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实践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有深刻的内涵和诸多发展理念的创新,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地与地之间协调发展,其本质要求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人类必须约束和重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实践中围绕协调发展遵循6项原则。  相似文献   

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思想,关于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加强两个明建设,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融为一体,论述了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的艰难历程,阐明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特点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它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持续、整体、协调、平等的运动过程。它认为发展不是经济的单兵独进,而应是人、经济、能源、社会的综合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生共荣;是上述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而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持续健康地发展,是为了建立一种代际之间的良性传递关系,以保证留给下一代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观相比,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发展的整…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促进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要积极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服务于一切人的发展;树立教育全面发展观,使教育服务于人的一切发展;树立教育协调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各地区教育的发展;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改变教育增长方式;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促进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要积极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服务于一切人的发展;树立教育全面发展观,使教育服务于人的一切发展;树立教育协调发展观,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各地区教育的发展;改变教育增长方式,树立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确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呼唤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内蕴着丰富的人内涵,它要求人们自觉地、恰当地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本质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的人价值,是实现自然、社会、人自身歌舞地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我们要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并重的原则,超越"欧洲模式"发展观,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是-个巨大系统,其和谐发展就是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将和谐发展观提升到基本路线和纲领的政治高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吻合,这才是实现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彰显实践精神的辩证本质.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加快教育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灾之后,很有必要去重新学习科学发展观,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改造自然和爱护自然、敬畏自然、认识自然等几个方面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对有关的流行观念审慎地作出反思,全面地去认识这个问题;这种认识,事关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是当前国际、国内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之特色,但又不同于二者的新型文化旅游,它是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完善自身、创建新文明的产物。宗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从环境决定论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无疑是人类认识的巨大飞跃。人类要转变思维模式,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环境与资源、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关系的基础,人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性。由于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阶段这一现实,因此,必须思考以当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因素入手,本着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逐步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属性和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键、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设计,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文化模式转型之中,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优越于人类已往文化模式的社会状态,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和谐社会体现了亲和、善待自然的审美态度以及人际友爱、和睦的道德诉求,表征了公众自我平和、祥和的精神品格,因而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形态,也是构建新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创建新时代下人与自然互利互惠、共生共荣的和谐社会,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斯宾诺莎认为,自然是人之生存无法超越的可能性,人与自然和谐有其必然性;人不仅是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和谐的共生共存的整体;只有实行民主政治,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谐;每个人都在追求身心和谐一致的全面保存。斯宾诺莎哲学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值得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强调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展示了和谐的精神境界,彰显了公正的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人性意蕴,给当下职业教育带来很大的启示,职业教育要实现教育观的转型、教学思路的调整等,才能够得到真正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它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基础上,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世界,把“自然-人-社会”看作是一个辨证发展的整体,提出了关于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新认知,“自然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环境权利,人具有积极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责任。环境哲学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它要求人们从机械世界观转变为生态世界观,从人类个体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从片面发展走向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