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米/秒,乙的速度为3米/秒,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t_(甲):t_(乙)为_____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 s_(甲):s_(乙)为______.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_. 3.一束光线以30°的入射角照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  相似文献   

2.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例1一列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8km.那么,它在后0.6km的路程上的速度是m/s.解析:本题的关键就是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的理解和应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或任何路程上的速度都相等,或者是在任何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解法一:v=s/t:1800m/60s=30m/s.由于列车在整个路程中的速度不变,故后  相似文献   

3.
求物理量的比,常在填充题和选择题中出现,由于这类习题的解答比较繁难,所以初学物理的学生都怕解这类习题.下面以几条习题为例,谈谈解物理量之比的习题的几种方法.一、相同物理量替代法相同的物理量替代法解比的习题,是将习题中的已知条件,化成一个物体的物理量表示另一个物体的物理量的形式,然后代入比中化简求解。例及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1:2,求它们的密度之比?例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两车,甲车的速度是动车速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行驶时间的:,求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多少倍?==、按比…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8,(Z1)
运动和力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3:4 B.4:3 C.12:1 D.1:12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行驶,经0.5min汽车的速度达到10m/s,期间汽车共行驶120m,则汽车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相似文献   

5.
一个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它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用公式可以表示为v=s/t。  相似文献   

6.
路程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线的长度,路程用长度的单位来计量。而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计量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初中物理是这样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样的定义能把速度和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而它们的联系只是在数值上的相等。如何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初中物理课本指出:“只要用时间去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1.平时我们说月亮躲进云中,是以为参照物的,说乌云遮住了太阳,则是以做为参照物的.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1.6千米的大桥,则火车头从开始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了分钟.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用的时间是乙的1.5倍,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4.某人上山的速度为1米/秒,到达山顶后立即返回,下山的速度为3米/秒,则上山和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米/秒.5.一辆汽车开始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12千米,然后将速度降为25米…  相似文献   

8.
一、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同学们应该把这个定义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计算公式v。s八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把v=s/t纯数学化、在下面例1中把D作为正确答案,是许多同学常见的一种错误.例1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八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跟路程S成正比B.速度V跟时间t成反比C.速度V跟路程S和时间t都不成比例关系D.速度V跟路程S成正比,跟时间t成反比分析与解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V就是一个确定的恒量,是不变的.由于“匀速一快慢不变”,因…  相似文献   

9.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世界中,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种理想的运动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用v=s/t、s=vt等公式处理的问题,其实质是把绝大多数变速运动近似地当作匀速运动.下面,着重就两类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页有两处说法表达不严谨,需要修改完善.其一,习题6: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甲物体的速度是6 m/s,乙物体的速度是2 m/s.碰撞后两物体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都是4 m/s.求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相似文献   

11.
υ =s/t 是速度的计算公式 ,该公式中 ,υ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s表示运动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 ;t表示运动物体通过某一段路所需的时间。弄清楚该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含义之后 ,在运用其解答问题时 ,还应注意两个已知量的求解方法 ,现介绍如下 :一、已知量s =n·l或s =s′ +l例 1 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l=12 .5m ,在t =4 5s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的次数n =75次 ,火车的速度是多少m/s ?解 :经分析题意 ,可知s =nl,由速度的公式 ,则可求得速度为 :υ =st =nlt =75× 12 .5m4 5s ≈ 2 0 .8m /s例 2 一列火车长为l =2 0 0m ,…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教材上所说的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仅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才是成立的.对于曲线运动和有方向改变的直线运动,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因为速度的定义式是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而速率的定义式是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这时速度的大小才是速率.  相似文献   

13.
通常用比例法解有关路程的习题是很方便的。 例1.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5∶3,则两个物体所用时间之比是多少? 分析 以下标“1”表示甲物体的有关物理量,下标“2”表示乙物体有关物理量,有  相似文献   

14.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数值与时间、路程两个因素有关。要比较两个(或几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例1:小明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得快,而  相似文献   

15.
一、平均速度的意义“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它们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均不变.即速度的大小不会变化,这个速度是准确地反映了它的运动快慢情况.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到的大量物体的运动如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开行、停下:工厂里行车、电瓶车的开行、停止;人们走路、跑步等等,都是时快时慢的.也就是说.大量物体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出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比如,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的速度是45千米/小时.是指的平均速度.在从甲城开往乙城的过程中,某段路程时的速度可能分别是30千米/小时、70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16.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的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它的速度ν就是一个确定的不变的恒量,也就是说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  相似文献   

17.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都用V一:来定义和计算,而且两者单位相同,但是两者又有区别.1.对于某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其运动速度V一十是一个恒量.其速度大小不随运动时间t和路程S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其运动速度是一个变量,速度大小是变化的,即运动有时快,有时慢.此时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情况.例l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它通过第一段2米的路程,用了1秒;通过第二段4米的路程,用了2秒;通过第三段1米的路程,用了0.f秒.…  相似文献   

18.
解物理题时,若通过巧妙地构造一种辅助措施,往往可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其方法新颖有趣,启迪思维.1.构造数值例1甲、乙两人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程内,一半时间跑,另一半时间走,乙在全程内,一半路程跑,另一半路程走,若甲乙走的速度相同,跑的速度也相同,则()(A)甲先到终点(B)乙先到终点(C)甲乙同时到终点(D)无法判断解析:构造跑道长s=100米,跑的速度v1=8米/秒,走的速度v2=2米/秒,设甲用时间t甲,乙用时间t乙,则甲:s=v1·t甲2+v2·t甲2,即:t甲=2sv1+v2=2×1008+2=20(秒).乙:t乙=s/2v1+s/2v2=s(v1+v2)2v1v2=100×(8+2)2×8×2=31.25(秒…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追及和避碰问题时,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解析法在同一直线上,后面的物体能否追上或者碰撞前面的物体、两物体的最远或者最近距离的临界状态,通常是在它们的速度相等时。因此可以先确定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出发,甲以v1=16m/s的初速度、a1=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v2=4m/s的初速度、a2=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和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解析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开始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距离增大…  相似文献   

20.
路程—时间图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可表示为s=vt,由于速度v是不变的,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