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已经"和"了1"的隐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其隐现可分为四种情况:1、"已经"必不可少,"了1"可有可无;2、"已经"不可出现;"了1"必须出现;3、"已经"和"了1"可互相替代或共现,但表达的意义有所差别;4、"已经"往往与"了4"或语气词"是"配合出现,"了1"不可出现。  相似文献   

2.
有了好的"意"、美的"意"、新的"意"、深的"意"、精的"意",就等于握住了一只神奇的生花妙笔!  相似文献   

3.
卜雅娜 《文教资料》2012,(7):41-42,45
明清以来汉语出现一些新产生的介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情况,总结出明清以来汉语新产生的介词主要包括:"叫"、"让"、"赶到"、"对于"、"自打",还有"X着"和"X了"介词,如"朝着"、"朝了"、"依了"等。  相似文献   

4.
语言接触必然带来语言的变化。英语中"party"一词可表示"中小型的社交或娱乐性的聚会",其最早通过上海话音译成了"派对",而后传播到了大陆其他地区以及香港、台湾。近年来,大陆及港台地区又出现了"party"、"P"、"趴地"、"趴踢"、"趴体"、"趴"等多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A了去了"短语为研究对象,首先着重分析了它的语义、语用、句法特点;其次对"A了去了"的内部结构--述语"A"、程度补语"去"和两个"了"进行逐个分析;最后介绍了该短语的五种异形同义短语,以期对"A了去了"短语作出多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贫困大学生"不感恩"的现象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将不感恩现象分为"不知恩、不感恩"、"知恩、不感恩"、"知恩、感恩、不感恩"等三类,并详细分析了各类"不感恩"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就如何从"不感恩"到"学会感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不应有"的冲击在当今百花齐放的初中语文教学领域里,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许多语文课堂脱离了本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现象,即"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太多的花架子"、"太多的小组合作"、"太多的媒体"、"太多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祝海丽 《科学课》2008,(5):52-53
最近分别听了两位教师上《不同材料的"锅"》一课,两位教师各自选取了不同材料来做"锅"烧水的实验。第一位教师选择的材料是钢、铝、铁等三种;第二位教师选择了钢、铝、铁、塑料等四种材料,而教材中安排了四种"锅"——铝"锅"、玻璃"锅"、陶瓷"锅"和铁"锅"。  相似文献   

9.
韩非的"道"在老子的"道"的基础上,降低了两个层面,使老子的"道"的"博大"、"玄远"、"形上"、"神秘"等色彩统统退去了。韩非就是这样改造降格,将老子的"道"纳入了自己的政治哲学,并为其服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自主考试"、"实训考试"、"课程设计+答辩"、"模型+答辩"、"设计+绘图"、"抽题论述"、"创设情境"七种创新考试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坚持弘扬学校专业与企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技术与服务融合、应用与创新融合的办学理念,遵循"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双融入式"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三平台、五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三平台、四递进"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依托"汽车科技文化节"、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创业创新基地、"三师"协会三个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校企互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及"四位一体"的监督评价体系,走出了一条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用"为目的的办学道路。  相似文献   

12.
我爱下棋     
我最大的课余爱好是下棋。虽然我棋艺不精,但却在下棋中获得了很多快乐。自从爸爸买回了围棋、跳棋、象棋,爸爸妈妈就经常下棋。家里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我也在他们的熏陶下,学起了下中国象棋。中国象棋由"将"、"士"、"象"、"马"、"车"、"炮"、"兵"七种不同的棋子组成,分黑红双方,谁先将对手的"将"吃掉谁就为胜。刚学下棋时,我总输。后来,我逐渐学会了  相似文献   

13.
"薪""柴""蒸"历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汉语中,表"木柴"义的"薪"、"柴"、"蒸"是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历时的角度,详细考察了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阐述了这一组同义词的演变更替过程:"蒸"主要见于先秦文言文,两汉以后使用较少,表"木柴"又多用"薪"、"柴",到了宋以后几乎销声匿迹;而"薪"、"柴"从先秦到明清,在使用数量上经历了"柴"弱"薪"强,"柴"、"薪"混用,"柴"强"薪"弱的过程,直到清末民初"枭"才彻底完成了对"薪"的替换,历时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4.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机械教研室通过采用"课程需求化"、"导师精英化"、"实践企业化"、"关系家庭化"、"选题实用化"、"工作实践化"、"学习交流化"等方法,建立了纺织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该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弥补了传统人才培养体系对工程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提高了我国纺织机械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新起点》的编写优点主要表现在"教材的国别化特点较为突出"、"教材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且较好地把握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题材比较广泛,体裁较为多样"、"教材具有结构、功能、情境相结合的特点"、"教材具有立体化特点"、"体现了中外合编教材的特点"、"体现了图文并荗的特点"等七个方面;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语音教学有些拖后"、"儿歌教学中有不少难字,而且生词量有些过大"、"个别插图不能很好地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等三个方面。针对教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采用典型例证勾勒了西方文学中"火"的多维意象。其中,典型的意象包括"圣灵"、"毁灭"、"救赎"、"复仇"、"激情"和"人性"。此外,还从"宇宙观"、"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了西方文学中"火"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7.
"三双"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校企"双主体"地位,实现了人才培养总体质量和教学质量的"双闭环"控制,开展了理论与实践、工作与学习的"双融合"教学。开展"技师班"、"导师制"培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仿真型、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厂中校"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三师联动、三能合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荀子"辨"的思想视界蕴示着人贵有"辨"、由"辨"而"辩"和礼之治"辨"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别指向道德理性、语言逻辑和社会治理,并由此组成了一个"三而一"式的有机统一整体。具体言之,人贵有"辨"的道德理性主要解决了人物之别、天人之分与人自身结构之辨。由"辨"而"辩"的语言逻辑明确提出了君子必辩以及期、命、辨、说四种思维形态。礼治之"辨"的社会治理方式则蕴含了社会人群的等级贵贱之"辨"、亲疏远近之"辨"以及和同秩序之"辨"——明分使群的礼序观。  相似文献   

19.
衡水市第二中学因地制宜将校园净化、规范化、绿化、文化与校园硬件建设有机结合,突出了校园环境"广"、"实"、"理"、"义"、"优"等特点,在"低进优出"办学特色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圈理论"的视角,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方面对"利津游戏"的内涵及推广进行了探究,主要发现:"利津游戏"在对幼儿园游戏的"价值确立"、"能力提升"以及"支持获得"三方面做了成功示范。在充分认识"利津游戏"的前提下,提出了"深度挖掘游戏价值"、"提高教师游戏能力"及"争取相关者的支持"等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