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对农节目历来是重要的宣传阵地,各级电台都有各自的品牌和成功的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通过节目的创新,将政策引导、农技服务、维权、娱乐等融入新的节目形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功效。作为全国仅有的10家对农广播频率之一的嘉兴台对农  相似文献   

2.
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的优势在农村,广大农民需要广播,更需要实用的农业节目。目前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很少,质量不高,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听众的信息需求。因此,如何扭转目前广播对农节目弱化的现象,提高广播对农节目的数量和质量,为农民听众提供更大的帮助,已成为广播媒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经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朱虹 《新闻记者》2003,(8):55-55
不久前,广播节目《阿秀嫂的家常话·吴水珍的六张收支表》荣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对农节目一等奖,现已选送全国参评。《阿秀嫂的家常话》是嘉兴电台城郊广播的品牌栏目。自2000年推出以来,不但农村听众喜欢,也受到城市听众的关注。嘉兴电台城郊广播,充分利用农村有线网资源,积极发挥农村有线喇叭的优势,与五个县(市)电台及秀城、秀洲两区乡镇广电站互动,推出了《阿秀嫂的家常话》。这是一档对农谈话类节目,在节目定位上,把主持人形象设计成一位农村大嫂———阿秀嫂,使这档节目更贴近农民,贴近生活。主人公“阿秀嫂”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  相似文献   

4.
对农广播节目历来是传递生活信息和农科知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阵地。切实当好农民听众的信息沟通桥与致富助推器,既是对农广播节目发挥功效、提升品牌的必行之路,也是广播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浙江嘉兴广播电台对农频率2000年4月起开办的《阿秀嫂的家常话》,  相似文献   

5.
对农节目、对农频道如何在吸引农民、振兴农业、服务农村上下功夫,是新时期广播媒体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播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播好广播对农节目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多反映农民心声,多帮农民反映、解决实际问题,多展示新时代农民形象,真正将对农节目办出"农味""农色"。一、对农广播节目的不足对农广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有发  相似文献   

7.
郝丽萍 《中国广播》2005,(11):75-76
2005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农村服务年”。作为对农宣传的主阵地和排头兵,县级广播电台在服务农民群众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更具优势。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常熟电台,今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服务理念,提出农村节目要:“走进农业龙头企业,走进种养殖大户,走进农业生产基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增产增效服务。”加大了对农节目的组织策划,在县级台广播加强对农节目的服务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孙月 《河北广播》2007,(4):47-4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关心,这其中对农广播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广播具有接收简单、便捷,受外界影响较小,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在对农广播的多种节目形态中,新闻类节目无疑是重头戏,那么如何办好对农广播新闻类节目,使之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让对农广播节目更具吸引力,也成为市级电台对农广播节目生存的根本。笔者认为,提高对农广播水平必须使节目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这就需要对农广播无论是在节目设置和节目内容上,还是主持人的语言组织上都应该力争口语化、通俗化、本地化,同时,还要以平民的视角与农民进行深入的交流,赋予普通农民话语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只有这样,对农广播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心声,使对农广播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  相似文献   

10.
王丹 《中国广播》2011,(9):62-63
广播对农节目是最便利、最有效的宣传教育农民、为农民提供精神食粮的舆论工具。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形势下,城市广播媒体如何充分发挥对农广播的宣传服务功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本文认为,广播媒体一定要发挥“以快制胜”的传统优势和现代传播手段,进行主题宣传的形式创新、服务功能的手段细化,与新媒体携手打造出农民的贴心广播。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些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变了味,农民不太愿意收听收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1.节目定位变味。广播电视的每个节目都应有个为什么受众服务的明确定位。对农节目顾名思义,它的受众是农民,节目是做给农民听农民看的,一句话农民要唱主角。可是许多市县的对农节目却被本市县的领导活动占掉了。某县电视台安排10  相似文献   

12.
《阿秀嫂的家常话》是嘉兴电台城郊台自2000年推出的一档全新的对象性专题节目。节目运作两年多来,听众反映良好,节目中的主体人物“阿秀嫂”已成了农民听众心目中的“自家人”,《阿秀嫂的家常话》自然也成了嘉兴电台城郊台最有特色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3.
县级广播电视台在自办节目中,特别是在电视对农节目上有着自身优势,那么如何把电视对农节目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广大农民喜欢,来争取更多的受众。文章以瓦房店广播电视台对农栏目《乡村四季》创新实践为例,分别从本土化、实用性以及融媒体三个着力点来提升电视对农节目精准服务进行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农广播一直是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毋庸讳言的是,目前对农广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对受众相关状况研究不够,节目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没有真正让农民成为节目的主体,与农民受众的互动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15.
毛飞军 《中国广播》2014,(11):22-24
县域对农广播是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报道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农民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对农广播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阵地,突破重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是在对象感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声音;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对农广播人,从农民视角办节目,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办高质量的节目,让农民享受到广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城乡一体化加快、大量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市级对农广播如何为受众提供精准服务、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有益推动力?对此,温州对农广播做了不少探索。温州对农广播开播三年来,在浙江省广电对农节目服务工程考核中连续三年获优秀,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浙江省内综合实力数一数二的市级对农广播。作为该  相似文献   

17.
广播对农节目的现状与我国的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广播对农节目存在着总量不足和内容单一等问题,广播节目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民朋友的需求。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升级广播节目的硬件设施,通过多种方式扩充稿源,提高广播节目工作人员对农村、农业的专业认识,使对农服务能够"顺民心、暖民心、稳民心、聚民心"。新兴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农广播节目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播对农节目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1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金土地》节目诞生。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媒体中唯一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每天不问断播出的对农节目。节目运行7年来,始终关注“三农”,服务“三农”,围绕“三农”开展一系列广播活动,不仅吸引了听众,扩大了广播影响力,还成为新疆听众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如何使农村社会摆脱贫困,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是从中央到地方都不遗余力解决的问题.广播对农节目是广播电台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作为县级广播电台,苍南电台开办<农民之友>节目已经有十个年头.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办好广播对农节目应当突出"可用、可及、可亲".打好"信息科技牌",满足现代农民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