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凌 《天中学刊》2012,27(6):78-81
《南柯太守传》与《枕中记》因受当时佛道思想之熏化,命意大体相同,皆述主人公于短梦之中历尽一生,最终悟得人生如梦,虚无为归,显现了浓郁的佛老思想。两文虽同以梦为载,宣扬出世,但《南柯太守传》的叙事却比《枕中记》要成熟、精密许多,在对故事主角的处理和叙事方式这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立意相同,是唐传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但是,这两篇小说在具体的创作手法上仍存在一些差异,可以说,《南柯太守传》是对《枕中记》的演进与发展.从小说的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南柯太守传》要比《枕中记》更胜一筹,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情节更为曲折,结构安排和叙事手法更为巧妙,更具成熟小说的特点,这也体现唐人在小说创作上所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1,(3):103-108
<正>"人生如梦",虽是一句常言俗语,但细思之下,却富涵深刻的哲学思想、文学思致与人生观照。在唐人传奇中,以"梦境"为小说中主要结构的作品相当多,如《秦梦记》《三梦记》《杜子春》等皆是,而其中沈既济的《枕中记》及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无疑是最获瞩目的,有关这两篇小说的讨论,篇章甚多,精辟的论点也不少,在此不一一枚举,仅从"人生如梦"的角度诠说这两篇小说不同的意旨。  相似文献   

4.
读过一些文学作品的人都知道,古今中外的不少名著名篇都有关于梦的描写,像唐传奇《枕中记》里的黄粱美梦,唐朝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淳于棼的南柯一梦,曹雪芹以梦名篇的《红楼梦》中的三十二个梦,莎士比亚笔下充满浪漫色彩的《仲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为传奇小说,学生不明白“传奇”的含义。有些教师理解“传奇”之意也似是而非。最早使用“传奇”一词的是晚唐裴铏,裴铏将其小说集定名为《传奇》,宋以后人遂以之概称唐人小说。著名的有蒋防的《霍小玉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南柯记》根据唐传奇《南柯太守传》敷演而成。它通过梦幻的形式,描写了封建社会功业与婚姻两大人生主题。反映了为实现传统人生价值观所经历的鲎富多彩的世情。剧作集中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富有鲜明的创作特色,深刻表现出晚明社会的现实图景,艺术化地否定了封建正统的人生价值观,寄寓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探索,从而使该剧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壶天传说的空间幻想直接启发了唐人小说对奇异空间的叙事言说。但唐人小说中的壶天叙事空间更多的表现出文人"作意好奇"的游戏精神。《枕中记》《南柯太守传》这类的梦幻故事中,枕中、蚁穴的神奇叙事空间成为沟通现实与梦境的桥梁和纽带。神仙观念的世俗化和洞窟传说的结合,则产生了神仙窟之类高度世俗化的叙事空间,而神仙窟中的仙、妓的隐喻,使六朝以来朴素的凡间男子因误入仙境而与仙女缔结良缘的爱情故事,转变为文人邪斜之游的隐喻。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中不乏写梦的作品,但在写梦题材的作品中,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把人的一生浓缩到梦里,不但写梦、论梦,还寻梦,使得梦与现实交相辉映,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自殷开始就有了关于梦和占梦的确切记载,而且记梦历来就是史官的职责之一。史传文学与小说的渊源关系不容置疑,因而在中国小说史上写梦小说的发展也是贯穿始终的。魏晋时写梦小说尚不离搜奇记异的范畴,形式是上不脱残丛小语的藩篱。至唐代却出现了象《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沈亚之》,全篇以梦境为主体,精心虚构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寄寓作者丰富人生见解,标志着唐代写梦小说的全面兴盛。本文拟从道教、佛教、叙事艺术以及士子心态三个方面分析其在唐代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讲述故事是人类追求意义在存在论层面的表现。中国古人善于讲述梦境故事,以之寄托理想,表达醒悟,劝导世人。通过对《南柯太守传》等梦境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梦境与小说都具有人文精神特性,都是寄寓理想和传达人生感悟的载体。梦境给予故事多层次特性与空间,梦境产生了双重人物与双重时间的文本现象,梦境创造了"我是惟一一个逃出来向你报信的人"。西方叙事学的"不可靠的叙述者"概念与梦文化"醒觉之辨"的结合与对应,可在文本内外融合中获得视野更开阔的理解:梦者与醒者是相对的,梦境与梦境之外互为存在,认识无止境,醒觉也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临川四梦”之一《南柯记》,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这两部同题材的作品间,存在原型的传承与嬗变现象。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蚁王和南柯等原型的传承,缘于汤显祖与李公佐二人寄托于纸上的相似心绪与情思;而公主与右相等原型的嬗变,则与历史语境的变化相关。朝代几经更迭后,汤显祖所处时代政治局势与社会观念皆与李公佐所处时代不同,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汤显祖的创作。除此以外,文本外部诸多条件也推动着原型的嬗变,如传播载体、传播方式、受众群体等,都是作者创作前考虑的要素,为适应传播上的需要,作者也会对原型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2.
<枕中记>故事原型出自<搜神记>与<列子>,其最早的源头则可以追溯至印度佛经故事.西班牙名著<卢卡诺尔伯爵>中的<事例11>故事情节与<枕中记>极为相似,有可靠证据表明它的底本采自古代阿拉伯著作.故<枕中记>与<卢卡诺尔伯爵·事例11>皆出自古代印度、阿拉伯一带的故事传说,是同一个故事原型分别传入中国、西班牙之后产生的不同的变体.  相似文献   

13.
明朝汤显祖的《南柯梦记》是根据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而成。本文主要从词汇的角度对《南柯一梦》的双音词从词语的构词类型还有词性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明朝汤显祖的《南柯梦记》是根据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而成。本文主要从词汇的角度对《南柯一梦》的双音词从词语的构词类型还有词性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南柯记》与《人生如梦》这两部剧都是以梦幻来演绎人生,汤显祖和卡尔德隆虽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却都在梦幻中阐释了他们的宗教主张,试图在宗教的世界里探寻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里暗含着他们自身的宗教体验,从"灵魂永存"到他们"理想"中的宗教世界,以及"顿悟",这一过程都在他们的"梦中"一一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中唐传奇小说繁荣原因初探安小兰唐代传奇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其脍炙人口者有许尧佐《柳氏传》、李景亮《李章武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书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白行简《李娃传》、《三梦记》、乃至陈...  相似文献   

17.
《南柯太守传》作为唐传奇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博采六朝志怪小说以及史传文学艺术精华,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叉融合的创作手法,描绘想象世界与现实社会,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其对后世的小说、戏剧等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文本而言,李公佐这篇传奇的主题内涵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超尘出世"两个方面,通过主人公梦中的经历与梦醒后的顿悟的两相对比,表现了儒道思想在作者身上的交融冲突。  相似文献   

18.
在<宋史·艺文志>和<宋史·道学传>中分别记载宋人冯忠恕编纂的<涪陵记>与<涪陵纪善录>.在后世的文献中两书亦被陆续提到,且被看做同书异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考,认为<宋史·艺文志>在编纂此条书目的过程中漏掉了"善录"二字.也就是说,<宋史·艺文志>中的"冯忠恕<涪陵记>一卷"实为"冯忠恕<涪陵纪善录>一卷"之讹.  相似文献   

19.
日本读本《三七全传南柯梦》是曲亭马琴受唐小说《南柯太守传》的启发而创作的。虽然两篇小说都具有佛教思想,但其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具体阐释不同。笔者试图通过两者的比较,凸显不同时期中日佛教思想因本土固有思想文化的互融而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其中的差别是微妙的.<学记>与<大教学论>分别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重视形而上之"道",<大教学论>重视形而下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