不同点上.这些人射光线的入射两不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也不等.所以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不平行,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必然相交于镜后一点A',该点即为A点的像点.物体上的每…  相似文献   

6.
例1 如图1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相似文献   

7.
光路作图是光的知识的重要内容,必须熟练作光路图.本文就如何作光路图,谈几种类型的作图方法.一、求平面镜的位置例1如图1所示,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40°角方向入射,要求光线沿水平方向向右射出,求平面镜放置的位置.求平面镜放置位置的方法:①如图1所示,按要求作出反射光线OB;②作反射线OB和入射线AO所组成的角的平分线ON;③过入射点O作ab线垂直于ON,ab就是平面镜的位置.用几何方法,可以求出平面镜踉水平面所成的角度:所以平面镜跟水平面夹角是20°.上题,如果要求光线沿水平方向向左射出或向上或向下反射,作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C.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是发散光束. D.光从水中射向玻璃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2.入射光线d经过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如图1所示。O为入射点,b为出射光线,现在把两平面镜以过O点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α,则:( )  相似文献   

9.
例1 在下列各图中,一束平行光从左方射入各方框,画出每个方框内放什么面镜或透镜才会产生图中的效果.(出射光中单箭头和双箭头的光线与入射光分别对应)解析:解这类题,首先必须区分出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经反射而得还是经折射而得的.若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居于方框的同一侧,就是经过反射而得,如图1、图2、图3,方框内是面镜;若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方框的两侧,就是经过折射而得,如图4、图5,方框内是透镜. 然后再区分到底是哪种面镜或哪种透镜.若反射后光线平行,则是平面镜;若反射后光线会聚,则是凹镜;若反射后光线发…  相似文献   

10.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光学重点知识之一.学生在学习中常因生活经验造成错觉,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本文就平面镜成像的几个问题浅析如下,以供参考.1.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位于平面镜前的发光点(或物点)S,能发出(或反射)无数条光线,我们取其中射向平面镜的两条代表性光线,研究这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去向.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经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如图1所示.据图可知其反射光线是发散的,这两条发散的反射光线不会相交,但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S',S'点即是发光点(或物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个发光体(或…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道光学习题:要使水平入射的光线经过光学器件后,与入射光线垂直相交(如图1所示),请你选用最少的光学器件作出光路图.如图2所示应为正确答案.其实,该题如考虑选学内容,答案不是唯一的,这是因为:第一,学完“光的反射”一章,从这个角度出发,题中要求用最少的光学器件,就是一件,是一件凹面镜,如图3所示.第二,如果像答案所给的是两个平面镜,也就是说最少可以是两个反射镜,则它也应有多种答案.两个平面镜能满足题中的光线要求,两个球面镜也能达到上述目的.现作图如下:综上所述,从命题思路和题目的实际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例1 (2003年重庆市竞赛题)如图1所示,点光源S在平面镜前,请画出由S发出,能经过A点的光线. 分析:S点发出的光通过A点的光线有两条,一条是光的直线传播通过A点的光线;另一条是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相似文献   

13.
先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看一看两个互成α角的平面镜间的成像情况:如图1所示,平面镜OM和ON互成α角,物点S与O的连线与平面镜OM成θ角,和平面镜ON成β角,根据平面镜成像性质可知,要使物点S在第一个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1能通过第二个平面镜继续成像,那么第一个像S1必须在第二个平面镜前,且第二个平面镜应处于第一个像的可见区域中,  相似文献   

14.
光的反射现象(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几乎可解一切光的反射现象的(包括球面镜)习题.这里介绍几道这样的习题和解答.例1如图1(a)所示,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成30°夹角,求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解如图1(b)所示,过入射点O作法线ON,据光的反射定律,∠NOB=∠AON=90°-30°=60°,∴∠AOB=∠AON+∠NOB=60°+60°=120°.例2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当平面镜转动θ角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怎样变化?分析和解以图2中入射线AO从左侧入射为例.镜面转动可分两种情况,一种…  相似文献   

15.
李大彬 《物理教师》2004,25(1):35-38
背景:如图1所示,MON是两块相交面镜(简称“角境”),夹角a=5°,现将一束光线在MON面内C点射出,其方向与ON的夹角O=30°,问光线经过多少次反射后又恰好回到C点.  相似文献   

16.
许多复习资料中都有类似如下的题目: [例1]如图1所示,有两个相交25°角的平面镜,一束光线AO射到其中一个平面镜MB上.要使最后反射回去的光线与光线AO重合,且方向相反,则光线AO与平面镜MB的夹角必须等于_______角. 资料上提供的答案是65°,这个答案是不全面的.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两平面镜间最终反射光与人射光重合的规律. 若入射光线 AO经两平面镜的 n次反射,光线跟其中一块平面镜垂直,则光线将沿原路返回.设两平面镜的夹角为α,第1,2,…n次反射的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分别为产β1,2β…,βn(…  相似文献   

17.
原题:如图1所示,两块平面镜M_1、M_2互相垂直地固定在一起,入射光线AB经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CD.现在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镜转动θ角(两  相似文献   

18.
1.平面镜成像的位置 如图1所示,平面镜前的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选两条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分别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生活经验,感觉这些光好像是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发出的,S’就是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相似文献   

19.
一问: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有何规律? 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1.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平行,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一问:平面镜对光路的控制有何规律?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1.平行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平行,如图1所示。2.会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会聚,如图2所示。3.发散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发散,如图3所示。可见,对于平面镜,若入射光线平行(即平行光束),则反射光线也平行;若入射光线会聚(即会聚光束),则反射光线也会聚;若入射光线发散(即发散光束),则反射光线也发散,也就是说,平面镜不能改变光束的性质(平行、会聚或发散),但能改变光路,即改变光束传播的方向和路线。二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在平静的水面上看到的却是景物的“倒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