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铃响了,只见头发已有些花白的黄老师,照例拎着一个密码箱昂首进来。今天,他首先拿出的是两块条形磁铁,一碰,磁铁牢牢吸在一起。“大家都知道,磁铁的这个‘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物理现象。按你们所学,这两头能吸在一起的,应该是异极,调个头就应该排斥了?”黄曾新一边说,一边演示,把一块磁铁换个头,谁想“啪”一声,两块磁铁又吸住了。同学们不由叫了一声,奇怪了。  相似文献   

2.
科学区里洋洋和凯锋正将桌上两块磁铁分开一段距离,他们嘴里边嚷着“出发啊!”边用下面的磁铁“指挥”上面的磁铁快速前进。当两块磁铁碰到一起时,他们便“哈哈”大笑起来。(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探索氛围中发现了磁铁的磁力可以穿过桌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磁铁性质”实验教学的探讨襄阳县教研室(441003)汤首双《磁铁的性质》是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自然实验课,是继学生认识了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性质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磁铁能指南北及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性质。教这节课时,用趣味性教...  相似文献   

4.
谌文静 《科学课》2014,(5):40-4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对磁铁哪个部位吸引力最强进行预测,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能把各种形状的磁铁吸引力最强的部位标出来。 2.能通过实验来辨别一块条形磁铁的南极和北极,并能解释磁铁的“南极”和“北极”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分析小学科学《磁铁的磁性》一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磁铁的磁性特点,能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了解磁铁的两极等知识点。(一)四(1)班的“吃一堑”:对于《磁铁的磁性》这课,我觉得应该容易教学,因为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对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一定津津乐道。我只要“炒炒冷饭”,给学生稍作讲解,学生应该能掌握的。于是拿了课本与几块磁铁便走进了四(1)班。我根据书中介绍把磁铁能吸铁这一特性告诉了学生,还让学生在课本中画下了“磁铁的磁性是两头强,中间弱”这一段文字,并要求学生牢记。整堂课上得很…  相似文献   

6.
“老师,老师,大发现!”“老师,我们的磁铁相同的磁极竟然也能互相吸引!”——这是我在浙江省电化教育馆录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发生的一个插曲。“意外”的产生《磁铁的两极》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磁铁》单元的第二课时,是《磁铁的磁性》一课的后续研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将继续经历探究磁铁性质的学习过程,并自主构建以“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两极一端是南极、一端是北极;磁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等为主的知识结构,从中继续培养学生对磁铁的探究兴趣、相互合作探究的…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画板     
黄红卫 《今日教育》2006,(12):23-23
早餐后,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供小朋友自主选择。许多幼儿取出了心爱的磁性画板,认真地画画,过了一会儿一位小朋友拿着一块画板的磁铁来到我身边,说:“老师,我的画板坏了。”我看了看,原来是画板里的磁铁断了,掉了出来,没有磁铁,画板上的图画已经擦不干净了。于是,第二天这位小朋友又重新买来了一块新画板。此后几天频频出现画板断磁铁的现象,于是我开展了一次“如何正确使用画板”的活动,但活动后还是时常出现画板断磁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图 1表示一种传统的楞次定律演示仪,其中 A和 B是很轻的铝环,环 A闭合而环 B断开,用来连接 A、 B环的横杆可绕竖直轴自由旋转。   用这种仪器成功演示楞次定律的一般情况应该是:条形磁铁迅速插入 A环时, A环被磁铁排斥;条形磁铁从 A环中迅速抽出时, A环被磁铁牵引;而磁铁进出 B环时, B环不动。对这种现象的解释通常是:磁铁接近和远离 A环时, A环因为电路闭合会出现感生电场,感生电场使金属环中的电子运动引起感生电流,而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通过“排斥”或“牵引”来阻碍电路中磁通的改变;磁铁接近和远离 B环时,由于…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思想 “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住,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2.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  相似文献   

10.
“磁铁游戏”的教学设计崔安勤,杨志平,凌根本一、教学日的让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1)磁铁能吸铁;(2)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3)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培养儿童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二、教学准备1.磁铁:条形、圆形、蹄形、环形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认识磁铁”的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师演示幼儿看、教师讲解幼儿听的模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采用让幼儿亲自参与活动,自由探索、自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组织幼儿认识磁铁。幼儿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开始了解磁铁,然后教师再让幼儿说出磁铁能吸什么?幼儿争先恐后地说:“能吸铁钉”,“能吸住铁片”,“磁铁能吸曲别针”,“能吸所有铁做的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在玩中发现了磁铁的第一个特性。这时,一个小朋友来到我面前,举着手中的磁铁说:“王老师,您看,我能吸起一串曲别针,一个接一个的,掉不下来。”其他孩…  相似文献   

12.
一、认识探究过程 例1(2005年浙江)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就“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索中的( )  相似文献   

13.
Flash5是Macromedia公司的一个软件产品,利用这个软件,可以快速、直观地创建一种应用在网络上的动画文件。下面以制作“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交流发电机”课件为例,谈谈Flash5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用Flash5制作动画的一些技巧。实例一: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空间位置关系的表现如图1,为了表现导体棒与磁铁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先画出磁铁,建立为磁铁GraphicSymbol,再复制磁铁的上半部分,建立为磁铁补丁GraphicSymbol,然后依次建立导体棒GraphicSymbol和悬挂导线GraphicSymbol(如图2)按下Ctrl+L…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低年级段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各种版本的自然课本都编写了《磁》单元的“磁铁”或“磁铁游戏”一课(以下简称“磁铁”)课文。  相似文献   

15.
一、数据的不容漠视,体现着科学的本质、科学理性态度 教学实例这是一节《磁铁的磁性》,孩子们在研究“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在条形磁铁上等距取了A、B、C、D、E五个点,在各点上首尾相连挂回形针,根据所挂回形针的数目来判断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研究后,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汇报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没想到我一句鼓励发现的话,真的让几个同学有了新的发现。那是本学期初上完《磁铁》一课,我们在讨论思考题:“一块磁铁,假如不知道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怎样才能判别呢?”同学们根据磁铁的性质想出了“悬挂看指向”和“用另一磁铁靠近”等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呢?我说:“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你一定会发现新的方法。”几个星期后的一个课间,鲁彬和马菊霞同学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他们发现了一种别出磁铁的南北极。原来,他们一直没有忘记那个问题,在“自制磁铁”的科技活动中,他们发现铁针的一端与磁铁的一端摩擦,然后把铁针穿上泡…  相似文献   

17.
更正     
读了贵刊2005年第3期的“筒状磁铁的磁场方向的‘悖论’”一文后,深为张明元老师对学生问题的求证精神所感动.但笔者认为,筒状磁铁内部的磁场方向,并不存在一个“悖论”,它完全可以用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加以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作为物质世界的探究,以“磁铁”为教学载体,设计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等三课。前两课引导学生分别探究磁铁的磁力、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等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后一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前两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整个单元呈现的是“分一总”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宗前春 《小学生》2010,(11):23-23
在《磁铁的磁性》一课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差异,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往往运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材料,甚至有些学生对教师准备好的材料根本不用,但奇思妙想却一个接着一个,此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拉开了创新思维的序幕,使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发现了“磁铁的两极吸引的物体最多”的现象,从而归纳出“磁铁的两极磁性最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