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近几年高考有机试题中碳负离子构建碳-碳键的相关背景信息进行了分析整合,剖析了相关的反应原理。以两例高考试题和两例竞赛试题为例,介绍了碳负离子在构建有机分子碳-碳键中的应用,并提出处理信息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碳双键和叁键都能进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活性差异很大,笔者从两者的结构入手,应用电负性、电离能、碳离子稳定性、电子屏敝效应探讨了二者的加成差异.  相似文献   

3.
键长、键能、键角是反映分子结构的三个重要参数。同一类型的键长在不同的分子中有一定差别,特别是在烃分子中碳碳键长的变化因素涉及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的有关理论。链烃分子中碳-碳单键的键长主要取决于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子芳香性的强弱取决于碳碳键长的平均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的碳     
万忠 《中学俄语》2007,(1):41-42
自然界存在的碳,既有处于游离状态的,也有大量的化合物的形式。游离碳以金刚石和石墨存在。非洲、巴西和印度有最大的金刚石矿床。俄罗斯许多地区有石墨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碳和碳的氧化物在中考中常以选择题、简答题(探究、拓展、开放)的形式出现。考查的特点是注重基础、注重探究、注重应用,且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特别是考查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该部分知识一直是中考命题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6.
碳的第三种单质——C60及全碳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的第三种单质—C60及全碳分子黄尚毅段巨龙长期以来,人们知道碳元素只有两种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但是,现在发现了碳元素单质家庭中的第三位成员,即以碳—60(C60)为代表的全碳分子系列物质。C60及全碳分子的出现不仅在理论上意义非凡,而且是有极其广泛...  相似文献   

7.
碳碳双键和叁键都能进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活性差异很大,笔者从两者的结构入手,应用电负性,电离能,碳离子稳定性,电子屏弊效应探讨了二者的加成差异。  相似文献   

8.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且周转时间最慢的碳库,全球碳储量的最低值为719Pg,最高值为2 946Pg,中国土壤总有机碳库最高值接近180Pg。在对现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土壤碳储量及其估计方法,包括森林类型法、土壤类型法、生命带类型法、模型法和遥感影像法等,分析了影响农业土壤固碳主要有气候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因素和农业耕作措施等因素,指出农田土壤的碳固定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研究土壤与大气、植被碳库之间的碳交换过程,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的主干知识包括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两部分.碳单质的知识充分体现了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基本规律,这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同样是中考的热点.其试题的综合性一般较强,常以时事、生活、健康、科技、环保等材料为背景设计,新颖灵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意学科渗透"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0.
碳有碳-12、碳-13、碳-14三种同位素.其中,碳-12占98.89%,碳-13占1.11%,它们性质稳定,无放射性,碳-14占1.2×10-10%,有放射性,碳-14的这一特殊性质,在考古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也就是说每5730年有一半的原子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另一半碳-14未发生变化.这是碳-14可用来推算动植物年龄的重要条件,另一重要依据是:在宇宙射线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高层大气中的氮原子核在太阳射来的高能粒子流的作用下产生碳-14,同时碳-14又自发地进行β衰变.  相似文献   

11.
初中化学教学应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综合等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寻找规律和方法,激活思维,形成能力。如何掌握基础,寻找规律,激活思维?现以初中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全民碳信用交易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碳金融视野中,个人碳信用的金融和商业价值长期被忽视。文章通过对全球碳排放控制总目标的分解和个人基本碳排放权限配额的规定,合理地绕开了全球碳排放总量和个人间接能源消费量难以定量测量的难题,巧妙回答了人们关于个人碳排放权量化难的困惑;并采用倒推分析方法量化了个人初始碳排放权,界定了个人碳信用及其金融和商业价值。在"碳币"和"碳汇"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碳银"概念,勾画了全民碳信用交易的"碳银"模式和体系,探讨了我国构建全民碳信用体系的思路和途径,提出了将人民币与"碳银"绑定,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国际化进程等构建全民碳信用交易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影响土壤碳固定潜力的因子是全球变化中碳循环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分布的自然因素。结果表明:气候和植被控制着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省域分布,降水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地形和母质影响土壤亚类间有机碳的差异。土壤总氮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相关,平原区土壤粘粒含量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固定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及抗氧化防护方法.对基体改性及涂层法进行了详细评述,对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重视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当前立法和实务研究具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法律主体界定的模糊、行为内容缺乏确定性和行为监管有缺失。实现“双碳”目标,必须优化企业碳信息披露制度。应当秉持体系观念,从立法统合制度,通过优化做好专门法律和监管体制的顶层设计,以健全企业碳信息披露制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随着中考命题改革不断深人,以此知识点进行创新命题成为中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帮助同学们了解本章创新题型、学会解题方法和策略,现以考题为例归纳探究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中考题分类统计分析 1.<碳和碳的化合物>中考题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的性质和用途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本单元题目综合程度较大,单独赋分题很少,出题方式灵活多变,常以信息给予、物质判断、实验设计等题型出现.  相似文献   

18.
从基于时事热点主导学习环节、围绕时事热点建构知识体系、组织有效活动促进深度学习、分析时事热点培养审辩思维等视角谈了基于时事热点的主题式复习教学设计的思考。分享了以时事热点“碳中和”为主题的“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课例及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9.
一、碳单质的性质 例 (威海)据报道,科学家己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一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0.
实现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现行税收制度较好体现了源头限碳等积极效应,也存在低碳税制未成体系等体制机制障碍与不足,需要深入研究优化税收制度,如研究适时开征碳税,承担碳减排主体任务等举措,在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广度、深度、力度上,做文章、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