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工地上,工人熟练地利用夹砖器搬运着砖块,画面暂停!此刻静止在半空中的砖块,彼此间是否存在着摩擦力呢?若存在,摩擦力的大小又是多少呢?这便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探讨的“夹砖问题”。  相似文献   

2.
红砖块     
我赞美红红的砖块,它是建筑上最普通的材料。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人,有黄土的地方,就能看到砖块的形迹。烧熟的红,梭角分明的形体,左看不起眼,右看不起眼;红得不艳,长得笨拙。然而,我赞美红红的砖块。砖块生的本分。造一块砖,不需要昂贵的原料。有黄土的地方,挖几钁潮湿的泥土,倒进砖机里调和,出来,切割,便成了砖块的雏形。砖块生的顸实。一出世砖块就显露出黄土的本质,不需要雕镂和包装,而且样子极憨,重量不小。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最实在的东西。砖块是黄土之子,黄土的精华,黄土的骨头。砖块生于烈火。生的砖坯送到砖窖里,经过多日烈火的酷炼才能成为有用的砖  相似文献   

3.
"提到捡砖块和造房子,你会产生什么联想?" 这是一道招聘公务员的面试题.砖块与房子,两者的关系很简单,是砖成就了房.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部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工程力学》(第二版),66页的习题5—6有错误,该教材的《教学参考书》对此题也作了错误的解答。 原题:建筑工人使用的砖夹借助摩擦力搬运砖块。试画出砖夹和砖块的受力图。又问:如果砖夹和砖块之间的摩擦系数为f,则A、B两点处的摩擦力和正压力各有多大? 此题的错误是A、B两点处的正压力不可求。《教学参考书》中此题的解题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直击后脑勺     
我常幻想某天我们的城市能五光十色,高楼大厦能被各种美丽图案覆盖,可碍于现代染砖技术的限制,楼房的颜色十分有限,为此我发明了变色砖,这种砖头表面光滑,质地精细,内部是变色剂和感光芯片,用它砌房后无需在房子的表面再刷漆,砖块会根据光线自动调节颜色——阳光强烈时砖块会变成深色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阳光和煦时则改变为温和的颜色。  相似文献   

6.
正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相似文献   

7.
奇思小发明     
智能人行道当犯罪分子在人行道上飞奔逃跑时,警察叔叔只要遥控按动人行道上设置的智能砖编号,砖块马上自动翻开,犯罪分子就会陷进坑中。  相似文献   

8.
一、提出问题如图1,用双手挤压四块砖A、B、C、D向上提起停在空中,砖块A与B、B与C、C与D之间都存在静摩擦吗?  相似文献   

9.
守望胡同     
杨宇辰 《新读写》2010,(4):63-63
轻轻地踏上那块古老而又熟悉的砖铺小巷,时间仿佛也放慢了脚步在时光的隧道里缓缓地流淌。身后的车水马龙,在夕阳的映衬下渐渐消散,我漫步在古城的胡同里感受着它的宁静,内心静静守望着、追思着。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疼痛     
梅子师专一毕业,便来到一所山村小学教书。这所小学极其简陋.极其破烂。墙是土坯砖垒的.砖与砖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屋顶是稻草盖的:窗户很小,用薄膜或油纸蒙住的,教室里很暗.许多桌凳只剩三只脚.另一只脚用砖块代替。  相似文献   

11.
古典概率的计算问题,学生普遍感到解题难,往往解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本将对四种常见的情况所造成的错解通过例题的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作的学生实验之一.这里讨论一个细节问题:即已作好了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可是在插针时不慎将玻璃砖移了位.问对其折射率的测定是否有影响?许多学生凭主观想象认为:玻璃砖向上(或向下)平移,等效于砖固定不动,针向下(或向上)平移;玻璃砖绕原位置发生偏转,等效于砖固定不动,  相似文献   

13.
说“打砖”     
“打砖”一词系明清俗语,令人对其意义的理解,存在失误.其义并非指打制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而是乞丐行乞的一种手段.乞丐一边手持砖块在前胸后背敲打,一边哀告求食或唱曲儿,以博得路人的怜悯,从而求取食物.“打砖”的现象从近代至今天,一直没有绝迹.  相似文献   

14.
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宝贵财富。在评价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兴化垛田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旅游价值,从而体现了保护与传承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基于兴化垛田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生态系统遭到的破坏、传统农耕方式的失传、垛田保护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垛田农业种植等,提出传承与保护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的措施,建议开发与保护并行,以期促进兴化垛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说“打砖”     
"打砖"一词系明清俗语,今人对其意义的理解,存在失误。其义并非指打制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而是乞丐行乞的一种手段。乞丐一边手持砖块在前胸后背敲打,一边哀告求食或唱曲儿,以博得路人的怜悯,从而求取食物。"打砖"的现象从近代至今天,一直没有绝迹。  相似文献   

16.
一、重力势能变化有关问题在高中物理功和能部分内容当中,有些试题的类型与物体的重心变化有关.同学们若能正确利用物体重心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在水平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其厚度为h,如图1所示.若将砖一块一块地竖直叠放起来,人需要做多少功?分析与解:砖块的平放与竖直叠放的区别就是:两者的重心高度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对砖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隧道机砖窑应运而生,比之旧式砖窑它的突出优点是出砖速度快、砖块的质量高、热效率高,并能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发展很快。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隧道窑的能源消耗很大,为了节约能源,改进设备和工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掌握合理的进车速度,使窑内温度分布达到  相似文献   

18.
巧运城砖     
<正>嘉峪关,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  相似文献   

19.
蚂蚁回家了五月中旬的一天,我的两个小外孙在砖堆旁玩耍。帆帆刚满28个月,搬了块砖头想压住一只蚂蚁,压了几次都没压住。雷雷比帆帆小18天,看见了,也去搬砖头。他们把两块砖头一上一下地压在蚂蚁上面,帆帆笑着说:“爬不出来了。”雷雷也喜形于色:“奶奶,蚂蚁爬不动了。”可是不一会儿,蚂蚁不慌不忙地又从砖块下面爬出来了。帆帆和雷雷都感到奇怪,不解地瞪着大眼。我指着地面说:“这里高,那里低,砖块压在地面上,中间有空隙。蚂蚁小,是压不住的。”雷雷不相信,再一次拿起砖块去压,还  相似文献   

20.
怀想那块地     
在梦中,我常常想起那块地。岁月如风!尽管那块地的形貌一次次地被改变,自“分田到户”后,经营那块地的主人也一次次地被更换,然而,关于那块地上的人、关于那块地上的事,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幕上,始终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