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是国家民族的幸事,是教育工作者的机遇。既称之为建设。便是一项工程;既是一项工程,便要从一砖一石开始.到一砖一石竣工。一砖一石由谁做,不能由少部分学生做,要由每位同学做;一砖一石什么时间做。不能一暴十寒间断做,要持之以恒天天做。十年来,盘锦市认认真真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各项要求,全心全意学习兄弟市好的做法,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纸质"牛奶盒,实际上是由纸、铝、塑料组成的六层复合包装盒,俗称"利乐砖".牛奶喝完了,我们就用"利乐砖"做几个有趣的实验吧!  相似文献   

3.
《秘密学习》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一棵大树下,拨开枯叶,扒去浮土,掀开砖,把课本放进事先挖好的小坑里,然后盖上砖,铺上浮土和枯叶,看上去像没有动过一样。”为了突出课文的训练重点,我把学生带出课堂,利用事先挖好的小坑,让个别同学先做演示。演示内容是:假如敌人来了,怎样藏书。个别同学做完后,又让其他同学按顺序藏书  相似文献   

4.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可能在某一学科,某一项活动,某一种本领上做得比别人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确立"天生其人  相似文献   

5.
姥我的姥     
1
  以前小区里有很多卖保健品的“砖家”来开宣传会,姥姥去参加过几次,没能抵挡住“砖家”的忽悠,经常买回大堆号称能治百病的劣质货。家里人劝说过多次,姥姥依然故我,并不肯相信那些昂贵的好东西竟然是家人口中的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特别关注》一书中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高中生毕业后,想学瓦匠的手艺挣钱,在工地上看到大师傅非常娴熟地砌墙,个个砖头像是听话的士兵,排列整齐,而自己垒的砖却参差不齐。于是买了1000块砖,傍晚回家就在家门口练习砌墙,砌了推,推了砌,共推倒5000次,最后练就了一手砌墙好手艺。我从中读到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信心和细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更要有之。  相似文献   

7.
爸爸决定带山子到城里去收工后,总要把砖刀带回来,不见见世面。然他神不守舍的,好像剑客忘了爸爸是个砖匠,在县城的建他的宝剑,好像爷爷在湖滩上放筑工地上干活,天天骑着一辆旧牛忘了把牛牵回家。有一次,爸自行车,把砖刀插在腰眼里,神爸休假,把砖刀放在壁柜里。山气得好像去什么单位上班一样。子正在用小木棍做一个玩具,觉这把砖刀爸爸用了好多年,还是得木棍长了点,就顺手用了一下他“出师”那年师傅送他的,爸爸爸爸的砖刀。那时他还不知道这只用自己的砖刀,用别人的砖刀把砖刀对于爸爸的宝贵。他会觉得别扭,如果别人用了他第二天爸爸从工地…  相似文献   

8.
瓷砖铺设仪     
我家盖房子的时候,我看到了工人师傅给奶奶住的房间铺地板砖。师傅们每铺一块砖都要拿着一个长条形的东西左摆摆,右靠靠,当时我觉得很好玩,就去问师傅,才知道那叫水平尺,是用来测试瓷砖是不是铺平的工具。啊,好麻烦!铺一块砖要比试好几次才能确定是不是平了。我想,要是能制作一个特殊的水平尺,往上面一放就能确定是否铺平,那该多好,多省事。  相似文献   

9.
(教师讲了伽利略的故事,认识了实验材料以后,就放手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各组都有学生自带的计时器,实验是一人操作,一人计时,两人记录摆动次数,每个学生轮流做一项实验,每实验做三次,如实记录摆动次数,共用了15分种。实验中学生合作得好,很认真,发现计数有误差时,就重做。)  相似文献   

10.
物理问答     
红1,2001年2月11日晚,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为了揭礴各种歪理邪说,司马南与主持人崔永元合作表演了“铁锤砸砖”节目,崔永元头顶8块砖,司马南用铁锤猛击崔永元头顶上的砖,结果砖碎,崔永元安然无恙,据司马南讲他们做第一次实验时头顶一块理润咭魂:,翻山Jl砖,结果被砸昏了过去.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定性解释上述事实. (安徽李赞)解答:这是由于砖有惯性,力图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并且砖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能力就越大,人也就越安全.点评:表演“铁怪砚砖”首先砖越多,人越安全;其次铁锤击砖时要快,…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我们做“摩擦起电”的实验,当时使用的静电荷验电器,它是靠观察金属箔能否张开来辨别物体是否带电的。用这种静电荷验电器做实验效果不算太好,后排的同学也看不清楚。为此,我萌发了设计一种灵敏度高、效果直观的静电荷验电  相似文献   

12.
谢:王老师,好意外哟!我们班上铺砖这道题只有7人做对,究竟是什么原因,我还是没想明白,想请您给诊断诊断。王:能从质量监测的角度反思我们的教学,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非常好!你所说的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呢?我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再交流。【抽样调查】事情还得从小学毕业考试说起。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2块砖。如果铺24平方米,需要多  相似文献   

13.
以山区砖石拱桥的加固实例为工程背景,对砖石拱桥原拱圈下增设拱圈、原拱上增设钢筋混凝土拱圈、钢杆件拉结、钢板箍与螺栓锚固等几种加固方法的施工工艺流程、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进行描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去买布第一次拿尺量是一丈,第二次拿这把同样的尺再量是8尺,那么你就由此判断这把尺是不可靠的,不能信任由这把尺测量出来的结果。在教育领域,教师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它不同于前面所说以尺量布的直接测量而是一种间接测量。老师用的“尺”是试卷,这试卷的可靠程度,我们称为试卷的信度。信度有多种计算方法,有一种是这样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先后二次相同内容的考试。这样每个学生就有二次成绩,如果试卷信度很高,则这二个成绩就一致。具体地说,就是原先成绩好的依然好,原先成绩差的依然差。如果试卷信度差,则这二个成绩就会不一致,即原先好的第二次考成绩不一定好,而原  相似文献   

15.
人与人虽然没有优劣之分,但却有很大不同。一次参加一个论坛,有位教授说了一个观点:一个人不需要每件事都做的好。其实只要一件事做的好,你就有下一次机会。我觉得很有道理。象我遇到很多做记者的同行,他们说:杨澜你多幸运,能采访那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我们都没有这个机会。而我其实是从采访一个区长开始的。所以要是区长没采访好,就不要去采访市长;市长没采访好,就不要采访部长;等部长采访好了,再想副总理、总理、总统。  相似文献   

16.
11月22日 星期三 晴 每当知道有学生感冒了,我会给他倒一杯热开水,轻轻问一声:“好点了吗?”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么做,似乎只是一种习惯。但有一篇学生作文《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让我感到很欣慰。  相似文献   

17.
橡皮泥     
它,五颜六色,还有一种淡雅的令人陶醉的清香,它是谁呢?它就是我的好伙伴——橡皮泥。在一次美术课上,雷老师让我们用橡皮泥做食物,我想来想去,还是做西餐吧!先做冰淇淋。我用一块白色的橡皮泥做奶  相似文献   

18.
尽管每次上劳动课前教师都要讲劳动的意义,但总有一些学生劳动不积极。对于这些学生,笔者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促其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从发现学生的劳动技能入手有少数学生虽然劳动并不积极,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想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劳动方面的某一技能,作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切入点,逐步使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前一段时间,学校在建校时,安排我班学生运砖,李磊同学很“懒”,他不运砖,却拿把瓦刀给砌墙师傅递砖,哪块砖不平,他会用刀砍修,还试着砌一两块砖,师傅对他很满意。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后来学校修花坛,我让李磊拿瓦刀做砌工…  相似文献   

19.
火柴盒书原西德朗根沙特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只有火柴盒大的词典,书中储有4000多个词目。蚂蚁书日本一家印刷公司出版了一本名叫《蚂蚁》的童歌集,书的面积跟蚂蚁一样大,仅有1.4平方毫米。取暖书伊拉克古城尼尼威遗址发掘出一批两千年前的砖形书,这些书全是泥土烧成,大小不等。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寒冷的晚上,人们将它烤一烤后带上床,这样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取暖。发光书西班牙出现一种会发光的书,这种书是用含磷质的特殊油墨印刷的,在夜晚不用照明工具就可以阅读。帽子书秘鲁出现了一种帽子书。这种做书的帽子有十多层布围成帽围,每层布上都粘贴…  相似文献   

20.
我今天学了第20课———《长城砖》。它讲述了一个故事:长城砖以前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低下、最无能、最可怜的砖了,可是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长城砖被人们送到美国的一座大城市去展览。它听到了人们对它的赞美,知道了自己真正的价值,懂得了一个人不能缺少自尊和自信。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缺少自信的人。我就是一个。在我第一次写作文的时候,觉得自己肯定写不好,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我一点也没有信心。可妈妈对我说:“写作文其实就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把你心里想的表达出来就好了。我相信我们的雨薇一定能写好。”听了妈妈的话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