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研究《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名物词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漏收名物词词条405个,占《唐诗三百首》中名物词总数近63%,并漏收一些名物词的义项。  相似文献   

2.
《诗》中富含名物,《诗》作为经学典籍,其价值观念的构建是以实实在在的名物为基础的。后世对《诗》中名物的不断阐释,构成《诗经》名物学,成为《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诗》学演进与价值构建中,对于名物的释义有着清晰的发展线索与明确的内容表达。两汉经学今古文交错发展,《诗经》名物释义以“随文释义”为基本方式,释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多样;魏晋南北朝经学衰微,以王郑之争、南北之争为背景,《诗经》名物释义在“随文释义”的基础上,出现以《陆疏》为代表的摆脱经学束缚而“独立阐释”的发展模式,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此基本路径下,汉魏《诗经》名物释义整体上体现着以“伦理政治表达”“语言文字训诂”“名物本体疏解”为主的表达内容。这些内容对唐代《毛诗正义》的成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辞源》所收名物词订讹──《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编写手记李雁近应师友之邀,笔者有幸参加了大型工具书《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的编写,工作中发现新版《辞源》有关名物方面的一些条目释文有误失,姑择6例略陈如下,供研究参考。【茶槽】茶碓。宋·范成大《石湖集》二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辞书史的角度,运用现代辞书释义理论,具体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表名物、表动作行为和表性质状态等三类词的释义方式,并和《说文解字》等历史上的辞书相比较,我们认为《汉语大字典》的释义理论和释义方式较以往辞书有颇多创新之处,这些理论可以指导今后的现代辞书编纂实践。  相似文献   

5.
具有较高史料参考价值的《酉阳杂俎》,广受人们征引和注目。名物词是传统训诂学着力探讨的内容。《酉阳杂俎》内包含大量名物词,而这些名物词既是《酉阳杂俎》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难点。今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有关于动物类名物词的一些问题和异议,在此陈列出来,希望能为《酉阳杂俎》的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尔雅》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名物的训释,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尔雅》训释名物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其名物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总结出中国古代以《尔雅》及其嫡传诸书为中心,旁及《方言》、《释名》及其各种专业书、类书等的名物研究系统。  相似文献   

7.
扬之水近年基于"名物新证"的《诗经》研究方法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由《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两部著作,可以看出扬之水研究中继承的前人观点主要为"《诗经》反映社会背景""《国风》非出于民间"及"《诗经》内容与周代礼制息息相关"三点。在研究方法上,扬之水采用考古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但也并未忽视文学性考察,这是其研究长处所在,而其研究的主要问题则与过于零散琐碎、不成系统等"名物新证"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和《柯林斯高阶英语词典》都是语文性词典,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名物词的基义释义存在着一些相同点,释义都简明通俗,都抓住了意义的基本特征,都采用词典定义的释义方法等,这些相同点也是由这两部词典的语文性决定的。语文性的不同表现使两部词典在名物词基义释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对名物词释义给出的区别特征多少不同,释义时用什么事物做描述不同,释义结构长短不同等,这些细微的差异是由于民族差异性造成的,是两部词典名物词释义语文性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的名物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及意义,但是在《诗经》的研究中,名物的内容尚且存在许多未解之处,在《诗经》的翻译研究中,名物的翻译也有不少的困难和疑惑。本文将根据认知范畴的概念,以诗经中的植物词汇的翻译为例,从名物在诗歌中体现的属性和具体性质出发,判断如何在翻译中通过确定词汇的范畴层次,而尽量达到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唐语林》具有重要的语料学价值,但其语料所代表的年限历来说法不一。本文以《唐五代语言词典》为参照,考察两者共有的口语词和名物词,从而确定就词汇角度,《唐语林》可以作为唐五代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同时,《唐语林》中尚有大量未为《唐五代语言词典》所收的词语(包括口语词和名物词),这更突出《唐语林》在唐五代词汇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耿嫦娥 《教书育人》2009,(9):110-111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篇往往用物、特别是动物形象来表达感情。可以说,不懂名物及其相关制度,就读不懂《诗经》。正如纳兰性德在给《毛诗名物解》写的序中所说:“六经名物之多,无逾于《诗》者,自天文地理,宫室器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靡一不具,学者非多识博闻,则无以通诗人之旨意,而得其比兴之所在。”这些名物都与比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尔雅》为古代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文章以《尔雅·释畜》为对象,在考正分析的基础上,从形体、毛色、毛状、性别、身高、生育、体壮七个方面对《释畜》中名物词命名理据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命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尔雅》为古代名物词命名理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文章以《尔雅·释畜》为对象,在考正分析的基础上。从形体、毛色、毛状、性别、身高、生育、体壮七个方面对《释畜》中名物词命名理据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命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所谓"马王堆汉墓遣策",是对"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和"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的总称。马王堆汉墓遣策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汉代的文献研究数据,对于我们了解汉代的文字、名物制度、衣食住行及丧葬礼俗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一些简文中词语的分析来探讨《汉语大词典》辞书释义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名物词语在《尔雅》所收词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尔雅》中有关名物词语的释义的内容、释义的方法、释义的句型及其语法特征,对今天的词典编纂仍然起着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晋南北朝道经名物词新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首次对东晋南北朝道经中的名物词新质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填补了相关学术空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专著,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多家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在《尔雅》文本传抄、文献征引、后世字书储存的过程中,《尔雅》用字会发生各种变异。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同形字。新产生的《尔雅》用字可能与其他字书或文献用字同形,也可能与《尔雅》其他名物词用字同形。本文仅就后一种现象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汉语大字典》在义项收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尔雅》作为一部以先秦以及秦汉时规范的标准语释古词语和方言词的专著,对当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名物词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分类字典。本论文选取《尔雅》的第十三篇《释草》篇中的名物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出发,对其命名理据进行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金瓶梅》不仅是中国小说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且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但是利用此书进行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却较少,而作为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汉语大词典》中所引的书证,有上百条明显迟后于《金瓶梅》的用例。  相似文献   

20.
丁林 《文教资料》2013,(35):34-36
《毛詩》內容龐雄,涉及名物眾多,宋蔡卞撰《毛詩名物解》属其名物訓釋,以明其意.现将《四庫提要著錄叢書》(以下簡稱清抄本)舆文渊閣本《四庫全書》(以下簡裤文淵閣本)中《毛詩名物解》進行比较校勘,因僚目眾多,主要挥取卷一、卷二《釋天》數僚為例,斌找出相關规律,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