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灵涂鸦     
昨天的我.稚嫩得像盆栽里的幼芽.快乐就笑,难过就哭,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快点从幼小走向成熟。 而今天的我.依然单纯得像孩童。成绩好就幸福.受到委屈就泪水涟涟。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快点长大。  相似文献   

2.
一群人归拢在一起,那尚不是一个“组织”;四、五十个学生以简单机械的手段聚于一室,那只能称作一个“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真正健全的班级应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核心,有优良的风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由“组合”到“班级”是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3.
当一个人在国外时,没有什么比国家的尊严更重要!那是你的根.那是你的魂.那是你得以骄傲并立足于世界的支柱。[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背景 现在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有一个枯燥的铁律:读—讲—译—背。学生苦不堪言。教者振振有辞.据说,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说的,那还有错?这可是古人几千年教学经验的总结!这可是正宗的语文课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不能按要求做,那便是懒。那便是不用功。看看古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借光。那叫一个刻苦!现在的孩子,像什么话,不读,不背,不记。不写.整个一个被动学习的活见证。  相似文献   

5.
1.一个冬天的早晨,淘气猪起床后,想喝点蜂蜜,可瓶子盖拧不下来了。 2.淘气猪看着那瓶子发愣。  相似文献   

6.
讲台与舞台──谈教学艺术李佐锋,杨志强论及教学艺术,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三尺讲台.想起在那讲台之上.或以成功出色的讲授而大受学生欢迎爱戴的教师门,或因表现平平而实际上并不受欢迎的失败的教学,以及那位因失落悻悻而去者.这也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样是在那...  相似文献   

7.
梦想之所以可贵,正在于它的孤独。就像那稍纵即逝的夕阳,因那一刹那的展现而美得不可方物。既然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东西.哪怕千山万水,哪怕岁月迢迢,也不放弃。  相似文献   

8.
一 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怎么找出那一滴雨?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那“一滴雨”.最后被物理学家丁肇中找到了.他发现了构成物质的第四种粒子——J离子!  相似文献   

9.
揭秘智能ABC     
最近.米米我的好友多多新交了一个网友,两人志同道合.谈得甚是投机。米米想.这几天多多的心情该是那午后的阳光吧。那就没人来烦我了,本人可是乐得清闲。可正当我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电视的时候,多多撅着嘴走了进来。  相似文献   

10.
你说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沙漠上守着天上的大月亮叫孤独.那我是同意的;你说站在喧哗的人群中却不知所措也是孤独.那我也是同意的。我要说的是,后者不仅仅是孤独.更是残忍的凌迟。  相似文献   

11.
“阿凡提巧取七环”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地主非常自负和刻薄,经常出难题借以克扣长工的工钱。有一回,他用纯银打了个七连环作为工钱,请人做工七天,要求打工者只能断开其中的一环,干几天就取几个银环,不能多取,也不能少取。很多打工者因为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没能拿到工钱。聪明的阿凡提先将第三环断开.第一天取走断开的那一环;第二天.阿凡提还给地主断开的那一环,拿走两连环;第三天,阿凡提再拿走断开的那一环;第四天,用前三天拿走的三个环去换四连环;第五天再拿走断开的那一环;第六天,还给断开的那一环,拿走两连环;第七天再取走断开的那一个环.正好是七环。  相似文献   

12.
本期观点     
《父母必读》2009,(12):12-12
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胜于千言万语的劝说 在国外教育界,有一个比较现代的理念,那就是.越是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越能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三根导线”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奠宙 《数学教学》2005,(11):48-48,47
1990年的一天,上海市第五十九中学(今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的陈振宣老师对我讲了一个数学教育的故事.我以为,那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亮点,堪称经典.  相似文献   

14.
大画家保罗.克利出生于瑞士一个音乐家庭。他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提琴手,但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因为有一样更吸引他的东西,那就是绘画。  相似文献   

15.
在数列中,斐波那契数列被世人所瞩目,它是线性递归数列的一个杰出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激起人们对它的莫大兴趣.本介绍的分式递归数列的有趣性质可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媲美,给分式递归数列添上了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银针、银筷子,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它们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验毒。  相似文献   

17.
信念     
崔希俊 《广西教育》2005,(1C):31-31
两个商人一起到沙漠掘宝。他们带着两匹骆驼、水和肉脯向沙漠深处行进,走到一半时,遭遇了风沙.迷了路.最后其剩下一壶淡水了。他们决定把那一壶水先留着.到最后时刻再喝。这样,他们竟然奇迹般地活到了第三天。眼看绿洲快到了.忽然发现那只水壶已破.水早已流尽,一个商人顿时气绝。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前.有一个智慧大臣请一个理发师修面。理发师给智慧大臣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智慧大臣眉毛刮掉了:唉呀!不得了了,他暗暗叫苦,顿时惊恐万分?深知智慧大臣如果怪罪下来.那可有杀头之罪呀!  相似文献   

19.
放大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青年还是摇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那你先把住址写下来吧.”青年写下了自己的住址,转身要走,  相似文献   

20.
孙悟空陪同师父唐僧西天取经,除了靠他那精湛的武艺和惊人的胆略外,更主要的是靠他那超人的聪明才智,扎实的数理基础,丰富的科学知识,娴熟的解题经验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巧妙地解决了西天路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