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国文献相关研究近年已成热点,其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及经济价值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然而全国范围内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收藏现状堪忧,其整理与保护已刻不容缓。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现状,以及整理保护、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含有大量文物、学术和艺术精品,其价值不在古籍善本之下。对于拥有大量民国文献版本的图书馆来说,应该从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角度对民国文献的版本特征、版本地位、版本价值及搜集整理工作中的版本意识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图书馆界对民国文献版本价值的关注,确立保护民国善本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民国时期珍贵历史文献进行重点保护与收藏,为形成全国性的民国文献保护方案提供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析介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的收藏现状,阐述民国文献的自身价值及开展对其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引进和使用图书保护设备和文献资源共享方面,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协作,实行联合购置、统一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民国报纸是民国文献的一部分,极具史料价值与文物价值。文章以锦州市图书馆为例阐述了民国报纸的保存现状,指出了图书馆应该加强民国报纸保护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述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阅览厅馆藏文献的特点:一是类型多样,二是学科丰富,三是地方特色明显。该图书馆民国文献馆的建立为研究、查找民国时期(特别是福建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海外华侨、港澳台福建籍人士回乡寻祖、追根溯源发挥了很大作用,民国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日益凸显,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民国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民国文献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因此对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行业优势,从民国文献资源建设、民国传统书目以及对民国文献进行整体分析统计的角度,深入开展民国文献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浅谈民国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民国文献脆化损毁的原因。在介绍我国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国外图书馆文献保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民国文献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谢雷 《图书馆建设》2012,(8):13-14,17
民国文献可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和民国报纸等形式。目前我国图书馆采用中性纸装订民国期刊,采用绝氧杀虫保护套装封装民国报纸,通过环境温湿度控制保护民国图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目前民国文献的保护与修复尚未有具体的标准,图书馆只能根据现实情况,采取多种保护措施,开发民国文献的替代品、编制索引,加快民国文献的数字化,建立健全阅览制度,改良保存环境和装具,采取适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图书馆馆藏中,民国文献地位尴尬、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堪忧,原因很多,既有文献保护观念的偏差,也有民国文献自身栽体质量的因素,还有相关文献保护研究的滞后等.尽快更新观念,将所有民国文献纳入"新善本"之列并且加强民国文献保护的相关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叙述了民国文献的现状和起草《山西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方案(草案)》的背景,提出了保护民国善本的一些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为更好地开展民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馆杂志》社、上海师范大学拟于2016年10月召开"回眸与展望:民国文献整理与开发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特向国内外图书情报、文献研究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征文。具体会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会议主题《1)民国文献保护研究:针对民国文献的保护方法、保护措施、保护技术(如纸张脱酸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12.
民国文献的保护和鉴藏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图书馆建设》2005,(2):109-110,112
民国文献数量丰富,不乏许多珍贵书刊,长期以来图书馆侧重于革命性文献保护,设立了“新善本”。文章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多种因素要求扩大民国文献保护范围,第二部分认为吸收专家、学者、收藏家已有的书话、书目等成果是鉴藏民国文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民国文献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其馆藏情况、保护个案和保护措施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民国文献破损过程的复杂性,对基于其破损因素的保护方法值得深入考察。本文从中文期刊论文角度对民国文献保护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总结了民国文献降解破损因素与保护方法。通过对期刊论文的发布年份、核心机构、发文期刊和关键词分布的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主要扎根于各大图书馆和高校,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民国文献保护制度、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方法。其中,原生性保护聚焦于文献本身,通过改善保存环境、脱酸处理和修复工作来避免或减缓内外因素导致的文献纸张纤维的老化与降解,使其保存寿命得以延长。再生性保护通过缩微技术、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技术来减少文献原本流通带来的继续破损,以达到民国文献保护和加强利用的目的。民国文献破损原因复杂,科学高效保护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民国文献的深层次与多方位科技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河南大学民国文献阅览室的馆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大学民国文献阅览室是我国高校图书馆较早开辟的民国文献专题阅览室之一,该文介绍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突出的收藏特色,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这批弥足珍贵的民国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5.
浓墨重彩 沧桑厚重——民国文献的价值及馆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丁  王兆辉 《图书与情报》2011,(2):139-141,144
民国处于我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新中国过渡的转型时期,因此民国文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文献价值与历史价值。民国文献存世多、数量大、流传广,是我国各级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的不同,这些民国文献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浅淡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的造纸状况和现代人对民国文献保护的意识不强,造成了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对民国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为民国文献的保护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玉晶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5):161-162,176
民国文献是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好民国文献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根据我馆民国文献内容丰富但破损严重等情况,重点从改善民国阅览室藏书环境、增强读者爱护文献意识、及时修复破损图书、加快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谈谈自已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民国文献是反映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对民国文献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认识不足,使之长期处于无目录、无专人管理、无开发的“三无状态”,本文通过对柳州市图书馆的民国文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价值意义,并就其保存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加强古籍与民国文献的数字化服务与利用,是解决文献保护与利用矛盾的关键。构建IC空间,创设学术服务博客,开展古籍、民国文献数字化参考咨询与利用等多种业务,拓展民国文献服务的新形式,促进图书馆服务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张云 《新世纪图书馆》2012,(2):73-75,52
论文分析了民国中医药文献的保护现状和新善本价值,提出应在实际保护工作中确立新善本意识,并从新善本普查、加强理论培训、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等方面对民国中医药新善本文献的保护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